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黄霞  张龙  裴永杰 《体育科技》2013,34(4):156-158
采用《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对不同院校体育专业、性别及城乡学生的自我价值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总体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的生理价值感、社会取向的生理价值感、社会取向心理价值感以及社会取向道德价值感好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社会取向的人际价值感低于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学生自我价值感部分维度存在着不同程度专业、性别和城乡差异。  相似文献   

2.
高校新生运动群体自我价值感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对高校新生运动群体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性别的学生在总体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的一般自我价值感、家庭价值感,社会取向的人际价值感、道德价值感方面存在差异;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总体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的心理价值感,社会取向的心理价值感、家庭价值感方面存在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社会取向的心理价值感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采用《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对高中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高中学生中不同性别的学生在个人取向的人际价值感、生理价值感,社会取向的道德价值感方面存在差异;高中学生中运动群体与非运动群体在总体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的一般自我价值感、人际价值感、心理价值感、道德价值感,个人取向的一般自我价值感人际价值感、生理价值感、家庭价值感、心理价值感等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采用大学生体育学习观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选取760名江南生源大学生为被试进行测评,探讨当代大学生的体育学习观及其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结果:①大学生的体育学习观总体呈建构性特点,各维度间发展不同步;②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体育学习观的各维度得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③大学生的体育学习观与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正相关;④学习能力观、学习过程观和学业自我体验是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有效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5.
采用龙燕梅编制的中国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量表、徐方忠等人编制的目标倾向量表、凌文辁等人编制的职业价值观量表对体育院校545名学生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整体水平显著低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目标取向是成绩目标取向,体育专业大学生选择职业时,最注重发展因素和保健因素,体育专业大学生目标取向、职业价值观与择业效能感关系较密切。  相似文献   

6.
采用座谈、访谈、问卷等研究方法了解体育专业大学生自我概念的特点,发现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在内容上可分为信义、交际、性情、学业、喜好、成熟、志向、自纳、家庭、容貌等10个维度。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提取出体育专业大学生自我概念结构的5个主因子:心理自我、社会自我、认同自我、责任自我、目标自我。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自我体验从总体上看是积极的,男女学生之间、不同年级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但是并不显著,而成绩好与不好的学生在自我否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在消极自我概念方面呈现出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主要研究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学习自我控制力的特点,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自我控制力提供有益的帮助。对543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心理测量,结果表明: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学习自我控制能力不存在着性别差异,男生总体水平高于女生;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学习自我控制能力存在年级差异,总体水平依次是大三、大四、大一、大二;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学习自我控制能力不存在生源差异,总体水平依次是农村、镇郊、城市。  相似文献   

8.
论大学特殊体育教育中的生命关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对相关概念予以界定的基础上,就现阶段大学特殊体育教育中的生命关怀缺失现象进行探讨。认为:有特殊体育教育需要的学生随着社会的进步逐年增多,特殊体育教育的滞后应引起关注;现阶段特殊体育教育的核心问题是缺乏对学生的生命关怀。提出:生命关怀应成为大学特殊体育教育的价值取向,应从培养学生的自我关怀、人际关怀、社会关怀和环境关怀意识等方面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对辽宁省406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然后利用SPSS12.0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在专业上有显著差异;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与英语成绩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0.
采用身体自尊量表和一般自尊量表对302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身体自我与体育成绩的关系以及不同体育成绩的女大学生身体自我的差异性。回归分析表明,身体素质、身体自我价值、身体吸引力对体育成绩有显著的预测力,不同体育成绩的女大学生在身体自我观念各项与整体自尊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12.
分析了体育教材、体育素材的本质属性。体育教材内容的改革,应废除陈旧的、不合理的、有效性不高的内容,把竞技运动技术作为体育素材来代替体育教育活动中的体育教材的思想和作法应予纠正。应本着符合体育教材的基本条件与要求的原则,对体育素材进行认真、严格、细致的筛选与提炼,以丰富体育教材的内容,提高其质量。  相似文献   

13.
从高校体育到终身体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身体育是高校体育的灵魂和根本宗旨,也是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根本立足点。高校体育是终身体育培养的关键和基础,有效的高校体育教育模式将对终身体育的养成发挥重要作用。笔者根据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的最近进展情况,以终身教育为立足点提出了对高校体育教育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加强体育文化促进体育教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文献资料研究法,提出为实现新世纪教育目的和学校体育目标,体育文化必须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去,形成完整的体育教育体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达到培养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试论体育意识与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1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可持续发展对我国体育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想更好的实现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人们的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16.
论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结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和社会调查等方法,探讨我国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关系。指出高校体育要改革发展.必将面向社会,与社会体育结合,社会体育延续着高校体育,无论在场地、器材、指导人员、项目和组织管理上期待高校体育的加盟.二者的结合将更好地促进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和体育教育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实施健康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在体育教育中实施“选项分层”的教学改革方案,并且通过在教师、教材、内容、场地等结构方面的改革,能够使体育教育向多功能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童可欣 《网球天地》2011,(10):144-144
李娜连续第二年在美网首轮出局;状态正盛的新科温布尔顿冠军科维托娃也没能闯过女单第一轮:强势复出的小威以连续6场直落两盘的完胜杀进美网女单决赛,冠军志在必得,不到20个小时之后又连丢两盘完败低调的澳大利亚姑娘斯托瑟……  相似文献   

19.
试论体育课到体育与健康课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回顾建国以来我国体育课所经历的各个阶段 ,随着社会的进步 ,文化、文明的提高 ,体育课所承担任务也相应改变 ,在世纪初体育与健康课已开始逐步取代体育课 ,并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 ,新的课程所承担的任务也随人们对体育课的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优化我国的体育课程设置,通过文献资料、比较研究等方法,对中国、美国、韩国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学制、学分、基础课程设置、专业课程设置、教育实习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辨析其特点与优势,分析了我国在宏观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决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