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津教育》2009,(1):16-16
2008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委办公厅联合发布《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全国中小学要设置专门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并根据不同年级开设不同课程、保证相应学时。规定小学和初中阶段每学年要保证10至12个学时的教学活动时间,高中阶段的普通高中每学年保证8至10个学时的教学活动时间,高中阶段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每学年保证12至14个学时的教学活动时间。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委办公厅日前联合发布《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全国中小学要设置专门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纲要(试行)》规定,小学和初中阶段每学年要保证10至12个学时的教学活动时间,高中阶段的普通高中每学年保证8至10个学时的教学活动时间,高中阶段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每学年保证1214个学时的教学活动时间。《纲要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和国家民委要求全国中小学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小学和初中阶段每学年要保证10-12个学时,高中阶段的普通高中每学年保证8-10个学时.高中阶段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每学年保证12-14个学时。这是日前教育部和国家民委联合发布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所作的规定。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新发布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全国中小学设置专门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根据不同年级开设不同课程并保证相应学时。《纲要(试行)》要求小学和初中阶段每学年保证10~12个学时的教学时间,普通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网站15日发布《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全国中小学要设置专门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并根据不同年级开设不同课程、保证相应学时。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新发布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全国中小学设置专门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根据不同年级开设不同课程并保证相应学时。  相似文献   

7.
数字     
《教育科学论坛》2011,(9):79-79
上海推科普基地中小学生每学年至少2次实践经历 近日.上海市教委、市科委共同推出上海儿童博物馆等8个科普教育基地.接受中小学生开展课程活动。上海提出.在科普教育基地实施课程活动是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保证每学年每名学生至少有2次在科普教育基地进行探究实践活动的经历.  相似文献   

8.
2009年5月11日,教育部、国家民委印发了《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部署视频会议纪要》和《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我国小学阶段考查和中、高考及中职毕业考试范畴,而且试题分值不低于政治科目的15%,并强调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要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列入地方课程实施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教育行政部门最近怍出规定:普通中学从初中开始要逐步开设劳动技术课。要保证落实教学计划规定的初中每学年两周、高中每学年四周的劳动技术教育时间。自1987——1988学年度起,普通高中学生每学年在规定的四周劳动技术教育时间  相似文献   

10.
2008年,教育部和国家民委印发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9年9月起,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作为按照国家统一要求列入地方课程的专项教育,开始在我国中小学实施。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有《中华大家庭》、《民族常识》两本教材,在初中阶段有《民  相似文献   

11.
民族团结教育之愿景及其有效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决定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我国小学阶段考查和中、高考及中职毕业考试范畴,而且试题分值不低于政治科目的15%,并强调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要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列入地方课程实施的重要专项教育,规定小学阶段开设“中华大家庭”、“民族常识”,初中开设“民族政策常识”,高中开设“民族理论常识”,中等职业学校开设“民族理论常识实践教育”等课程。  相似文献   

12.
国家教育委员会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规定:体育课程的教学时数每学期18周,每周2学时,每学年为72学时。各类体育课均包括理论  相似文献   

13.
我在美国经过本科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回国开始工作 后,感触很深的一点是国内学生用于上课的时间太多,而用于 独立探索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领域的时间很少。我曾将自己本 科时就读的芝加哥大学跟哈工大学生的课时数作过一个大致 的比较,芝加哥大学每学年是3学期制(不算暑期学校。外校 学生来暑期学校学习的占多数。如果没有什么特殊原因,本校 学生每学年按正常的3学期制学习,就能在4年内完成学业), 每学期11周,除去最后一周的期末考试时间,实际上课10周。 学生每学期学3-4门课,每门课的学时固定为每周3学时,一 学期下来是30学时。如按每年共修11门(如果同一系列的课 分2个或3个学期上,分别算为2门或3门课)算,全年上课 共330学时。哈工大学生每年上课时间为38周,周学时一般 在20学时以上,多的接近30学时。如以每周平均25学时算, 每年的总学时为950学时,接近芝大学生的3倍。课时这么多, 一是因为每门课的课时比较多,而且课程的门数也比芝大学 生所学的要多。  相似文献   

14.
近日,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决定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我国小学阶段考查和中、高考及中职毕业考试范畴,而且试题分值不低于政治科目的15%,并强调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要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列入地方课程实施的重要专项教育,规定小学阶段开设"中华大家庭"、"民族常识",初中开设"民族政策常识",高中开设"民族理论常识",中等职业学校开设"民族理论常识实践教育"等课程.  相似文献   

15.
《"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确立。根据这一目标,2020年之前,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将达90%以上,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从根本上推动我国迈入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行列。为实现这一目标,目前我国高中阶段教育与发达国家有何差距?作为高中阶段教育重要主体的中等职业教育,其未来要呈现什么发展形态,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这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都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日本高中综合理科教育课程的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培养 2 1世纪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日本对中小学教育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1999年 3月公布了新的高中学习指导要领并将在 2 0 0 3年开始实施。在这次教育改革中 ,日本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 ,同时 ,开设了一些综合教育课程。此外 ,在规定的综合教育课程的教学时间以外 ,增加了 10 5~ 2 10学时的“综合学习时间”,作为综合教育课程的学时补充或用于自然观察和社会调查等。高中理科的综合教育课程从现行的 1门增加到 3门 ,进一步加强和充实了综合理科教育。本文拟对日本这次教育改革中高中理科课程的设置、综合理科课程的教育目标和教育…  相似文献   

17.
教育部和国家民委5月11日联合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视频部署会议。会上,教育部和国家民委对贯彻落实《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做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北京、内蒙古和广东3个省、区、市教育和民族工作部门的负责同志作了经验交流发言。会后,教育部、国家民委印发了《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部署视频会议纪要》。根据《会议纪要》,我国将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小学阶段考查和中、高考及中职毕业考试范围。试题分值不低于政治科目分数的15%。本期编发这次会议上3位同志的发言稿,希望能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贯彻《指导纲要》精神,进一步推进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深入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要闻     
上海:学校课程开进科普基地近日,上海市教委、市科委共同推出上海儿童博物馆等8个科普教育基地,接受中小学生开展课程活动。自2006年至今,上海已分四批累计设立37个科普教育基地,成为全市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上海提出,在科普教育基地实施课程活动是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中小学应编制每学期的活动计划,系统设计相关课程活动并列入学校及各年级的课程计划,活动时间在学校拓展型和研究型(探究型)课程的课时中予以保障。学生活动情况记入《学生成长记录册》,保证每学年每名学生至少有2次在科普教育基地进行探究实践活动的经历。上海市教委、市科委将根据各中小学、各区县和各科普教育基地开展活动情况,组织考核和奖励。  相似文献   

19.
《青海教育》2021,(4):13-14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如下措施。一、科学建构课程体系(一)落实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根据各学段特点,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其中,中小学要将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课程、通用技术课程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渠道,开足开好,每周不少于1课时。职业院校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新青海精神为指导,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每学年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不少于16学时。普通高等学校要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主要依托的课程,可在已有课程中专设劳动教育模块,也可专门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  相似文献   

20.
目前,信息技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愈显突出,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已势在必行。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和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作了具体的要求。准确理解和把握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和任务,有利于教师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有利于不同阶段的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正确了解和掌握,有利于促进各地信息技术课程普及工作的开展和切实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