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诗经》到陶诗看田园诗的发展与成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陶渊明的田园诗比《诗经》中的田园诗成熟,其表现为:一、由无名氏创作的四言诗到诗人创作的王言诗;二、由叙事性的田园诗到抒情性的田园诗;三、由理想田园生活的笼统概念到优美的学蓝图。  相似文献   

2.
辞赋发展到西汉进入全盛阶段,从东汉后期开始由体物为主转向抒情为主。汉末张衡、赵壹等作家的抒情小赋的出现,标志着辞赋创作由体物大赋到抒情小赋转变这一新纪元的到来。建安之后,辞赋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辞赋创作由宫廷走向更广阔的社会;由对大汉帝国群体意识的模写转向个体生命意识的自由抒发;由对大汉气势、声威的颂扬转向情韵、个性的追求。抒情小赋打破了汉大赋千篇一律、互相因袭模拟的创作模式,而趋向小品化、个性化。既没有大赋那种  相似文献   

3.
从曹禺二十三岁在清华园完成剧作《雷雨》到《北京人》的问世,这个天才剧作家为中国现代文学史贡献了挥毫泼墨的大手笔,他的创作是一个思想逐渐深入的过程.本文选取的正是经典名剧《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具体采用纵向衔接戏剧作品创作和横向与其他作品做比较的方法阐述曹禺创作思想历程并对其进行研究.文章认为经历了雷雨般的郁热苦闷,日出前的彷徨呐喊,原野上的复仇和自我救赎到北京人深刻的思考与回归,在戏剧创作的过程中曹禺思想深度不断打破底线,由最初的关注生命的郁热期到将目光投射到对人性和理性的探讨;视角也在不断下移,经历了由家庭到社会由社会,到人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丁玲与张洁作为现当代文坛的代表性女作家,她们的创作母题即对理想的追求呈现出极大的相似性,而她们创作历程本身却经历了由恨到爱和由爱到恨的看似相反的过程,其中的原因是耐人寻味的。  相似文献   

5.
丁玲与张洁作为现当代文坛的代表性女作家,她们的创作母题即对理想的追求呈现出极大的相似性,而她们创作历程本身却经历了由恨到爱和由爱到恨的看似相反的过程,其中的原因是耐人寻味的。  相似文献   

6.
歌唱表演艺术,有两个创作过程:它的前期创作是词、曲作家合作谱写声乐作品的音乐创作,是“一度创作”。这一创作的艺术产品,只是停留在谱面上的东西;由歌唱演员将声乐作品变成有声、有字、有情、有形的歌唱艺术到舞台上为观众表演,这就是歌唱艺术的“二度创作”。  相似文献   

7.
论气象     
“气象”论涉及了文学作品由创作到欣赏这一动力过程的若干要素,内涵深广——“气象”是作者气质才性的自然流露,由此亦形成作品的高格调,涉及创作主体性问题;“气象”是作者观物取象,情思物化而成的艺术形象,涉及艺术思维问题;‘气象’是由审美主体最终完成的某一艺术境界,又是审美主体对作品创作风貌的辨识标准,涉及鉴赏美学问题。气象论又从多方面提出其对诗歌创作的审美理想——篇法讲建构完整,具有浑成美;情理要含蓄蕴藉,具有沉厚美;意象须博大壮观,具有宏阔美。  相似文献   

8.
康志刚长篇小说《天天都有大太阳》以地处华北平原腹地的柏树庄为艺术场景,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为时代背景,反映了深刻社会变革中农村的生活面貌,塑造了李连春等一批鲜活的农民形象,描绘了如诗如画的北方乡村风景。  相似文献   

9.
自古以来,诗与画之间就有着互相取资的传统。中职美术专业学生"据诗文作画"是一项基本的技能。首先,"据诗文作画"遵循"由文本到画作"创作的基本原则。其次,作画内容基于对诗文的解读;画作品位基于对诗文意境的品读;画作高度基于对诗文人文内涵的体悟。再次,作画不是对诗文的简单复制,而是对诗文进行的再创作。  相似文献   

