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刘云  杨芳娟  陈颖  刘文澜 《科研管理》2017,38(10):138-14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是中国博士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85年设立以来,已成为中央财政资助博士后科研工作的主渠道之一。本文在系统分析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绩效评估需求和绩效特征的基础上,基于循证设计理论研究构建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整体资助与管理绩效评估框架以及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首次开展了针对近年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绩效评估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资助体系、促进了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成长和创新性研究成果的取得,最后从改进基金资助模式和资助类型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农业科学院218个博士后样本为例,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影响博士后完成出站标准的因素。研究表明:样本博士后完成出站与其在站时间有关,博士后在科研产出方面尚有较大的潜力可挖掘;研究方向、在站时间、进站前的科研产出和合作导师的高要求作为显著变量影响博士后完成出站标准,应该予以重视。基于研究结论,建议在科学合理制定博士后在站时间的基础上,尽量招收对口的、科研能力强的博士后,以及切实实施合作导师负责制、给予导师更多的博士后出站主导权,以促进博士后培养质量的提高和科研产出的增加。  相似文献   

3.
1985 年中国开始建立博士后制度, 目的是造就一批高层次科学发明和技术创新人才。博士后工作提高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力争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 以重点领域的局部跃升带动国家科技水平的整体跨越, 并且推动产学研结合, 以此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博士后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重庆市近200名在站博士后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在站博士后工作生活状况,对出站博士后在站期间科研成就进行了评价,分析了重庆市吸引博士后从事研究工作的主要因素,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针对博士后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个人简介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南加州大学管理学硕士、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博士,分别在美国洛杉矶儿童医院攻读肿瘤研究博士后、南加州大学攻读基因治疗博士后。曾任美国法曼儿生物技术公司首席科学家,南加州大学肿瘤中心助理教授。具有20多年临床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经验,具备很强的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  相似文献   

6.
设立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旨在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中的优秀者,以利于他们完成科研工作任务,并迅速成长为各类高水平专业人才,为我国科技、教育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防建设做出贡献。十七年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在支持博士后的研究工作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高级人才的培养。今后,从进一步发挥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科学研究的作用出发,应对博士后科学基金管理工作绩效作出科学的评价,并逐步完善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工作,使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在培养人才和孕育学术成果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随机网络模型(GERT模型)的相关内容,构建博士后人才成长的基准模型,并以南京地区各高校博士后人才成长的实际数据为例进行求解,得出现行博士后制度影响下博士后人才成长的概率为1.968 4﹪。进一步的,构建博士后人才成长对比模型,经计算发现,在更为完善的博士后制度影响下博士后人才成长的概率提升至2.780 8%。据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20多年来,在中国博士后事业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博士后经费投入不足,政府财政投入不能满足博士后发展需要等问题。大幅度提高政府财政对博士后经费的投入规模和比重,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博士后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通过构建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博士后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为中国博士后的科研创新工作,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和科研条件。  相似文献   

9.
博士后制度在我国已经实行了近三十年,近年来在博士后管理工作中暴露出博士后选拔标准与制度宗旨相违背、博士后经费短缺以及市场价值难以发挥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博士后政策实施30年以来,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博士后工作的巨大发展得益于不断完善发展的博士后政策。对1985—2015年中央政府颁布的106份博士后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在频数统计的基础上,结合共词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发现,不同阶段的政策关注点不同。整体来看,博士后政策呈现密切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而变迁的特点。未来中国博士后政策应在全球化的视野下,不断提高博士后国际化水平,以市场化、国际化导向促进博士后政策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1.
While postdoctoral fellowships are viewed as positions that prepare PhD students for academic careers, studies show that most postdocs will not find tenure-track employment within universities. Postdocs consequently pursue non-academic jobs that differ in the degree to which they utilize a postdoc’s scientific training, yet we know little about how this occurs. To help address this gap, this study inductively investigates factors that may influence a postdoc’s transition to a non-academic career. The study uncovers multiple individual, PI, as well as organizational and policy factors, including the lack of relevant skills, absence of support—and in some cases opposition—from their principal investigators, and poor availability of non-academic career preparation opportunities, among others. Viewed collectively, these elements likely hinder a move to non-academic scientific positions and thus have consequences for postdoc career trajectories and, by extension, the utilization of new knowledge. The paper opens the door for future research, theorization, and policy action that might smooth the transition of postdocs into non-academic careers and potentially improve the impact of publicly-funded research.  相似文献   

