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个人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家庭教育因素等。预防其犯罪,需要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共同爱护、教育未成年人。  相似文献   

2.
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具有不同于成年人犯罪的特殊性。相应的,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也具有不同于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的特点。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作为刑事诉讼的一种特殊程序,其程序设计和运作除了受传统法律因素的影响外,还要考虑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社会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法学理论共同构成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犯罪与亲子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亲子关系是未成年人人格形成,特别是社会化过程中极其重要的构成因素。几种主要的偏差亲子关系,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不可忽视的基本因素。建设民主、平等、良好的亲子关系,是预防与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极其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学校、家庭、社会的外部因素,又有心理、生理上的内部因素。就外部因素而言,既有学校的因素,又有家庭和社会的因素,研究认识这些因素,对防止未成年人犯罪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实际,分析了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并且在考虑未成年人自身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未成年人犯罪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为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了法律保障。社会各界必须依法对未成年人进行预防犯罪的教育 ,重视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和矫治 ,帮助未成年人增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意识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网络的正面影响是巨大的、毋庸置疑的,但其负面影响也使未成年人深受其害——网络已成为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对网络环境下的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进行了考察,以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的特点和趋势为切入点,探讨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及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预防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8.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未成年人的犯罪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消除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为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重要课题之一.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原因,寻觅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未成年人 ,在我国是指不满 18周岁的公民 ,是相对成年人而存在的社会群体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犯罪的行为。随着时代的发展 ,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其特点是数量多、危害大、蔓延快 ,反社会倾向性强 ,在整个犯罪群体中所占比重大 ,并朝着日益严重的方向发展。在我国 ,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 ,1984年~ 1987年 ,未成年人犯罪分别占5 5%、6 4 %、8 4 %、8 9% ,近十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增加了 1倍。据法院最新统计的数据表明 ,少年案在全部案件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目前已占到 2 1%~ 2 3%。犯罪低龄化 …  相似文献   

10.
未成年人犯罪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它不仅给家庭造成极大的伤害 ,给学校造成极大的负担 ,而且给社会安定带来极大危害。本文从引起未成年人犯罪的主客观因素入手 ,着重阐析构筑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系统工程 ,实现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1.
控制和预防青少年犯罪已成为我国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重要课题之一。探讨青少年犯罪原因,分析学校教育或个别教师与少年犯罪之间有无影响关系,采取哪些必要可行的教育措施,防范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亦是学校教育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12.
家庭暴力和青少年犯罪作为共存于家庭和社会的两大问题,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家庭暴力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家庭暴力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防控措施来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13.
目前,无论是发达的西方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都面临着青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的严重状况。青少年犯罪主要有暴力性犯罪占很大比例、性犯罪近年来呈增长趋势以及犯罪者的文化素质不高等特点。青少年犯罪心理表现为犯罪动机的单一性和犯罪目的的荒诞性、犯罪心理的报复性和犯罪心态的逆反性、犯罪故意的突友性和犯罪手段的残忍性等几个方面。家庭在青少年犯罪心理健康发展中扮演最重要的社会控制角色是各种犯罪社会学派的共识,而不当家庭教育则是形成青少年犯罪心理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和改进家庭教育方式是降低青少年犯罪率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青少年犯罪一直居高不下,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青少年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由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造成的,而家庭的负面影响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为人父母者,应当好“第一任老师”,重视家庭的教育功能,预防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15.
少年犯罪与成年人犯罪有质的不同。因此,少年犯罪刑事政策也应与普通刑事政策有所区别。明确少年犯罪刑事政策的内涵和基本精神,才能使少年犯罪刑事政策的制定不偏离方向。研究当前国外对少年犯罪的刑事政策,明确我国少年犯罪刑事政策的应然选择,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少年犯罪刑事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所有的犯罪中,最令人痛心的莫过于未成年人犯罪.最近几年,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不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发生在大、中、小学生间的校园暴力犯罪案件,发生在家庭内部的弑亲案件,发生在社会上甚或邻里间的偶发性、冲突性恶性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在学校、家庭及社会中对未成年人犯罪前的征兆予以探究和了解,可以帮助人们尽早发现未成年人犯罪前的一些反常之举,及时予以关注和预防,这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本文试图从未成年人犯罪前的征兆表现,学校、家庭、社会对此应采取何种对策来遏制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这两个方面予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违法犯罪与环境影响关系表现得非常明显。本文以典型案例及相关理论的思考入题,从社会学角度分析探讨环境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少年犯罪不断低龄化,理论和实践上提出了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和完善非刑处遇措施两种应对方案。但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有违未成年司法改革的轻缓化政策指向,非刑处遇体系的立法构建远水难解近渴,现实而紧迫的应对措施应当是实现非刑处遇的司法化。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犯罪内在机理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人们往往把青少年犯罪归结为社会、学校、家庭、个体等因素的诱发物,但具体如何发生却研究不足,没有真正揭示青少年犯罪的内在机理。本文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因素;外在环境和条件是青少年犯罪的诱发因素;权益侵害是青少年犯罪的激活因素;个体素质是青少年犯罪的调节因素;而青少年犯罪的行为选择是借助于心理机制来实现的。研究青少年犯罪的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未成年人犯罪的不断攀升,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严重社会问题,为我国乃至世界各国刑事法律界所关注.如何有效预防、治理未成年人犯罪,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国家立法机关通过制订、完善预防、治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有关法律制度,则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不可缺少的基础性环节.但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还很不完善,应当借鉴国际社会中有关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治理立法的成熟经验,在实体上,修改或者补充刑法,建立专门的有关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实体法律规范体系;在程序上,修改刑事诉讼法,设立适用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程序;在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上,进一步强化、完善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犯罪预防及其治理的综合性立法;在司法体制上,确立少年法庭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