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周翠娥 《湖南教育》2002,(16):53-53
一、教材分析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表内乘法,能够正确、迅速口算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教材包括口算乘法和笔算乘法两部分。教材先安排口算,内容包括:一位数乘整十、整百的数,每位乘积不满十的一位数乘两位数、一位数乘几百几十、整千的数。口算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学生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学习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很容易接受。同时,由于笔算乘法,如12×3,在计算时要算2×3和10×3,这就要用到一位数乘整十数,因此,在教学笔算乘法时要有口算乘法的基础。此外,一位数…  相似文献   

2.
教师出示画面:每盒彩笔 24支, 3盒有多少支 ?让学生说图意,列式计算。   师: (出示画面 )把 3盒变为 13盒共有多少支 ?请大家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学生列算式 )  师: 24× 13的乘数是几位数 ?  生:两位数 (教师板书课题: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  师: 24× 13=?你们会计算吗 ?(有学生举手发 言回答: )  师:刚才计算 3盒得到 72支,现在是 13盒了,怎么才 52支呢 ?  [评:导入阶段通过准备与揭题两个环节为学生学习新课在计算及列式思路上作了铺垫;提问学生“ 24× 13=?你们会计算吗 ?”引起了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讨…  相似文献   

3.
李晓渊 《湖南教育》2000,(18):44-45
一、尝试练习,发现分数乘法法则师:(出示三道分数乘法题并板书成一横行:×=、×=、×=)我们会求两个分数的和与差,那么这三道题该如何做?  生:我们没学过。  师:没学过?不错,分数乘以分数是没学过,但我们就不能把它们转化成学过的知识吗?  生:哦!化成小数后再相乘,就是(生讲师板书):0.6×0.9=0.541.4×1.5=2.10.2×0.15=0.03×=×=×=  师:现在,你们观察一下,所得的积与两乘数有何关系?  (稍等一会儿后,老师又用态势语作了进一步的启发:先用手指指向积的分子,然后又指向两乘数的分子。)生:积的分子是两乘数的分…  相似文献   

4.
为了帮助学生突破"两位数乘多位数"的教学难点,教材安排了一道准备题"12×1=12,12×10=120;12×3=36,12×30=360",着重讲清用整十数(或者说十位上的数)去乘一个数时,乘得的积是多少个"十".教学可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让学生说出每组算式的意义.12×1=12表示1个12是12,12×10表示10个12是120;12×3=表示3个12是36,12×30表示30个12是360.2.引导学生把12×1=12与12×10=120和12  相似文献   

5.
师:同学们,在加、减法中,我们曾经学过一些简便算法,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乘法中的一些简便算法。师:我们先来进行一个比赛,比比谁算得快。这里有两组题目,你愿意选择哪一组呢?为什么?(电脑出示)(1)(2)21×3058×492×10026×29生:我选择第2组。师:为什么?生:因为一个数和整十、整百数相乘算得快。师:你想得很好,老师奖励你一颗“思考博士”章。师:我们知道一个数乘以整十、整百数算得快,那么下面这道题怎样能算得又对又快?(课件出示:35×5×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然后各小组交流。老…  相似文献   

6.
王希 《江西教育》2004,(22):37-38
教学片段一(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口算:14×2.题目一出,学生异口同声:等于28。师:你们都会算了,那28是怎么得到的,能不能同桌互相交流一下。生1:10×2=204×2=820+8=28生2:14+14=28生3:14÷2=77×4=28生4:4×2=810×2=2020+8=28生5:10+10=204+4=820+8=28师: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并说出理由?生6:喜欢第3种,因为它每一步都是表内乘除法。生7:喜欢第2种,因为它只要一步就可以了。生8:喜欢第3种,因为我就是这样从个位算起的。……师:你对哪种方法有意见,说说理由?生9:第2种,假如是乘9的话,那要加9个14,不是很麻烦吗?生10:(抢着说):第5种也是一…  相似文献   

7.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口算教学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一位数乘整十、整百的数和每次乘积不满十的一位数乘两位数,一位数乘几百几十以及整千数的口算;二是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以及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的数的口算。这两块口算内容不仅是学习笔算乘数、除数是一位数的乘、除法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估算、简便算法的重要基础。   一、动手操作学具,理解方法,掌握乘、除法口算的过程   教学乘、除法口算时,要让学生通过操作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学生对计算过程清楚明白,计算的正确…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9~60页例1,“想想做做”第1~5题。课前思考:“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是建立在整十数加整十数、整十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等知识基础之上的。这部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合作交流中理解算理、掌握相应的算法,感悟运算的一致性。本节课的设计,主要通过两大板块的活动,引导学生分别探究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与算法。具体地说,  相似文献   

