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最近一个时期,在有关职业教育的研讨文章中,常常出现“应用型人才”的提法。(如(职业技术教育》lop年第6期第55页,(南宁教研》1997年第2期第9页)。笔者认为,这个提法不确切,在逻辑上亦有问题。人才,词书上解释是:有才识学问的人,德才兼备的人。笔者没有专门研究过人才学,对于人才该如何分类并无高深见解。不过,如果把人才划分成应用型和非应用型的话,肯定是不恰当的。就人才本身来说,只有其素质、学识、技能等各方面水平高低的区分;但是不管在或可能在何种领域从事何种工作,作为人才都派上了用场,都可以说是发挥其才能,…  相似文献   

2.
董立平在《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12期)撰文说,高等教育学(研究)作为一门应用性学问,其生命力在于解决实际问题,进行问题研究是应用性学问的典型特征。无论是中国学科式的高等教育研究,还是西方领域式的高等教育研究,其出现动因和当前的主要工作都是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
应该建立一门中国“姓名学”孙玉溱(内蒙古治区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姓名是人的符号,还有什么学问吗?应该说,大有学问。在这个世界上曾经活动过的人数太多了,因此人的“姓名”自然会出现五彩缤纷而令人眼花镣乱的情况。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人和人的活动。这样,人...  相似文献   

4.
汉学(Sinology)这个词,在美国学界,已经是一个历史名词了。Sinology的本意是“中国研究”,但当今在美国各大学没有一个学校是以Sinology来作为系名或学科名的。代之而起的是China Studies.这两个名词的不同,不只是意味着欧美地域和语言上的不同,就美国而言,这毋宁是古今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一)对基本概念的比较Chemistry的基本概念:过去听说美国理科不重视概念教学,看来属误传。从教材的整个展开情况看,他们非常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而且用很大的篇幅对概念的形成、意义和运用进行表述。不重视概念教学的印象也许来自于他们没有“单质”这个概念,曾经多次听人说:“美国的化学书中连单质这个概念都没有”。美国的教科书的确没有“单质”这个概念,但是他们的“元素(element)”一词有时却兼具我们“单质”的含义;有时“实物(Substance)”一词又具有我们的“纯净物(化合物)”的含义;我们还发现他们经常把“原子”…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文体的词,不应被认定为诗或诗的一类。词既不“出身”于诗,在“貌相”、“风神”、“性格”等方面亦与诗有质的区别。词是一种具有主体独立性的文体,以词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学科)——词学,同样具有独立自主的本体地位。  相似文献   

7.
韩志湘 《现代语文》2006,(4):124-124
翻遍了各种版本的现代汉语辞(词)典,也没有发现“拽”有个上声的读音,但现实生活中,上声的这个读音却大行其道,甚至有蔓延之势。  相似文献   

8.
学问与“学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学问一词,在汉语中有完整的词义。它与知识、见识等是同义词,此时学问是一名词。学问,又可是一个动词,意即学习提问,学习如何发现疑问,学着发问,学着问问题,学着质问。为了区别上述两种不同含义,暂且将后一种含义下的学问加上引号:“学问”。学问与“学问”之间有很奇妙的关系,由于这种关系,使得我们能更好地理解知识与“学问”的关系,理解用学问一词表达知识的合理性、深刻性。我们对学问与“学问”之间的密切关系作如下的分析。一“学问”会使人更有学问知识本就产生于问题。例如,水为什么会沸腾?水又为什么能结冰?为什么…  相似文献   

9.
学科建设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科建设近年来成为高教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话题而屡见报端,随着国家“211工程”的实施,引起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对学科建设工作的重视。一、学科定义及其内涵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1983年1月第二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对学科一词的解释是:“按照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化学等”。1979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中册)解释为“①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如自然科学部门中的物理学、生物学,社会科学部门中的史学、教育学等。②教学的科目。学校教学内容的基本单位…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本文所说的“是”就是西文的Being。亚里士多德称研究Being的学问为“第一哲学”;海德格尔说西方的哲学命运系于对Being这个词的翻译和理解。我国也有学者提出:如果不正确理解这个词,便根本不能理解西方哲学。过去我们一直是用“存在”或“有”来翻译这个词,很少把它作为“是”来理解。汪子嵩先生指出:由于将这个词译为“存在”,并且简单地将它和“思维”对立,让它成为“物质”的同义词,所以对如何正确理解哲学基本问题,怎么会产生“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争论,都应该从这里寻找原因。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萧诗美博士在多年…  相似文献   

11.
高等财经教育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黄达(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财经”这两个字组成的词,是我们国家的习惯用语,外国相对应的词就是经济。我们说的财经学科,用国际通用的口径,包括经济学(外国是指讲授经济理论的学科)和应用经济学各学科(通常也叫经济管理学科)。后者...  相似文献   

