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我订的一本杂志《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年第5期(5月底收到)上登了两篇这样的文章,他们是:《化学实验方案设计探究性教学案例一则》、《苏丹红一号简介》。前一篇文章有这么一个图(图1):  相似文献   

2.
<正>《书博鸡者事》的作者高启(1336——1374),字季迪,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元末避兵乱,居松江(今上海市松江县)之青邱,故又号青邱子。明朝洪武初年诏修《元史》,高启被荐入都,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以后又命他教授诸王。洪武三年(1370)擢户部右侍郎,高启辞而不就,乃赐金放还。以教授生徒为业,与苏州知府魏观友好。魏观因改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中国古代史》第76页有一插图(上图)。这是文宗开成五年(840年)冯湮等题名暨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孔温质等雁塔题名拓片。拓片上印有“冯湮前进士胡口前进士褚承裕前进士张卫口前进士陈嘏前进士口复前进士裴思开成五年五月二十日同登”。对于拓片上“前进士”三个字,有人在学习中可能会产生疑问,何谓“前进士”?  相似文献   

4.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般认为作于天宝十四载(755)岁暮,实际上应系于天宝十三载(754)十二月.《去矣行》一般认为作于杜甫已经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而决心放弃之时,实际上应适当提前,至少要提到天宝十四载(755)十月《官定后戏赠》一诗之前.  相似文献   

5.
虽然苏州的桃花坞与天津的杨柳青齐名,盛产木刻年画,但人教版初中《中国历史》第三册第三课《清朝前期经济的发展和闭关政策》中有一插图《苏州繁华图》,应该是工笔画而不是民间版画。据人教版《中国历史》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上介绍,此图为民间版画,“这幅图描绘的是清朝苏州市街店铺林立的景象。此处安排这幅图是为了说明清朝前期南方商业城市的繁荣情况。”笔者以为,作为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以及这幅图的历史地位,这样的解释过于简单而且有误。据《盛世滋生图》画册①介绍,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首次南巡,于二…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编了李白的《将进酒》,教材注释(1)介绍了课文的出处以及诗歌的写作背景。摘录如下: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朋友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元丹丘家作客。将进酒,汉乐府旧题。注释中"...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选修1(2007年第2版)第1单元《梭伦改革》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配有一张插图(见图1)。图片旁边的文字注解是“梭伦(约前640-前558)”。同样的头像插图也出现在单元导语中。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课前思考】在理解加减法模型后,认识“乘法”是学生对运算理解的一次小步跨越。乘法模型有多种样态,《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主要是从一般的等组模型入手(如图1),逐渐进入到排列规律的矩阵模型(如图2),三年级还要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倍比模型(如图3)。  相似文献   

9.
<正>【设计背景】1.教材分析本设计主要为诗歌比较鉴赏,所选篇目包括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短歌行》和《归园田居》(其一),还有选自课外的曹操的《龟虽寿》《蒿里行》,陶渊明的《杂诗》(其五)《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饮酒》(其四)《岁暮和张常侍》。本设计并未完全选取本单元课内篇目,而是对选文前两位诗人的作品加以拓展延伸,目的在于引领学生走入两位诗人更深层的精神世界,更加深刻地体会诗人对社会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相似文献   

10.
著名的史诗     
著名的史诗《吉尔伽美什》(古巴比伦);《伊利亚特》;《奥德赛》(古希腊);《伊尼特》(维尼尔,古罗马);《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古印度);《贝奥武甫》(英国);《罗兰之歌》(法国);《熙德》(西班牙);《伊戈尔远征记》(俄罗斯);《尼伯龙根之歌》(德国);《失乐园》、《复乐园》(弥尔顿,英国)等。著名的史诗  相似文献   

