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联理论的翻译观把翻译看作一个涉及大脑机制的推理过程,认为翻译属言语交际行为。而在口译这种特殊的言语交际形式中,译者需要对源语与译入语做出选择、加工和转换。文章从口译的理论研究和特点出发,结合功能翻译理论中的关联原则及翻译观,举例探讨如何在口译过程中实现关联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方法。电影字幕翻译的目的是在时空限制下,最大限度地传递源语的信息,同时实现源语与译入语之间的文化转换。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入手,对字幕翻译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字幕翻译的原则及策略。  相似文献   

3.
广告以其与日俱增的数量、反复出现的频率及其特殊的语言时刻影响着人们,商务广告的英汉翻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目的论以译入语读者为目标实现广告语言交际功能,预先指导译者行为,以各种翻译策略产生原广告文本在译入语中的变体。  相似文献   

4.
关联理论翻译观认为,翻译是译者在源语认知语境和译语认知语境之间寻求最佳关联性的过程.对外宣传应该注重传播效果,与译入语读者的认知语境产生最大关联,以达到信息传递的目的.本文认为,关联理论对汉语报刊新闻的英译具有极强的解释力,并以最佳关联性为指导对国内几家知名报刊中的汉语新闻标题英译的翻译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具象-抽象-具象:翻译的一个心理路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翻译是一种心理活动,也是一种认知转换过程.首先,译者识别语码,解开语码中所包含的信息.在这一过程中,译者面对的是一个个具体的语码,得到的是语码所表达的具体的形象信息和语言信息.然而,翻译是将这些形象信息和语言信息传达到另外一种语言去.由于原语和译入语属于两个不同的文化和认知系统,很多情况下都无法直接将原语中的形象信息和语言信息直接传达到译入语中.这时,就必须要有一个转换过程,就是要将原语的形象信息和语言信息抽象,使其概念化(conceptualized),再从译入语中寻找能够表达该概念的形象语言信息.这就是一个抽象和具体化(具象化)的过程.翻译不是翻译个别词语,而是在对整个语句或句群意义的抽象基础之上的重新表达.这个抽象的过程就是打破原语结构桎梏的一个过程,到了这一步,译者才有可能在译入语中施展自己的手脚,才有自由创造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广告文本的首要功能是诱导消费者采取购买行为,而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目的和译文预期功能的实现,二者都以文本功能为主要价值导向,在这一点上不谋而合。文章通过分析研究功能派译论和广告翻译的特点,指出以目的语文化和功能为导向的再创造翻译策略最适于指导广告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7.
杨磊 《考试周刊》2009,(8):115-116
本文认为英语广告的汉译实质是语际间对广告原文的明示推理阐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负责两个推理过程:首先在原文语境中对广告主的交际意图进行推理并做出正确的理解:其次是通过对目的语读者的认知环境进行推理,而后将广告原文转化为目的语文本。最后.本文提出了基于关联理论的翻译模式。如可以灵活地选择创新性删译、创新性扩译和创新性改译等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民众外语水平的提高,广告中的语码转换现象呈现出越来越频繁的趋势。本文收集了包含语码转换的广告文本,从语用学和跨文化交际角度分析其中的语码转换现象,运用合作原则和语境理论探讨语码转换在广告受众中产生的效果和达到的交际意图。分析结果证实,语码转换是一种有效的广告策略。  相似文献   

9.
公示语的翻译研究由于起步较晚,所著论述不多,缺乏系统性、规范性。而威密尔等人提出的目的性翻译理论对系统而规范地研究公示语翻译很有指导意义。由于译入语和目的语的文化差异,以及目的语读者的不同,为实现目的语中公示语的功能特征,译者首先要确定的不是如何译的问题,而是可译不可译的问题。同时应该借用目的语的习惯表达方式和符合目标语读者思维习惯的翻译策略,才能实现公示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张文星 《培训与研究》2009,26(11):128-129
翻译活动不仅仅是语码之间的简单转换,而且必须充分考虑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不可译性是翻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语言的不可译性和文化的不可译性。本文结合实例探讨文化不可译性的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11.
翻译活动不仅仅是语码之间的简单转换,而且必须充分考虑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不可译性是翻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语言的不可译性和文化的不可译性。本文结合实例探讨文化不可译性的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学光辉灿烂,但在世界上的影响很有限,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翻译问题,译本能不能被译语读者接受直接关系着原作的影响力.通过从关联理论的视角对《狼图腾》的英译本进行了评析,指出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把握住译入语读者的阅读期待,采用必要的翻译策略建立最佳关联,让读者顺利地领会原作意图,最终使原作在译入语环境中得以生存继而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目的论在广告标语翻译中的适用性。根据该理论,广告标语的翻译当以目的语文化为方向,实现刺激消费为目的,源语篇不再是翻译决策的首要根本依据和评判标准。佐以中英文广告实例介绍了在目的论指导下的广告标语翻译中较常见的四种翻译策略,即套译、直译、意译以及直意译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语码转换是指在同一语篇中使用两种甚至更多的语言或语言变体的现象,语码转换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种中文语篇,尤其是广告语篇中。作为广告策略之一,语码转换能够满足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激发消费者对产品的强烈购买欲,实现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5.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著名喜剧之一,该文选取了朱生蒙与梁实秋的两个译本,检验关联翻译理论的解释力和可操作性,特别是对于翻译策略的选择.通过对这两个译本的对比分析,我们能够得出结论:凡是符合关联翻译理论,能够使译入语读者付出最少认知努力,并获得与源语读者最相似语境效果的翻译是最佳翻译.  相似文献   

16.
关联理论和翻译有很好的兼容性,前者能够从本体论意义上解释后者这一复杂的语码转换现象,在语码转换过程中,关联性起着关键的作用,决定着译文信息和形式等相关因素的取舍。当资源条件许可时,译文应尽力向原文趋同。鉴于翻译行为动态的认知关联特征,关联理论对翻译现象有着迄今为止最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7.
廖冬芳 《考试周刊》2011,(74):28-30
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语境和意图的概念出发,结合翻译实践,探讨中餐菜名的英译方法。中餐菜名的翻译要以译入语读者的认知环境为基础.译名必须在译入语中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中餐菜名的翻译还要以实现菜名所传递的意图为准绳.译名要适度而真实地反映出菜的实质内容。  相似文献   

18.
关联理论是一种以认知为基础的交际理论。交际行为实际上是一种明示-推理、创建最佳关联的过程。关联翻译观认为翻译不仅是一种静态的语码转换,同时也是一种动态的认知推理过程。在翻译的时候,译者应该认清译语读者的认知语境,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使译文具有最佳关联性。这种交际的翻译观和传统的忠实翻译观并不矛盾,两者结合才能实现翻译效度和信度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汉英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从语用翻译理论中的语用等效的角度指出译者可采取套用习惯译法、语体转换和不译等翻译策略,以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源语和目的语的语用语言等效以及社交语用等效,体现公示语的指示、提示、限制和强制的功能,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当代社会中,无论是电视广告,还是纸媒体当中的广告,都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了译入语读者能领会原语广告的意图,需要正确的翻译理论的指导。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Albert Nida)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解决了广告文本翻译中的一些问题。本论文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就广告翻译进行研究,主要从英文广告文本的特点分析入手,从功能对等理论对广告文本翻译的指导意义方面出发,分析其特点以及广告文本汉译的主要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