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理论界有关“学校教育回归生活”的争论,其关键问题在于没有明确什么是真实的学校教育生活。我们认为,真实的学校教育生活,从主体而言,是成人生活与儿童生活的和谐统一;从时限而言,是过去、当下、未来生活的统一;从内容而言,是事实生活与价值生活的有机结合;从意义而言.是丰富、有趣、有德性的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教育理论界对学校教育回归生活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那么,学校教育究竟应回归到什么样的生活呢?我们认为,学校教育应回归到这样的生活:从主体而言,回归到成人与儿童共同的生活;从时限而言,回归到过去、当下、未来生活共在的生活;从内容而言,回归到事实与价值统一的生活;从意义而言,回归到丰富、有趣、有德性和智慧的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3.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教育生活需要是新时代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奋斗目标。美好教育生活是学生在学校吃住、交往、闲暇等日常生活以及通过教学生活认识在非日常生活中体验到美好并习得美好生活能力的一种生活形式,其具有日常性与非日常性相统一、自在性与自为性相统一、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统一等特征。美好教育生活实现的关键在于建立一种学校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在各自边界范围内健康有序互动的关系,学生通过教学生活能够在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中自由穿梭,在非日常生活引领下实现对日常生活的现代化改造,最终活在有日常生活根基的非日常生活中。创造美好教育生活需要彰显学校教育的美好价值、培育学校教育生活的美好意义感和实施学校日常生活的美好教育改造。  相似文献   

4.
"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理念的提出,给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带来了新的思路与活力,但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过程不是按图索骥的过程。教育应保持对生活的超越,对生活起简化、平衡、净化和指导人的生活世界的作用,从而为学生构筑一种新的可能的生活世界。从主体维度上来说,这样的教育生活世界是人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统一的世界,是成人生活与儿童生活统一的世界;从精神维度上来说,这样的教育生活世界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存的世界;从时间维度上来说,这样的教育生活世界是个体当下、过去、未来生活统一的世界。教育还应关注学生的虚拟生活世界,找回丢失的校园生活向度,共建学生的全面生活世界,以实现学生发展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人类离不开游戏,因为游戏绝非只有消极的作用。教育天然与游戏有关,因为从游戏的本质来说,教育像游戏一样远离所谓的"真实生活",然而最终又需要回到真实生活中来,而游戏也像教育一样,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工具,这种"既真又假"的特点十分适合教育活动。学校教育能够帮助一个人实现成长的作用离不开游戏,学校中的各种仪式和活动在本质上与游戏有相通之处,学校中的课堂教学与游戏也有相通之处。所以,学校是一个游戏的世界。  相似文献   

