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于获取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导出一种有效的可以直接计算的方法,计算过程中主要采用快速傅立叶变换及小矩阵求逆,计算效率高,并将该结果扩展应用到GCV法求相应的规整化参数,并在文中给出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2.
矩阵是线性代数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而在矩阵计算中最基础的就是求矩阵的逆矩阵。本文针对可逆方阵介绍几种常用方法,通过定义法、伴随矩阵法、初等变换法、分块矩阵法、以及Matlab软件的解法求逆矩阵,并从中总结出一些具有应用价值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矩阵变换器含有大量的开关,所利用的数学模型应用比较繁琐,控制量大,所以在矩阵变换器的实际应用当中,采用适宜的调制策略进行控制,才可以确保系统可靠的运行。本文在矩阵变换器拓扑结构的基础之上来叙述三相交-交矩阵变换器的三种调制策略:直接传递函数法(DTF)、间接空间矢量法(ISVM)和双电压控制法(TVC),通过对这三种调制算法的学习进行了比较与展望。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21,(8)
矩阵论课程以线性代数课程为基础,是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等研究生做基础应用研究的必修课程,课程内容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尤其是对于求解线性方程时,求逆矩阵时遇到很多问题且容易出错。文章以求解逆矩阵的初等变换法和三角分解法两种解法为背景,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中通过介绍两种求逆矩阵的不同解法,达到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介绍了矩量法的基本原理,根据电磁波入射到介质粗糙面的积分方程,采用矩量法把第一类和第二类边界条件下的积分方程离散化为矩阵方程,用矩阵求逆方法求解未知参数并计算了粗糙面的双站RCS。  相似文献   

6.
卢诚波 《科技通报》2007,23(1):6-10
指出了文《R-循环分块矩阵求逆的快速傅里叶算法》中的一个错误,并证明了n阶r-循环矩阵的m次方根矩阵中仍为r-循环矩阵的矩阵个数为m^n,进一步给出了求n阶r-循环矩阵的m次方根矩阵中仍为r-循环矩阵的矩阵的快速算法,若用FFT计算一个m次方根矩阵,其时间复杂性为O(nlog2n);计算全部平方根矩阵的时间复杂性为O(nm^n)。同时,本文还给出了求r-循环矩阵主平方根矩阵的算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矩阵多项式的求逆给出了一般方法,并针对于每一种方法给出了具体实例.  相似文献   

8.
李昊 《今日科苑》2006,(9):122-122
求方阵A的逆矩阵A-1,一般的《高等代数》书中只介绍了用行初等变换的方法,如书[1]和[2],而且老师都强调只能用行初等变换。我们自然会联想,能否用列初等变换,甚至对行、列同时进行初等变换来求逆矩阵?回答是肯定的。下面我们介绍这种求逆矩阵的新方法。为此,我们先作一些准备。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1,(11)
以线性代数教学中的一类重要问题"求矩阵多项式的逆矩阵"为例,利用多项式的带余除法,特别是综合除法介绍最常见的一类矩阵多项式求逆的具体计算方法,使得这类问题的求解简单高效、容易掌握。由于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构造性,也可使此类问题的解决思路更加清晰,激发学生后续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石富华  董永红 《科教文汇》2008,(18):192-192
矩阵初等变换是矩阵求逆的基本方法,本文通过介绍一典型例子,以便更具体、直观地理解矩阵的初等变换。  相似文献   