9.
【案例描述】人教版第五册“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观察算式,独立思考:20×3怎么算? 2.汇报反馈。生1:等于60。 师问:怎么想的?生1:我直接算出来的。师继续问:还有没有别的想法?  相似文献   

10.
陈文杰 《江西教育》2002,(19):30-30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七册“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例6的一个教学片段为:师:以下各小题的空格里可以填哪些数?你的根据是什么?①(80+8)×125=□×125+□×125②(□+□)×37=35×37+65×37③102=□+□④43=□+□生1:①题是利用乘法的分配律把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改写成这两个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②题是把这个规律反过来用,这样计算时会来得简便,而③④题则是用口算(把这个数改写成整十数与某数相加或整百数与某数相加的形式)进行改写的。师(指生1):…  相似文献   

11.
九年义务教育五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六册“商不变的规律”的一个教学片段为:  准备环节:通过基本训练题(略)让学生理解并巩固“扩大”和“缩小”的概念。  新授环节:(注:为便于教学,教者将教材第85页例10从数到形作了完全改变,新授是这样引入的)  师:被除数是48,除数是8,商是多少?  生:商是6。  师:对。但是如果老师将被除数48和除数8分别作些变化,同学们有信心很快把得数算出来吗?  生(跃跃欲试):有。  (师出示下列各式)  (1)(48×3)÷(8×3)=  (2)(48÷2)÷(8÷2)=  (3)(48×5)÷(8×5)=  (4)(48×10)÷(…  相似文献   

12.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八册“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当教师在黑板上出示“10÷20=20÷40=30÷60=100÷200=”的算式并让学生计算后的一个教学片段为:师:这些算式的商是多少?生:它们的商都是0.5。师:谁还能写出商是0.5的其他除法算式?每人写出3道题。生1:4÷8=0.5,40÷80=0.5,400÷800=0.5.生2:2÷4=0.5,20÷40=0.5,200÷400=0.5.生3:……师:那么,商为0.5的算式有多少道?生:无数道。师:写这样的算式有什么窍门吗?生1…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58页例1、“做一做”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准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会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相似文献   

15.
一、激趣导入师 :同学们 ,我们来做个编题游戏 ,好吗 ?(投影出示几个数字 :3、5、8、2、0、0、6、4)师 :这里有8个数字 ,请你任选其中的6个 ,编成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算式 ,看谁编得又多又快。学生编题 ,教师板演。①236×584②826×405③358×264④206×804⑤582×604⑥350×820师 :谁能根据乘数的不同 ,给这几道算式分类 ?生 :①③题为一类 ;②④⑤题为一类 ;⑥题为一类。师 :你能讲一下这样分的理由吗 ?生 :第一类乘数中没有0,第二类乘数中间有0,第三类乘数末尾有0。师 :这几类中 ,哪一…  相似文献   

16.
师:出示尝试题──指导探究。6 ×60 35 ×10 12 ×30 18 ×20 24 ×40 25×16(反馈诊断──展示思维过程)生:迅速口算,并口述口算过程。对“25×16”这道题口算提出质疑(不能口算或提出不同的口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我们常见到这样的数学课,讲课前安排一个“复习铺垫”,此环节的内容与新授内容紧密联系。通过“铺垫”,帮助学生顺利地实现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教师称其为“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这种铺垫好吗?我们先看一个教学实例。例:教学“两位数乘法”。复习铺垫:1.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2.思维导向,渗透算理:24×6=()24×10=()24×16=()随后揭示课题——两位数乘法,并提出问题:怎样把上面的两位数乘法的计算过程转化为竖式计算?同样地,本节课也因铺垫“到位”,学生很快地得出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从实例的表面上看,似乎在启…  相似文献   

18.
案例:教师出示0×8、100×0、0×0三道算式,让学生根据这些乘法算式,说出每题相对应的两道除法算式。然后把学生的回答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师:写出了这么多的算式,怎样分类呢?生:分两类,0÷8和0÷100是一类,其余的是一类。板书:0×8=00÷8=00÷0=8100×0=00÷100=00÷0=1000×0=00÷0=01.师:让我们先来研究研究0÷8和0÷100这两题。谁知道0÷8、0÷100为什么都等于0吗?(生马上举起了小手)生:因为0和8、0和100相乘都等于0,所以0除以它们都等于0。师:噢,你是通过想乘法得到答案的,你真善于思考!大家还能像他这样举出其他的例子吗?生:因…  相似文献   

19.
教材内容:苏教国标本数学第四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两位数乘一位数”。包括口算、笔算、估算和解决实际问题四方面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在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并有一定口算能力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通过现实情境呈现个位上乘积满10需要向十位进位的算式,  相似文献   

20.
数学第二册     
一、教学要求: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熟练地数,读和写100以内的数;初步理解加、减、乘、除的意义,知道加、减和乘、除中各部分的名称;能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或整十数,能熟练地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