10.
<正>钢琴即兴伴奏,是在情感的作用下将各种理论知识和钢琴技巧综合,即兴性创作运用的产物,是在没有伴奏谱的情况下,凭借伴奏者对所伴奏的歌曲的理解和感受,将所掌握的钢琴技巧与伴奏织体手法进行筛选综合而成,是由感受到理解再到表现的一个较复杂的创作过程。具有较高的钢琴演奏技巧,这是即兴伴奏的前提;具有良好的音乐感觉和创作激情,这是即兴伴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从1977年至1980年,茅盾留下8篇重要的论文,其内容丰富,涉及面很广,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与茅盾一贯的文艺思想和一生的心路历程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尤其是三大基础理论:第一,深入生活反映事实;第二,继承中外文化遗产;第三,题材多样化人物多样化与典型化。文艺理论与创作的永远课题,值得学习和继承。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是中国20世纪为数不多的文学大师之一,他用小说、散文所营造的“湘西世界”,为他赢得了世界声誉。沈从文1931—1933在青岛两年的文学创作活动,是他文学生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在青岛,他进入文学创作的鼎盛时期,完成了从文学起步阶段向鼎盛时期的转变,创作、构思了他的代表作《边城》和《八骏图》等作品,且对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李之仪是北宋后期苏门文人集团的重要成员之一,其文学创作虽然难免带有苏门印记,但他在文学功用、作品风格、创作方法等方面,却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本文将以李之仪谈论文学创作的诗文为中心,对其文学思想进行详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诗文创作大都与创作主体的思想境界紧密相联。一个人的思想境界与思想特色,往往会在其诗文创作中表现出来。作为处于玄风盛行时期的文学家,嵇康的诗文创作中具有着强烈的玄学个性,在一定层面上显现出了一个时代的文化风貌。  相似文献   

15.
苏童以其独特而具有创造性的写作为中国新时期文学的不同时段注入活力,这也使他的创作具有了当代文学史的意义。论文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为阐释背景,描述了苏童的写作历程,并对其作品进行了美学与主题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卞之琳创作成熟期的作品进行分析,探析其与立体主义绘画之间的关联,从卞氏诗歌中体现出的立体交叉的时空观、独特的相对意识、灵活的视角转换、奇妙的意象叠加和拼贴艺术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解读,得出卞之琳的诗歌创作明显受到立体主义绘画影响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鲁迅的文学作品、文学观念、文学精神直接影响着当代作家。具体表现在其作品直接为当代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养分;培养了当代作家的文学兴趣,牵引他们在创作上进行多方的尝试,丰富着当代文坛的创作格局;影响着当代文坛上重要的文学流派中的一些重要作家和作品;影响着当代众多作家的文学观。  相似文献   

18.
作为明末清初江南地区的隐逸之士,恽寿平身上不仅泛射出当时隐士所普遍具有的隐逸特性,而且具有其鲜明特性:常年居住闹市;艺术创作带有一定的功利性。隐居对恽寿平的文艺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保证了充分的创作时间、提供了极好的创作素材,并保证其创作的“风骨”。但同时,隐居对其文艺创作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消极的思想在作品中时有体现,且作品多少要受世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骆宾王强调文学的情感在创作中的重要性,认为文学创作应该是有感而发,表现在他的骈文创作上,既有昂扬壮大的爱国情怀,也有亲人朋友之间的离别相思,也有许多作品是应景之作,但也能切景抒情,表达个人的情感.他的作品受到六朝以来骈文创作的影响,在艺术上有一种程式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择要介绍了杜甫的人生经历和创作实践,描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与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及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概括归纳了杜甫的主要创作成就和经验,分析了目前各种媒体语言文字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以及写作者在写作态度和表现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联系实际陈述了杜甫的创作实践和写作态度在当今所具有的指导意义,论述了当今时代写作者应该具有的素质和禀赋,对应该如何向杜甫学习以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的问题作出了简要回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