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王兰桢 《师道》2002,(10):38-40
“教师最大的快乐就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教师的成功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超过自己。”每次看到高三老教师们骄傲地大声谈论班上的学生如何在其努力下考上清华、北大、复旦时,那种满脸洋溢着的快乐与幸福,是多么令我羡慕啊!我憧憬着高三的教学生涯。当我终于从高一盼到了高三时,我激动、兴奋,以满腔的热忱、满腔的激情迎来了高三教学的第一天,我自信地告诉自己:我能行,我一定要带好第一届高三毕业班。可是,当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不断地翻阅教参、不断地修改教案、不断地专攻高考模拟题、不断地在黑板上解析没完没了的难题时…  相似文献   

2.
那个小本子     
我当老师已经有十二年了。在这十二年中,我常常想起我的高中班主任。因为他的班主任工作以及教学工作的艺术魅力时时在影响着我,启发着我,让我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促使着我进步。  相似文献   

3.
徐纪涛 《江西教育》2001,(12):24-24
一、集思广益,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根据教材的特点,相应地采用评论、研讨、提问等方式,让学生去学习课文,去提出问题。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所长,凭借自己的认识能力和知识积累,去联想、分析、概括,然后把获得的新知识,纳入已知系统中,使原有的知识面不断扩大;而自己掌握得比较熟练的知识,通过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又能获得新的理解和升华。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对此文的主人公问题,我实行了“开放政策”,让学生在“开放”中七嘴八舌去讨论、去探…  相似文献   

4.
“曾经为能以一片真挚的爱心面对事业与孩子而感到由衷的安慰和幸福。现在,却分明感到只有爱是不够的。我总是关注着语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新信息,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尝试运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5.
陈万勇 《师道》2003,(7):8-10
认识高万祥老师是一种偶然,但又有着情理之中的必然。在2000年第9期的《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封面人物中,我接触到了一个鲜活而丰满的高万祥。首先嵌入我心灵并让我肃然起敬的是那篇《做一个有追求有抱负的优秀语文教师》,短文中有两句话特别让我感动:“作为一个幸运的成功者,如果能帮助更多的老师和学生成功,才是真正的幸运和成功。”“把语文和作文教学当作是培育生命的神圣事业,当作是不断丰富自己、创造自己的幸福事业,学生的情感日益丰富美好,我的精神生活也就随之充实愉悦。”仿如慈爱而睿智的洪钟声在耳边响起,醍醐…  相似文献   

6.
曾读过李镇西老师的一篇文章《幸福比"优秀"更重要》,文中说:"优秀"与否是别人的评价,"幸福"与否是自己的感受。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优秀"与否是别人的评价,但"幸福"与否却是师生们自己的感受了。成功的教学莫过于幸福的教与幸福的学了。于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能让教师与学生同时感受到幸福就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冯长宏  辜伟 《江苏教育》2004,(11A):41-42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我很想把这种思想传达给老师,便以“走上幸福的教科研之路”为题作过一次讲座,但是有些老师颇不以为然。后来我想,幸福的感觉其实需要自己去亲历、自己去寻找、自己去感悟,那才有可能获得真谛。多年来,我努力在教育科研这条道路上进行不懈地探索,一点一滴地积累着属于自己的关于“幸福”的体验。  相似文献   

8.
认识阿莫纳什维利是从他的这么一句话开始的——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谁就愿意从事教育工作,而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已经爱得入迷,谁就能获得自己的职业的幸福。他几乎是如此迅疾,如此不容置疑地把我带到教育教学真实的体验与幸福之中。让我不由自主地追随着他的探索,品味着他创造的课堂的神韵,体悟着他顽皮的、充满灵性的教育教学旨趣。  相似文献   

9.
方煦 《学子》2013,(3):78-79
一、教育路上苦求索,只为幸福永相伴1997年,我参加工作,工作之初,对教师这个职业充满了憧憬和渴望。憧憬着学生的思想在自己的点拨下飞扬,渴望着师生的生命在教学中得以丰厚。可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感觉自己教学过程中,成功的案例很少,失败的案例倒是很多。诸多的失败案例让我感到自身的浅陋与不足,怎样能够提升自我?怎样能让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少一些失败,多一  相似文献   