11.
幼儿武术操     
说明: 1.标有“ ”符号的为发声。 2.本操适合于中班。 3.音乐电视剧《霍元甲》主题曲。 第一节:直立推掌 预备直立抱拳;眼看前方。 (图1) ①两掌胸前交叉。 (图2) ②向两侧推掌,掌心向外。 (图3) ③两掌变拳收回腰间。(图1) ④双手置于体侧。(图4) ⑤-⑧动作同①一④,方向相反。 第8拍叫停。 第二节:弓步推拿(前弓步) 预备同上。 ①左脚向前一步成弓步。(图5) ②两拳变掌向前推。 (图6) ③两掌变拳收回腰间。(图5) ④左脚收回,直立,双手置于体侧。(图7) ⑤-⑧动作同①-④,方向相反。 第8…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选修1采用了一幅《梭伦像》(P7,图一),大象版必修3(P123)和人民版必修3(P91)均采用了图一.却是作为苏格拉底的头像。岳麓版选修1(P4,图二)和大象版选修1(P7,图三)采用的梭伦像基本一致.但与人教版选修1选用的图一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3.
春日忆李白(唐)杜甫白也诗无敌, 飘然思不群。 清新瘐开府, 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 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 重与细论文?[题解] 杜甫与李白有很深的友谊。杜甫有多首反映怀念、思念李白的诗作,如《梦李白》、《天末怀李白》等,本诗即是一首这样的诗。[注释] 白也:白,李白。也,副词,表感叹。 瘐开府:庚信,字子山,南北朝时诗人。因曾任北周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故世称庚开府。 鲍参军:鲍照,字明远,南朝诗人,因曾任临海王刘子顼(音xu)参军,故称的参军。 重与细论文:可参考陶渊明诗:“奇文共欣赏。疑义…  相似文献   

14.
杜甫的《放船》(收帆下急水)作为万州南浦县城,因为杜甫的好友严挺之曾任万州员外参军,他路过万州时必然要看一下老朋友曾经作地官的地方。杜甫的另一个好友李布当时正在万州别驾任上,他也必然要泊船拜访,再从《放船》诗的内容看,一、二句写从忠州到万州西山前的行船情景,三至六句写船过西山时看到的奇特景致,七、八句写泊船后的所见所感。杜甫因李布结识了万州鲜于刺史,《送鲜于万州迁巴州》 诗很可能是作于万州。  相似文献   

15.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上刊登的《由陶渊明之读书论及读陶渊明之书》(以下省称知文),有一半文字疏理陶渊明的读书生涯,一半文字说我对陶渊明诗文内容的体会。在论及陶渊明读书方法时,集中探讨了读陶者属意最多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一层。其实,渊明读书一如其人,不拘一格,任性而已。即如讲究“开卷有得”(《与子声等流》),意在求知;提倡泛读、例览。既获取知识又调节生活求得娱乐,如0读山海经》中“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泛览周王事,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云云。这种读书的生活乐趣,渊明不仅自我…  相似文献   

16.
封建制度是中古西欧的重要的政治制度,而封建制度的核心就是封建等级制度。初中历史各版本教材对此部分1人J容有一定的介绍和叙述。但是各版本教材在编写此部分的内容时叙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笔者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两幅不同的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一幅是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五课《中古欧洲社会》使用的《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见图一),另一幅是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第六课《中古时代的欧洲》使用的《西欧封建制度示意图》(见图二)  相似文献   

17.
一、秦观的卒年秦观,扬州市高邮县人。钱锺书先生《宋词选注》言秦观生年是1049年,卒年是1100年(见人民文学出版社版和1982年再版87页)。斯卒年误。卒年应当是1101年。《宋史·文苑传》言秦观晚年时“徽宗立,复为宣德郎,放还,至藤州,出游华光亭,为客道梦中长短句,索水欲饮,水至,笑视之而卒。先自作挽词,其词甚哀,读者悲伤  相似文献   

18.
《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作于天宝四年(745),为诗人出翰林之后所作。彼时李白刚经历了人生最大的一次失败,结束了他失意的京城生活,被玄宗赐金放还。离开长安之后,他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在东鲁家中居住一段时期后又要踏上寻梦之旅,故与东鲁诸友话别而作此诗,因此,这首诗又称《别东鲁诸公》。  相似文献   

19.
楚官玺杂识     
壹《玺汇》0003着录一方官玺,白文六字:■ 坪君■(图 1)该玺与《玺汇》0002“(弋)易(阳)君”风格酷似,“弋阳”属楚境①,“坪”无疑亦应属楚境。  相似文献   

20.
《“吾社”究竟何所指》指瑕大同市北岳中学丰刘《“吾社”究竟何所指》一文(见《中学语文教学》1993年7期)有不妥之处,试为之指出。该文曰:“据《明史·张溥传》和明代陆世仪、眉史氏的《复社纪略》载。……明熹宗天启四年(1624),张溥首倡,建立了明末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