12.
《Research Policy》2023,52(3):104714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NIH) sets postdoctoral (postdoc) trainee stipend levels that many American institutions and investigators use as a basis for postdoc salaries. Although salary standards are held constant across universities, the cost of living in those universities’ cities and towns vary widely. Across non-postdoc jobs, more expensive cities pay workers higher wages that scale with an increased cost of living. This work investigates the extent to which postdoc wages account for cost of living differences. More than 27,000 postdoc salaries across all US universities are analyzed alongside measures of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cost of living. We find that postdoc salaries do not account for cost of living differences, in contrast with the broader labor market in the same cities and towns. Despite a modest increase in income in high cost of living areas, real (cost of living adjusted) postdoc salaries differ by 29% ($15k 2021 USD) between the least and most expensive areas. Cities that produce greater numbers of tenure-track faculty relative to students such as Boston, New York, and San Francisco are among the most impacted by this pay disparity. The postdoc pay gap is growing and is well-positioned to incur a greater financial burden on 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groups and contribute to faculty hiring disparities in women and racial minorities.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文章对“科学语境”、“科学修辞”、“科学隐喻”相关论文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给出了中国关于这三个主题的研究概况:这三个主题研究的时间较晚,而后有了一定的发展;对于大多数单位来说,主要是个别学者从事这三个主题的研究,所发表的论文数量有限,而山西大学已经形成了团队研究的态势,是我国在这三个主题研究上的重镇,在郭贵春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引领下,研究团队成员在上述这三个主题上开展了系统性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分类认知实践、分类认知的工具化及分类认知的成果表明分类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分类思想奠定科学研究的逻辑基础,贯穿于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全过程。分类思想同科学实践活动相结合,形成独立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表现为分层抽样、定类尺度、社会分层等,在自然科学研究中表现为分形理论、生物分类学等。分类思想也能够通过学科边缘、交叉等促使科学研究实现创新。  相似文献   

1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完善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制度,提高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中央财政设立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予以中央高校稳定支持和自主支配。目前关于竞争性支持下的科研项目管理模式已有大量研究,但针对高校稳定性支持及竞争性支持结合的管理模式缺乏系统研究。以暨南大学为例,分析基本科研业务费的管理模式并探讨管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完善提供理论支持和经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科学研究最初只是一种人类对自然界好奇心驱动的自发活动。近代科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和与技术科学日益紧密的结合,使科学研究的社会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发达国家早已认识到基础科学研究对增强国家实力的重要意义并从中谋取了丰厚的回报。虽然对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但基础科学研究因其公益性和非功利性而只能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进行投资。可以说,投资基础科学研究,就是投资国家未来。  相似文献   

17.
以 ChatGPT为代表的 GPT生成式大模型发展日益蓬勃,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讨论,对基础科研的发展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影响。文章首先梳理了 GPT技术革命的发展历程,并讨论了该技术在科学研究中带来的新变革。然后,基于应用牵引、原理驱动、创新主体迁移 3个视角,讨论了 GPT技术革命对基础科学研究带来的影响及对我国的发展建议。研究认为 GPT技术固然可以对知识生产、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甚至促进科研范式变革,但也可能造成科研不端、削弱研究可信度、放大互联网固有偏见、知识产权“卡脖子”等问题。因此,本研究最后讨论了如何基于 GPT技术发展我国的基础科学研究,明确在投资与研发国家自主可控、受知识产权保护的数据与计算平台的同时,鼓励人机协作与科研诚信监管并重,为人工智能(AI) 推动基础科学发展营造公开透明的环境。本研究旨在为政策制定者、一线研究工作者理解 GPT技术对于基础科学的影响提供理解视角,推进GPT技术的合理使用,并为未来学术生态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法。在实际的科学课程教学中,探究要贯穿学生科学探究过程的始终。作为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让学生主动探究,自主探究。在科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中,要注重探究过程、注重合作学习、注重课程开放。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复杂性疾病,近年来虽然对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诊治均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仍有大量科学问题悬而未决。2011年9月14—15日,第68期双清论坛"我国糖尿病发生发展与干预的重要科学问题"在上海召开。来自19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0余位专家围绕论坛主题,基础与临床相结合,不同学科相互沟通,全面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深入探讨了该领域目前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并根据中国的国情特色,提出了糖尿病领域未来重点需要发展和资助的方向以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础研究厚积薄发,其探索性、长期性、难以预测性等特点要求基础研究工作者努力避免急功近利和短期行为。学术功利化的倾向也是建设现代科学文化应当克服的消极因素,是与基础研究所要求的科学传统、科学精神背道而驰的。本文分析了学术功利化的表现形式、危害及原因,提出了克服学术功利化倾向、促进基础研究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