10.
李宁 《成才之路》2010,(33):59-59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的今天,我重新找到了教育的真正意图——全力打造师生的幸福家园,那就是使学生在快乐中求知,在幸福中成长!回顾自己几年来的教学体验,我真实地感受到自己在英语教学中的进步与提升。 一、坚持赏识教育,推进“优势扩大化”,绝不给学生贴上负面标签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是幸福的,和自己小时候的生活条件相比,他们简直是生活在天堂;有人说:我要让孩子幸福,孩子有什么要求我能满足的都要满足,我不想让孩子再像自己小时候那样受苦。现在的孩子真的比他们的父母童年时幸福吗?物质富足就是幸福吗?  相似文献   

12.
余一琼 《辅导员》2012,(9):29-30
《幸福是什么》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童话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主要讲述了三个牧童通过十年的各自经历终于领悟到幸福的真正含义。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要靠自己的劳动,要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他人有益的事情才能获取幸福"的道理。因为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所以在讲解时,我放手让学生们通过自读、小组合作讨论、学生表演来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情境参与体验。恰好当天是教学开放日,为了让学生能透彻理解文章的内涵,我在课程快结束的时候随机让学生来采访家长,让  相似文献   

13.
廿年圆梦路,辛苦亦是甜 一位中学教师在给曾莉琼的信中写下这样的话:“我曾经认为自己是投错了行当,教师这个职业让我感到那么痛苦、那么无奈。是您一次次地给我机会,指点我、历练我,帮我找到了当教师的感觉。在教学实践中我成长起来了,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同事的尊重和家长的尊敬。现在,我感到当教师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14.
张蔚芹 《上海教育》2007,(4A):61-61
教学自述 快乐学生,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把你所教的学科看作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少年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有所创造。”多年的美术教学经验和新课改的实践告诉我,争取到自己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感受美术带来的快乐,快乐地参与美术活动,就是最好的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以前站在学校的南楼看北楼,发现高三的学生忙忙碌碌,急急匆匆,总是为了“战争”的最后胜利而不断练兵。那个时候我就想,高三虽辛苦却也幸福,因为有让自己勤奋的动力,有蛰伏出击的潜力,最重要的是有让自己梦想成真的魔力。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能把工作当成享受的人是幸福的。我要说,让学习语文的学生享受语文,学生也一定是幸福的。让学生享受语文,就是让学生享受语文中语言的优美,享受语文中参与的乐趣,享受语文中习作的快乐。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本身就是愉快的精神旅游,它不仅可以使人智慧,而且可以使人享受温馨。所以,从教近十多年来,我总是时时处处在我的语文教学中力求让学生尽情地享受语文。  相似文献   

17.
孙向红 《考试周刊》2013,(2):140-141
让学生从课堂教学中感受快乐,享受幸福是教师的最大追求,也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构建中学历史教学幸福课堂谈了三方面的认识:以学定教,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幸福;以学活教,锤炼课堂教学机智,让学生享受幸福;以学思教,发展个性品质,让学生体验幸福。  相似文献   

18.
怀着儿时对音乐的憧憬,我选择了音乐教育之路。从事教育多年,永远不变的是对这份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和热爱。“我的学生、我的解惑、我的舞台、我的幸福”——奏响了我的教学生活四部曲,时而潺潺如涓涓细流,时而澎湃如惊涛骇浪,给我欢乐给我忧,充盈丰富着我的每一天,让我幸福地徜徉在这五彩斑澜的教学生活里。  相似文献   

19.
刘云飞 《陕西教育》2011,(11):59-59
近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学习同行的先进教学经验,积极投身到课改实验之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现就自己近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新课改中的体会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尚为孩童之时,幸福来得就像拥抱一只小猫小狗那样容易。随着时光的流逝,今日的幸福早已物化,不再是自己对美好生活的享受,而是和赚钱联系在了一起。除了工资飞涨以外,似乎再也没有什么能够让我开怀,然而金钱却无法买得幸福。你的银行存款和你的薪水紧密相连,但幸福的存折全然取决于你自己。让我们直面它吧——除了自己,没有什么人能够让你感受到幸福。幸福是需要自己创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