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4 毫秒
1.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部越来越重视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倡导学校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开展小学生心理教育和素质教育,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文章对德育视域下小学生的"三礼教育"进行研究,先阐述了"三礼教育"的含义,再提出"三礼教育"对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最后提出德育视域下"三礼教育"在小学生教育中的应用:重视"三礼教育",指导教育实践;营造育人氛围,以"三礼教育"助力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2.
《天津教育》2013,(9):3-4,69,70
三礼教育促养成,学会做人,践行快乐人生天津市和平区新星小学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实施"三礼教育促养成,学会做人,践行快乐人生"的育人策略,并使之逐渐成为学校的育人特色。为了帮助学生做有修养的文明人,有责任的社会人,有能力的现代人,学校通过"三礼"教育,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和文明行为。具体做法是:通过编写《"三礼"规范要求》《三礼童谣》等,让学生将规范要求牢记心间;通过开设校本课程《文明知与行》,组织全体学生进行学习,达到知与行的统一;通过"三会"(校会、班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英语学习成人化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其中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时下正日益流行的小学生学习《新概念英语》了(以下简称《新概念》)。在北京,很多少儿英语培训机构都在为小学生开设《新概念》课程,并打出"小学三、四年级可学《新概念》第一册,小学五、六年级可学《新概念》第二册"的口号。家长对《新概念》的崇拜程度令人难以想象,在孩子小升初的简历中,是否学《新概念》成了代表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英语学习成人化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其中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时下正日益流行的小学生学习《新概念英语》了(以下简称《新概念》).在北京,很多少儿英语培训机构都在为小学生开设《新概念》课程,并打出"小学三、四年级可学《新概念》第一册,小学五、六年级可学《新概念》第二册"的口号. 家长对《新概念》的崇拜程度令人难以想象,在孩子小升初的简历中,是否学《新概念》成了代表孩子英语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201 1年4月我也开始"引火烧身",为即将五年级的林克选择了《新概念》第二册,原因和所有家长一样,出于对权威教材的崇拜和紧跟"时代潮流".然而,在家教林克《新概念>的过程中,我对小学生学习《新概念》有了新的看法,感觉小学生学习《新概念》,至少存在下面两点先天不足.  相似文献   

5.
《少年月刊》2013,(8):7
西安首届"壬辰清明关中书院祭孔大典"在关中书院举行,图上是小学生穿着汉服正在朗读《论语十则》,祭祀先师。在深圳博物馆,18位小学生献上5场古代的开学典礼——"开笔礼"。同学互相帮助整理衣冠,敲响大鼓,跟随老师写"人"字……  相似文献   

6.
学习拖延是影响小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的方法编制了《小学生学习拖延现状问卷》和《小学生学习拖延原因问卷》,并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采用自编的两份问卷对南通市1369名小学生进行施测,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小学生学习拖延的现状,分析是否存在年级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探讨小学生学习拖延的最主要原因.结果表明,自编的小学生学习拖延现状问卷和原因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小学生存在学习拖延现象,属于轻度拖延;小学生的学习拖延存在年级、性别和班干部非班干部等方面的差异;小学生的学习拖延最主要原因是对学习有"厌恶感"、"低自我效能感"、"缺乏兴趣"、"任务难度大"和"学习动机低".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是"礼仪之邦",礼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今天,小学生礼仪是小学生内在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是小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必须恪守的行为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公民道德建设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对小学生进行传统礼仪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周人祭祖礼离不开宴饮活动,故以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内容的宴饮诗,有一类是关于祭祀的,即祭祀宴饮诗,它生动再现了周人祭祖礼的仪节。本文参照"三礼"等典籍,探究宴饮诗中的祭祖礼仪节,这些仪节对《仪礼》《少牢馈食礼》《有司》《特牲馈食礼》作了很好的说明和补充,揭示出宴饮诗的礼乐性质及其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9.
《登徒子好色赋》是宋玉早期的作品。此赋采用符号化隐喻和象征的策略,把对礼的宣扬和文学审美结合起来,表达了他对"欲"与"礼"关系的认识。赋中,东邻之女代表着人的自然原欲,是色欲的符号;"墙"则是礼的符号、礼的隐喻,代表着"礼"对人行为的规范与限制;而登徒子、宋玉、章华大夫三人,则构成了礼秩序中的欲与礼冲突的三个层面,分别代表了世俗社会对礼的三种观念。  相似文献   