6.
关健明 《语文天地》2012,(23):55-56
对话型教学模式以人本主义的对话理论为指导,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模式,笔者以为可以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尝试。一、在真实的世界里与生活对话对高中生而言,学校、家庭、社会构成了他们的生活世界,这一真实的生活世界就是学生作文素材的来源,是他们作文对话的世界。第一,引导学生细心观察,与学校生活对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思想,而研究其劳动教育思想离不开对其生活教育理论的研究。对杜威教育思想的革新、对中国传统教育的批判、对增进民众福祉的探索构成了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的生成逻辑。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生活教育理论之中,其注重教育与生产生活的联系,重视知识与实践的统一,彰显劳动观念、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价值。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是:中小学在开展劳动教育时,学校和教师要面向真实生活环境,满足实际生活需要,培养学生劳动价值观念;要拓宽劳动实践场域,利用现有社会资源,增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要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彰显实践育人要求,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本领。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先生反对学校以文字教育为圭臬的错误做法,强调学校教育本身便应是一种融通生活的教育,是以生活为本位的教育,而不是"预备生活"。以生活为旨归的教育理念,强调的是一种放飞生命活力的教育,它意味着文字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主旨,学校应该进行的是能对生活产生真实受用的教育,书本不是知识与经验的唯一来源,读教科书更不应成为教育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路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路径是相对于脱离生活实际的概念化、抽象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而言的。它以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中心,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遵循理论性与生活化相统一的原则,并通过关注大学生的生活世界、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引导其确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0.
家庭和学校是小学生成长的主要场所,教育要想取得实效必须从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入手。通过对小学生生活状态和教育状态调查结果的分析,展现并解读他们真实的生活和学习样态,以期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加强对小学生的引导和帮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路径是相对于抽象性、概念化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而言的,它以生活世界为中心,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必须遵循理论性与生活化相统一的原则,体现了结合龙江高校实际、重视龙江人确立现代生活方式的教育理念。龙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路径,应当从提升龙江人的生活质量、引导龙江人确立良好生活方式层面进行学科建设的目标定位,以实现龙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由抽象性向现实性的转换、学科建设理念由抽象的体系建构转向龙江人的生活世界、教育过程由支配型向互动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科技理性傲视下的学校教育,使学生失去了自己的生活世界,在缺失生活世界的教育场域,美难以找到自己的落脚点和归宿。美与生活在本体论上是统一的,实现美与教育生活的真正统一,让美重返学生的生活世界应该遵循整体性、交往性、情景性和生成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黄胜梅 《文教资料》2007,(19):118-119
教育在本质上就是生活的过程。从生活的角度和层面探讨教育的生活属性和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从本体论角度看,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过程;从价值论角度看,教育生活追求幸福而完整;从方法论来说,本文主张通过构建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生活、构建基础性和理想性统一的教育目标、构建着眼于生活世界的课程体系,来实现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科技理性傲视下的学校教育,使学生失去了自己的生活世界,在缺失生活世界的教育场域,美难以找到自己的落脚点和归宿.美与生活在本体论上是统一的,实现美与教育生活的真正统一,让美重返学生的生活世界应该遵循整体性、交往性、情景性和生成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生活教育理论围绕"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原理提出的生活教育的目的、内容、原则、功能与方法,体现了教育与生活、教育与人生、教育与社会诸关系的协调与统一,处处闪耀着和谐教育思想的光辉。一、生活教育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相似文献   

16.
教育源于生活、为了生活并在生活中进行。生活的教育性和教育的生活性之间固有的重叠性和水乳交融的关联性,在一些民族地区的教育生活中得到鲜活的融通和展现。本文基于内蒙古锡林郭勒地区青少年学生参加那达慕大会的经常性和广泛性现象的田野调查,从教育学视角对其内在价值进行分析和阐释,旨在使人们更全面地理解真实生活的教育价值,反思学校教育回归生活的本质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生活世界是以人为中心的世界,教育应该实现与学生生活世界的统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现代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逐渐走上了疏离生活的“专业化”道路,科学世界成为了学生的主导世界。因此,教育向生活的回归成为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18.
对于小学品德课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回归生活是极富力量的抉择,它真实地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以及对教育的理解。然而新课程改革十余年来,回归生活的教育教学实践并没有激发小学品德课教师专业发展的热情。从小学品德课教师的三种职业状态出发,厘清"生活"与"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小学品德课教师获得更多的专业自信。小学品德课教师应认识到,课堂所使用的生活经验应当是经过反思和价值澄清的;强调感性的"生活"并不意味着整体上降低了对教学的专业性要求;教师应设法在生活中增强专业执行力。  相似文献   

19.
李静 《现代语文》2010,(1):84-86
在《培养反思力》这本书里,约翰·杜威说过一句话:“学校生活应该是家庭生活的扩展,是孩子们早已熟悉家庭活动的延续。”这句话无疑强调了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的紧密关系。对学生而言,家庭生活未尝不是学校生活的扩展,未尝不是孩子们早已熟悉学校活动的延续。在这样的延续过程中,教育的参与者就不仅仅是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方面了,家长们的介入成为可能,这个介入的过程也使得家长自然开始对学校的教育活动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20.
“双减”政策实施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运用于课后服务,于学生而言有利于学生关注生活、学习生活技能,于教师而言有助于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与学校而言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展示校本文化。生活教育理论与课后服务的融合要遵循生活性、实践性、主体性、生成性的原则,要将教育理论作为支撑为课后服务提供方向,融合多方资源为课后服务助力,并在实践中对课后服务体系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