11.
循环矩阵的求逆及相乘的算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不从计算Jordan标准形式或特征值出发,而是利用矩阵乘法及逆矩阵的一些简单性质,给出了n阶(n1,n2)型二重(r1,r2)-循环矩阵求逆、两个n阶(n1,n2)型二重(r1,r2)-循环矩阵相乘的直接计算方法,推广了已有的结果,这些算法已编到C 源代码在服务器上通过,验证了这些算法是稳定的有效的,若用快速富里叶变换(FFT)计算,这些算法的时间复杂性均为O(n1n2log2n1n2)。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整体坐标系下轴向拉压变形杆单元的刚度矩阵直接推导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坐标系旋转变换的方法,直接推导法的思路和局部坐标系下杆单元刚度矩阵的推导方法保持了一致,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13.
在计算机网络中,为了保证数据的保密性和可靠性,需要对数据进行加密与解密。本文先介绍了Hill密码算法,指出Hill密码密钥矩阵即剩余阵的逆矩阵存在的充要条件,最后较详细讨论了求剩余阵的逆矩阵的算法及其Matlab程序,从而可通过Hill密码对信息进行快速加密与解密,实现用户信息安全保护。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条件平差中求解平差值的步骤与间接平差求平差值的步骤,在求解过程中都涉及求解法方程系数矩阵的逆,讨论了求解法方程系数矩阵的逆,推倒了二阶、三阶法方程系数矩阵的逆,并结合实例数据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15.
逆矩阵及其性质是线性代数中的重要的基础知识,在考研试题中占有重要地位。首先总结了逆矩阵的定义及其性质。其次,介绍了求逆矩阵的求解方法,为后面研究考研真题打下基础。最后,从考研真题出发,分析逆矩阵及其性质在考研真题中的运用。找到试题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熟练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题速度。  相似文献   

16.
叶震 《资源科学》2011,33(5):851-855
本文从最终消费的角度来计量CO2排放,其中包括最终消费导致的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本文把单位最终消费导致的CO2排放量称为完全CO2排放系数。计算完全CO2排放系数的传统方法是使用单位产品的直接CO2排放系数乘以里昂惕夫逆矩阵。这种方法的主要问题包括:一要确保矩阵可逆且逆矩阵系数非负;二缺乏统计属性,无法进行参数检验和区间估计。所以,本文利用随机投入产出模型,采用产出表和使用表的数据代替对称的投入产出表的数据,计算得到了我国2007年产品部门的完全CO2排放系数的无偏估计,并得到排放系数的置信区间。并与传统方法计算的系数进行了比较,传统方法计算的系数存在较小的高估。接着,文章又利用随机投入产出模型计算了我国对国外CO2排放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我国对国外的CO2排放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曾翔 《中国科技纵横》2011,(21):334-334
研究了2×2矩阵在各种不同条件下逆矩阵的存在性,并给出了其求可逆矩阵的简单有效公式,从而利用分块的方式求解高阶矩阵的逆矩阵.  相似文献   

18.
基于单元模态应变能的概念,推导了基于单元模态应变能变化率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该方法仅以结构破损前后的模态振型和单元刚度矩阵为诊断信息.然而在实际的损伤检测中,将不可避免地遇到测试噪声的影响.因此,本文还对一定噪声影响下的单元模态应变能方法进行了研充,并提出了噪声影响下的解决措施.研究表明,即使有一定的噪声影响,根据此方法利用低阶测试模态振型数据,仍能得到较好的损伤诊断结果,并且方法简便,便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9.
陈栋 《中国科技信息》2013,(22):114-115
目前常见大型复杂结构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主要采用频域法进行识别,即通过测得系统结构的频响函数来识别模态参数,故频响函数估计精度直接导致模态参数的识别结果的好坏.本文采用改进周期图法对频响函数进行估计,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提高频响函数估计的精度.  相似文献   

20.
采用有限元二维计算模型进行单桩-承台结构动刚度法检测数值模拟,并通过现场实例对比验证了该计算模型的有效性。通过该模型分析得到了在单桩-承台结构下,激励荷载幅值对桩基检测的时域曲线及动刚度均有影响,现场检测时应选用合适的锤进行试验;桩基缺陷类型对动刚度法性检测有影响,对于缺陷程度大的断桩、离析桩类型其时域速度曲线出现明显的缺陷反射,动刚度显著小于完整桩;对于缺陷程度小颈缩桩其时域曲线无明显缺陷反射,但动刚度略小于完整桩,现场检测过程中时域曲线与动刚度相结合可更好判断既有结构基桩完整性,并可通过动刚度判断缺陷类型;桩身动刚度值随桩身弹性模量的增加而增加,近似成线性关系,在现场检测时应考虑混凝土强度对动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