10.
"敬"是礼的根本精神,这是千百年来制礼与行礼者的共同认识。《礼记》开篇即说:"毋不敬",乃至后人在追溯礼学精神时,认为:"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可以一言以蔽之曰:‘毋不敬’"[1]关于"敬"与"礼",徐复观先生在《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中举出如《左传.僖公十一年》:"礼,国之干也。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等有关"敬"与"礼"的关系的三条材料。徐先生在答复日本加藤常贤博士的信中指出:"礼之中,必含有敬之精神状态。然敬字之本身,已有演变。  相似文献   

11.
探究学习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小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探究材料这一重要载体。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整理教材内容、基于学生认知以及生活实际,突显探究材料的"针对性""适宜性"和"真实性",从而让小学生的探究学习更高效。  相似文献   

12.
《圆柱的表面积》是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信息窗2的内容。作为学生学习指导教师,我在组织学生学习本节课时,预先根据学生的数学实际学习水平和学习兴趣、结合小学数学教材教学内容力求为学生设计一堂兼具趣味与高质量的《圆柱的表面积》教学活动,旨在引导小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收获数学学习愉悦感并锻炼其数学学习能力。下文将针对《圆柱的表面积》该堂教学实践活动,浅谈本人对"数学教学设计理念""数学教学指导过程"以及"课堂教学反思"这三部分的心得体验及其教学感悟。  相似文献   

13.
蒋芳  王靖 《中国德育》2014,(18):58-59
正教育活动是培养孩子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为直接和有效的途径。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沙坪坝第一实验小学从教育活动目标确定、活动设计以及评价等方面,构建以"礼、孝、信"三个主题教育活动体系,同时以创建特色班级和开展文明素养教育为重点,探索形成了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三小序列"活动,培养学生自信的人际交往能力。"礼、孝、信"三个主题教育"礼"教育活动策略。低年级入学一周适应性教育。低年级新生入学报到后,为了加强  相似文献   

14.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的特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三礼”,是指《仪礼》、《礼记》和《周礼》这三部非常重要的儒家经典。“三礼”是我国古代礼文化的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15.
正汉语拼音是小学生识字、阅读的基础,是规范小学生普通话的有力保障。《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以下简称《标准》)对"第一学段"小学生的汉语拼音学习提出了明确要求:"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拼音,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然  相似文献   

16.
"希望杯"全国小学生征文大赛,由江苏教育出版社《新语文学习》杂志社(原《小学生语文学习》编辑部)主创并举办,自1999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三届,今年暑假将推出第四届赛事。刊社组织征文活动的初衷,不仅在于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更希望当代小学生通过思考与写作,去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类的发展,把握时代脉搏,加  相似文献   

17.
《荀子》三十二篇中,"伪"字共四十二见,其涵义有三:一是读为"为",义为"行为"的,有两见。二是义为"诈伪"的,共五见。三是具有理性之"人为"义的,有三十五例。其中《性恶》篇最多,占了二十七例;其余《正论》篇有一例、《礼论》篇有五例、《正名》篇有两例。这种具有理性之"人为"义的"伪",先秦秦汉文献"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为《荀子》书所特有,是荀子作品的区别性特质之一。以此来看,如果《性恶》篇不是荀子的作品,否定荀子"伪"有理性"人为"义,那就得将《正论》《礼论》《正名》篇也排除出去。只要我们承认《正论》《礼论》《正名》篇为荀子所作,也得承认《性恶》篇属于荀子的作品。由此可见,那些以"莫须有"证据,否定《性恶》篇为荀子所作的说法是完全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8.
《源氏物语》是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代表作,是日本平安时代物语文学的典范。空蝉是《源氏物语》中《帚木》中出场的贵族妇女,也是一个拒绝了光源氏表白求爱的特别的形象。本文试从情节推进方式、"情"与"礼"的关系、"情"与"义"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试图探寻《源氏物语》中空蝉-源氏情爱关系的推进方式及情与礼、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论语》中有三个十分重要的概念,首先是"仁","仁"是《论语》一书的核心思想,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一生都在实践着"仁",并且提出了实现"仁"的两种方式,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其次是"礼","礼"是《论语》一书中仅次于"仁"的重要概念,"礼"是"仁"的表现形式,而"仁"是"礼"的思想内容。再次是"中庸",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就是说,"中庸"是一种"至德",一般人是无法企及的;而"子见南子"正是"中庸之德"的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20.
朱熹《家礼》在中国礼制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相比于《家礼》在宋代和明代的清晰轨迹,元代的《家礼》传播和影响并不为学者重视。但细究起来,如果没有经过元代特殊社会环境的发酵,《家礼》无法由私家之礼演变为国家之礼。本文试图在元代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考察《家礼》的传播和汉人士庶的服膺情况,勾勒宋明之间《家礼》流传和发展的过程,分析《家礼》逐渐成为"国礼"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