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双月刊)是由广东省教育厅、广州市教育局主管、广州番职业技术学院主办,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获“全国高职高专学报核心期刊”、“全国高职高专学报十佳期刊”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
征稿启事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CN42—1669/Z,ISSN1671—931X),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一数字化期刊群》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2004年,本刊被评为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2005年荣获全国高职高专优秀学报称号,2008、2011年均被评为全国高职高专核心期刊。本刊为双月刊,每期120页码,逢双月出刊。  相似文献   

3.
征稿启事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CN42—1669/Z,ISSN1671—931X)。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2004年,本刊被评为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2005年荣获全国高职高专优秀学报称号。2008年被评为全国首届高职高专核心期刊。本刊为双月刊,每期120页码,逢双月出刊。  相似文献   

4.
征稿启事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CN42—1669/Z,ISSN1671—931X),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2004年,本刊被评为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2005年荣获全国高职高专优秀学报称号,2008年被评为全国首届高职高专核心期刊。本刊为双月刊,每期120页码,逢双月出刊。  相似文献   

5.
征稿启事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4):F0003-F0003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CN42—1669/Z,ISSN1671—931X),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2004年,本刊被评为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2005年荣获全国高职高专优秀学报称号,2008年被评为全国首届高职高专核心期刊。本刊为双月刊,每期120页码,逢双月出刊。  相似文献   

6.
《孝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3(1):F0003-F0003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文、理、工综合类学术刊物。刊号:ISSN1671—8178,CN42—1742/Z。学报是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CEPS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学报先后荣获“全国高职院校优秀学报”、“全国高职高专优秀学报一等奖”、“湖北省科技期刊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学报设置了“职业教育研究”、  相似文献   

7.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双月刊)是由广东省教育厅,广州市教育局主管,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主办,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获“全国高职高专学报核心期刊”,“全国高职高专学报十佳期刊”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8.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学报已经过七次"三优"评比,逐渐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高职高专学报办刊条件及质量评估指标体系,高职高专学报办刊特色不断增强.但目前高职高专学报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本科院校学报及专业科技期刊相类似,没有体现其应有的特色,评价目的也难以达到.高职高专学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注重借鉴核心期刊的评价体系及国内外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在新媒体时代到来之际,为指导科技期刊业界加速推进期刊数字化建设,实现由传统办刊向数字化办刊的成功改革转型,采用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期刊数字化建设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厘清,提出了期刊出版形态和发行渠道的数字化、期刊社办刊及管理工作的数字化、期刊社向全媒体方向发展的数字化等具体实现路径,并对《司务长》杂志的数字化建设现状与发展构想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4):F0004-F0004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双月刊)是由广东省教育厅、广州市教育局主管、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主办,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获“全国高职高专学报核心期刊”、“全国高职高专学报十佳期刊”等荣誉称号。本刊立足高职教育研究,关注国际高职教育的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是现代传媒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高职学报在数字化发展方面不尽人意。原因包括重视不够、观念滞后、资源有限等因素。基于对《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办刊实践的总结,论析了高职院校学报数字化发展的思路,并就具体的工作策略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尽管高职院校学报在办刊宗旨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上都有不同于本科院校学报之处,但是影响因子这一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仍然对提高高职院校学报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透视高职院校学报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可以帮助高职院校学报在科学发展的同时据此改进工作措施,更加突出高职特色。《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在改为双月刊后,顺应高校学报发展的大趋势,参照影响因子的评价指标,研究改进工作方式,在提高高职院校学报质量方面闯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对其他高职院校学报亦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高职院校学报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院校学报近几年虽然在某些方面获得了一定的进步,但落后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速度,大部分高职院校学报依然存在着刊物定位不明、特色不突出和对市场化之路准备不足等一系列问题。重点突出应用性,突出本校特色和地方特色,以及走市场化之路,是办好高职院校学报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学报的定位与发展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于高职院校教学、科研力量相对薄弱的实际情况,以及学报科学性、学术性的属性要求,对高职学报的定位和发展进行了探讨。指出,处于专科层次的高职院校学报,为在拥有众多本科院校和重点大学的高校学报群体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进行准确的学术层次和功能定位,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办刊质量,通过重点栏目、特色栏目建设培育期刊特色,以谋求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机抽取近两年出版的75种高职院校学报作为样本,对其封页设计及编排规范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在刊名、汉语拼音刊名的著录、条码编码的设置、卷期号的标注等诸多方面存在不规范的现象。作为学术期刊,办刊者应提高认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强化管理,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学报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报从综合性向专业性的发展过程既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与外因关系原理,也要遵循由量变到质变这一发展规律。高校学报应该逐渐拉大学科之间的发文量差距,形成以某一学科或某二学科为主的特色期刊,再由具有一定影响的特色期刊发展到有较大影响的专业化刊物。高校学报工作者是刊物的具体经办者,也是解决高校学报本身存在矛盾的执行者,在高校学报从综合性向专业性的发展过程中将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报须从编辑意识与编辑理念上,管理机制上,学术品牌上,办刊内容上,目标取向上进行根本创新;核心期刊整合须从主体功能上,政策导向上,筛选与评审、界定上,祛除学术界食洋不化的陋习与清除唯科学主义的流弊上,整治学术腐败与根除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上进行有效整合。高校学报与核心期刊必须融和,互动,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8.
林锋 《南平师专学报》2010,29(4):89-91,111
对福建省43种高校学报的影响因子、h指数和基金论文比等3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本科高校学报的整体水平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但非本科院校学报的整体水平则明显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3项统计指标基本上是随学报主办学校的名气和科研实力的变小而逐渐变小;在稿件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大幅增加载文量只会降低学报的影响因子和基金论文比,而对h指数影响不大。此外,还对个别高指标学报进行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以《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为例,分析高职高专学报的办刊定位问题。认为:专业办刊、特色办刊、开放办刊、独立办刊是学报赖以生存的根本;高职院校学报定位应体现院校类别特色;以推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研究成果为重点,是高职院校学报的努力方向和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20.
对走特色化道路,各类理工科院校综合性社科学报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或者借助行业性,或者借助地域性,或者借助学校优势学科专业,但真正取得成效的并不多。原因是多方面的,表面上是稿源问题,深层原因则牵涉到制度、学校、编辑、作者等多方面的因素。要真正走特色化道路,必须实施开门办刊、联合办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