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2 毫秒
1.
林琪 《教育导刊》2007,(1):60-60
案例:一年级《四个太阳》教学片段 学完生字,读完全文,这节课快到尾声了.软件显示课文以外一段话.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生字宝宝,现在它们就藏在这段话中,请同学们先自己读读,然后把生字宝宝找出来.  相似文献   

2.
2013年9月1日,开学第一天的第一堂课,牟平区第二实验小学的语文教师就上了一节研究课——《我们的民族小学》。课堂上教师没有提任何问题,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观课教师发现:学生读书时,有的东张西望,有的读完一遍就无所事事。教师当堂采访了几位学生:为什么不认真读课文?  相似文献   

3.
陈娟娟老师的语文课有一个鲜明的特色,那就是善于启发学生提问,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那天,她在语文教材研讨会上所执教的《太阳》一课,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课一开始,同学们就连珠炮似地向陈老师发问:太阳光可以杀菌,人们为什么还会生病?太阳光  相似文献   

4.
一、你堵塞了学生的想像空间了吗? 苏教版一年级下学期第三课是《小池塘》。文章的确是一篇美文。“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小池塘就醒来了。池塘里的水波一闪一闪的,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池塘边的芦苇长起来了,像长长的睫毛。”课是从老师的朗诵开始的。读完一段,老师在投影幕上展示了第一幅图片:“像明亮大眼睛”的小池塘。学生们一下子把目光全都集中在  相似文献   

5.
在一次“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中,两位教师分别执教了《老人与海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1课)的第二课时.他们在教学中都设计了课堂小练笔,但效果却截然不同.[课例一]教学《老人与海鸥》拓展延伸环节时——师:老师把故事的原文带到课堂上来了,原文很长,有五千字,给同学们十分钟快速阅读,读完之后写一句你最想说的话.  相似文献   

6.
杜凤云 《山东教育》2004,(31):34-34
那是五年级第一学期的一节语文公开课。课堂上很静,此时正在进行的是《一夜的工作》一课的目标检测。一位同学正在黑板上写生字,“写完回去!”我读完最后一个词说。  相似文献   

7.
适合年级二年级教学实录(一)师:今天我们上一节读报指导课。我们用的报纸是《小学生拼音报》低段版2011年第21期的报纸。这节课,我们的主题是——(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8.
9月初、一年级,于焦头烂额的间隙,读完了内尔&;#183;诺丁斯的《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9.
一、山穷水尽疑无路——遇到了连续6次都摸到白球的小概率事件案例:有位老师上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一课。因为是家常  相似文献   

10.
【故事一】照搬名师的教案怎么就上不出效果来A老师从网络上下载了王崧舟老师的《慈母情深》教学实录,“最初读王老师的课堂实录就感动得流泪!我要为我的学生上一节同样的课,让这些小皇帝、小公主们感受母爱的伟大并知道感恩紊情。”A老师信心满满地在其所教班级——四年级上《慈母情深》,此时正好母亲节快到了。  相似文献   

11.
课型:以唱歌教学为主的综合课年级:高中一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山东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下册《勇敢的鄂伦春》教材分析:《勇敢的鄂伦春》是我国少数民族——鄂伦春族的一首民歌,歌词充满着无比自豪的感情,语言朴实、简洁,表现了鄂伦春人雄健、骠悍的气质,他们骄傲地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案例:《蜗牛》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动物单元的第2课,也是我刚接触新的《科学》教材上的第一堂教学研讨课。 (一)提出问题 师:课前布置大家去捉几只蜗牛来,都准备好了吗? 生:捉到了。(齐答) 师:很好!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蜗牛。(板书:蜗牛)  相似文献   

13.
一年级的小朋友读书时从字里行间读出一个“让”字.这足足让我兴奋了一整天。 今天。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第5课《看电视》。刚读完题,孩子们脸上就洋溢着快乐的表情.有的学生甚至就手舞足蹈地谈论起动画片中那些精彩的画面。  相似文献   

14.
今年下半年,我市三年级学生也开始使用教科版《科学》教材。作为一名专职自然教师,五六年级的《自然》课必须由我教,居然让我无缘与《科学》课亲密接触,只听全市科学教师同一句话:“科学课,不好教!”这更让我这个年青人跃跃欲试!机会终于来了,我有幸参加青年教师赛课,初赛我上《反冲》一课,顺利进入决赛;决赛中我上了一节科学课《一杯水的观察》,效果特别好,还使我觉得上科学课特别轻松!我就来谈谈我的体会:一、课前准备多,课上约束少“充分的准备,是上好科学课的保障。”科学课是孩子们的探究课,没有东西,还探究什么呢?所需材料不仅老师应…  相似文献   

15.
在城乡大联动活动中,我在外校借班上观摩课,教的是二年级上册《骆驼与羊》一课。课堂上学生自由读完课文后,我提了一个问题:“骆驼认为长得高了好,它是怎样证明的?”一个学生举手站了起来,这时全班学生哄堂大笑。  相似文献   

16.
大染缸     
今天一年级的国学启蒙课要教《史记·韩信受辱》,我准备先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墨子的《染丝》。“大家把那张印有《染丝》短文的纸拿出来,我先来听听你们读熟了没有?”话音刚落,就有同学冒出一句话,“那个黑老师很有意思的!”“嘿,有同学能记住我上节课风趣的说法,不错!”我心  相似文献   

17.
近日,我有幸观摩了几节小学科学现场赛课。赛场上,各位老师展现的精湛教学技艺让我钦佩不已,也引起了我的深深反思。下面就以《周围的空气》一课为例,浅谈我在本课教学目标定位上的一点思考。《周围的空气》是湘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空气》单元的第一课。执教老师的教学流程大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每当我看到书柜角那本《格林童话精选》的时候,就会想起我在乡下的好朋友——娟。娟是我在五年级暑假回老家认识的。刚到那儿时,我从车里下来,有好多人围上来,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就连身旁的小孩也叽叽喳喳地说:“大城市来的姑娘,你看……”我不喜欢他们这样看稀奇似地看我,烦死了。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上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我爱我家》授课教师:刘惠敏(四川省德阳中学教师) 授课对象:深圳南山中学七年级授课时间:2005年11月 [课堂实录] 屏幕文字:历史与社会展示课——四川省德阳中学刘惠敏配音乐曲:《我想有个家》教师发“家务劳动调查表”和小纸条:学生预习教材师:很高兴能给大家上这节课,在上课之前我们  相似文献   

20.
<正>课型:音乐鉴赏课年级:高中一年级教学内容:欣赏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代表作《海上——从黎明到中午》《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月光》(教材选自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第十一单元《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教材分析:《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是音乐教科书中欧洲音乐史发展七个单元中的第五块内容,即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民族乐派后的印象主义音乐。印象主义音乐是浪漫主义音乐向现代音乐过渡的桥梁。德彪西的音乐创作崇尚印象的瞬间交替和变幻,采用变化多端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