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农业是国民经济之基础,农村经济不发展,农民小康难以实现,中国小康社会目标难以实现,而目前摆脱农业困境,实现农业小康的关键就是依靠科技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2.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及其它国家经验的总结,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生产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变动前景对对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发达的中国封建社会单户经营的小农经济和近现代仍以散户经营为主体的落后的农业经济模式,与落后的中世纪欧洲庄园式农业经济和发达的现代欧洲规模经营、产业化农业经济模式的比较,借鉴欧洲现代农业成功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实现农业经济规模经营和走向专业化、产业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效应分析石爱虎,霍学喜,王征兵世界农业发展的经验表明,现代农业的发展越来越以农业基础设施作为物质基础。没有作为农业资本形成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活动,就没有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农业发展中的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以...  相似文献   

5.
西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及管理学科目前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理论与政策、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农村经济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等3个学科的研究处于学科发展的前沿。其中干旱半干旱地区资源综台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居国际领先地位。对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该学科点共培养博士14名,硕士149名,研究生班毕业46人。博士生、硕士生在读期间共发表学术论文360篇,博士生出版专著3部。冯海发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农业总要素生产率研究》,专家认为填补了农业总要素生产率在我国农业经济理论研究方面的空白。  相似文献   

6.
周亮 《科学与管理》1994,14(2):32-33
<正> 我省农业科技体制的改革在过去一年里巳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与农业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应进一步加大力度,促使农业科技长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当务之急是,抓好农业科技长入经济的内外环境建设,为农业科技长入经济开辟良好生长空间。  相似文献   

7.
一、创意经济时代悄然临近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在经历了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服务经济时代之后,一个新的时代正悄然临近,即创意经济时代。1980年以来,虽然服务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创意经济增长速度很快,有着超越服务经济的趋势。以美国为例,1900年,创意工作人员仅占全美国劳动力的10%,1980年为20%。而进入21世纪以来,创意经济从业人员已占全美国劳动力的30%。当前,创意部门创造的财富占全美国的47%,而工业只占23%,服务业占30%。  相似文献   

8.
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蕾  辛宇 《科技与管理》2006,8(5):137-140
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对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对农业经济发展作用的理论分析,构建农业科技人力资源与农业经济增长的一般性模型;分析中国农业科技人力资源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旨在引起政府管理部门对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视,加大对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力度,把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的开发作为加快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刘遵义 《预测》1994,13(3):6-10
21世纪的中国经济LawrenceJ.Lan(刘遵义)(美国斯坦福大学)1引言自1979年经济改革以来,中国是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实际GDP的年平均增长率几近9%。1992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达13.2%,1993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的年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0.
生物经济与中国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比较研究与实证分析,对农业的概念进行了新的拓展,揭示出生物经济时代农业新的功能与使命,研究提出了农业易相发展理论和基于生物经济时代的新型农业体系,旨在为从根本上缓解当前中国“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一个具有理论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的概念框架。  相似文献   

11.
廖俊国 《资源科学》1995,17(6):68-72
西藏是我国的高寒农业区,也是世界农业地理上一个十分独特的区域。本文分析了西藏农业生产条件,并从西藏农业生产特点出发,通过西藏农业生产的经济管理的可行性分析,以探讨农业生产持续发展中经济管理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一直倡导低碳经济的理念,低碳经济时代已经逐渐来临,而低碳经济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低碳的农业建设发展理念,可以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从而促进农业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因此,本文以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为重点,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生态环境退化,经济落后,农民收入减缓,区域差距拉大等诸多制约因素,为此,应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一历史机遇,通过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小城镇等措施,加快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成就显著,但依然具有比较严重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而且呈日趋强化的趋势,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改革和弱化二元经济结构,必须从积极推进城镇化战略、加大对农业的保护力度、推进农村产业链的发展、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实现农业人口向城市自由迁移定居等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论市场经济中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高新才1979年以来,中国农村经济正经历着由产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和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换的过程。在这一转换过程中,一方面,农户家庭的职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农民除了从事农业生产性活动外,还要从事农业生产资料购销、农产...  相似文献   

16.
钟婧 《华夏星火》2021,(3):54-58
2020年,我国高度重视农业健康稳定发展,科学应对疫情和各种自然灾害,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深入实施,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农业经济经受住了疫情冲击并快速恢复增长,农经预警指数也回升至"绿灯区",农业经济总体上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农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入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既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财政支农、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中国30个省市2000—2016年面板数据分析财政支农、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变量之间存在较高的空间依赖性,应采用时间和空间固定效应下的空间杜宾模型;(2)农业技术创新和财政支农正向作用于本地区的农业经济增长,但对周边地区农业经济增长有抑制作用,其中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整体效应较小;(3)控制变量化肥施用量、机械总动力、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等都不同程度的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增长,但对周边地区影响不同;(4)分区域的结果显示,财政支农和农业技术创新对优化发展区农业经济增长模式影响效应最大,适度发展区次之,保护发展区更多依赖于化肥等传统生产要素投入,农业技术创新、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倪建彬 《软科学》2001,15(1):33-36
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既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需求,也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必然结果,更是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信息体系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完善的结构调整机制是关键,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调整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
孟凡磊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5):F0003-F0003
现以低碳农业经济为例,重点讨论如何发展和推广农业经济  相似文献   

20.
何有学 《华夏星火》2003,(12):24-26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做好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加快广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正确地评价广西农业农村经济的形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