12.
一、从何谓本体论与辩证法说起无限多样的世界有没有统一性,是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学问理当探讨的本体论问题。本体论(on-tology)来自拉丁文,本意是关于存在的理论,可译为存在论。一般辞书上说:本体论一词最早是德国哲学家郭克兰纽(1547-1628年)在他著作中使用的。他把本体论当作形而上学的同义语。后来,又被18世纪德国哲学家沃尔夫所采用。沃尔夫试图通过纯粹的抽象的思辨途径建立一套完整的关于一般存在和世界本质的形而上学,即独立的本体论体系。“本体论”作为存在的理论,由于它所研究的存在不是一个个具体的存在物、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修订本中“墨水”的第三个义项是:比喻学问或读书识字的能力。这个义项是比喻义还是借代义,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古今汉语中存在着许多词义借代的现象,如“稼穑”“丝竹”“纨绔”“膏梁”“口舌”“诸葛亮”等。但词的借代义在许多语法著作中没有像词  相似文献   

14.
朱崇才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词学与美学,出版有《词话学》(台北文津出版社l995年)、《词话史》(中华书局2006年)、《词话丛编·续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词话理论研究》(中华书局2010年)等著作。目前主要从事词美学研究。词话是中国古代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词话理论研究,是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民族特色出发,参考和吸收其他学科和其他民族的理论特别是方法论精华,深入剖析历代词论家的主要观点、理论成就及其不足,探讨其词学理论的环境背景及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开心直播室     
“森林在这里!”余纲智无题老师:现在我给大家出一道题。划去下列词当中与其他词意义完全不同的那个词:奇妙、奥妙、寻找、奥秘。学生:划去“奥妙”。老师:为什么?学生:“奥妙”是洗衣粉,当然与其他词不同啦!(武进市东安初级中学吴萌珏)言而无信老师:现代人爱打电话,不爱提笔写信。大家想想,这种现象叫什么?学生:言而无信。(王嵩)爱提问的孩子儿子:爸爸,你说过,你最喜欢爱提问的孩子,是吗?爸爸:对呀,学问、学问,学要多问!儿子:那,我提个问题行吗?爸爸:好孩子,你大胆地提吧!儿子:你刚买回的香蕉什么时候吃…  相似文献   

16.
东坡词《渔家傲》(临水纵横回晚Kong),出自毛本,前贤未予编年,当代研究或谓非东坡作,或谓作于知颖州时。本考证其所写域与定州合,所写官职与苏轼知定州身份合,词中总体情绪与苏轼赴定前心成合,词中所写时间与赴定前夕合,从而论证其必为东坡之作,而且是作于将离开封赴字州任的元右八年(1093)九月中、下旬。东坡词《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前贤亦未编年,代研究或编绍圣二年春天。本就词中上下片核民意象所含蕴的意向神情,作特定生活环境下的特定心态,相互参酌印证,考订其作于定州被首途南下之时。  相似文献   

17.
关于学科教育学建设和课程研究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关于学科教育学建设和课程研究的若干思考●胡学增学科教育学是以学校的学科教学实践为中心,专门研究与之相关的教育现象的一门科学。这个定义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学科教育研究者的公认。我国学科教育学的建设凝聚着几代研究者的努力。然而,迄今为止,真正学问涵义上的、...  相似文献   

18.
抓好学科交叉 推动学科建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党中央“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引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正出现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各个学校都在认真分析形势,以求抓住机遇,促进发展。学校工作虽然千头万绪,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已成为共识。问题是如何来推动学科建设?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结合复旦大学的实际,大力促进学科交叉是推动学科建设的有力抓手。 在英文中,“交叉(学科)”与“跨学科”是同一个词“Interdisciplinarx”,所以交叉学科亦称跨学科。它是由不同学科互相渗透、彼此结合而产生的新学科。“交叉学科”这个词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才出现,但人类的跨学…  相似文献   

19.
刘京海 《现代教学》2005,(10):33-33
上海市闸北八中从2001年起开始在初中数学、初中英语两门学科开展建设学科教与学电子平台的工作。目前,数学学科已完成初中四年八个学期每一节斯课(共450节课)的电子平台制作,英语已完成初中牛津英语三年六册(共420节课)的电子平台制作。两门学科分别经过四年、三年的开发、使用、完善(这个过程还在不断延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师经验的传播上也找到了较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词有形象色彩,这在学术界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关于词的形象色彩的一些基本问题,比如形象色彩到底指什么,其定义应该如何下,什么样的词是有形象色彩的,什么样的词是没有形象色彩的等等,在以往的研究中尚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从语言符号的本质属性的角度去认识这些问题,并设法从形式上找到一定的限定性特征,将使这个问题的解决变得切实可行和便于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