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毫不动摇地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最近强调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信仰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任何时候都丝毫不能动摇的。”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丝毫不动摇,这同样是我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的指导原则。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我们应该区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体系和它的基本原理。以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存在某些缺点和不足为理由,否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不能成立的。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相似文献   

2.
自从斯大林发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以来,几乎所有的哲学教科书和哲学词典,都把历史唯物主义解释为;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推广运用。去年经过修改重版的艾思奇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仍然沿用这种提法。我们在多年的哲学教学中,碰到不少学生提出质疑;如果象书中所说,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辩证唯物主义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而创立的,那么第一,先有辩证唯物主义,然后才有历史唯物主义;第二,辩证唯物主义只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不是马克思主义完整的世界观。这该是合乎逻辑的结论。然而这两点结论并不是正确的。因为它们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历史事实,也不符合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有关论述的原意。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反杜林论》:《第一编、十三辩证法。否定的否定》列宁:《卡尔·马克思》(辩证法一节) 列宁:《辩证法的要素》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第(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在近年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讨论中,不少同志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同时形成的。例如,新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稿》这样写道。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二者“是相互交错,同时产生的。”上海《社会科学》八一年第五期一文中明确写道: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是同一过程.还有的同志虽然承认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形成有先有后,但却主张。历史唯物主义形成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辩证唯物主义形成的标志是《资本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辩证法》。恩格斯:《反杜林论》:《第一编、十二辩证法。量和质》列宁:《卡尔·马克思》(辩证法一节)列宁:《谈谈辩证法》、《辩证法的要素》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第 (一)部分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序言》  相似文献   

6.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①的历史唯??主义理论<简称历史唯物论>的体系结构要不要改革以及怎样改革?这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学术理论问题. 首先,要辩明的是旧体系有何弊端.现在我国通行的多种版本的哲学原理教材是因袭斯大林1938年为《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明教程》撰写的第四章第三节《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②来安排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体系结构的.它的特征是把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个独立部分和辩证唯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问题和有关的理论问题引起了我国哲学界的广泛注意,这是三中全会以来出现的新气象。为了有助于研究工作的开展,现将最近接触到的国内外的有关资料,综述如下:我国学者对传统体系的批评和对新体系的设想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传统体系(即根据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由苏联学者如康斯坦丁诺夫等具体形  相似文献   

8.
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中,对地理环境的作用作了这样的结论:“地理环境不可能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的原因,决定的原因”。这个结论未免有些简单化和绝对化了。长期以来它曾被人们奉为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写进哲学原理教材,并且作了简单化的解释。 关于斯大林地理环境理论的缺陷,笔者已在《评斯大林的地理环境理论》(见《云南社会科学》1988年第6期)一文中论及,这里仅就怎样正确理解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命题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9.
本文想就以下三个问题谈谈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再认识,以就教于读者和同行。(一)对斯大林有关论述的评价在我国出版的许多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里,一般说来都把斯大林关于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作用的论述尊为马克思主义地理环境学说的经典依据。斯大林对地理环境作用的论述,集中地体现在他那本《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小册子中。尽管那段文字比较的长,但由于涉及到对它的评价,在这里也还有全文引述的必要。斯大林写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僵化思想阻碍改革与开放,而崇尚独断的教条又是思想僵化的根源。 长期以来,社会主义的东方是依据斯大林1938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框架来观察和改造世界的。20多年前的中国则凭“两论”去批判“相对论”和“量子论”,企图创造出一个统治世界哲学的新格局。1956年以后共产主义世界在克服斯大林的教条主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1978年以来,中国思想界的僵化框架受到了很大冲击。  相似文献   

11.
苏共的蜕化变质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李慎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苏共的蜕化变质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一文中认为,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斯大林模式”即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而在于从赫鲁晓夫集团到戈尔巴乔夫集团逐渐脱离、背离乃至最终背叛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所致.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总纲中写道:“党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的世界观,用列宁的话来说,这是“由一整块钢铁铸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割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把历史唯物主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剔除出去,这是肢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企图.考茨基割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结果,是把马克思的历史观同康德哲学调和起来。现代修正主义者拒绝用历史唯物主义来分析社会历史现象和观察人类命运,因而在世界观上陷入主观唯心主义、庸  相似文献   

13.
如何讲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四版)第一章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陈志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四版(以下称“第四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基础理论,它着重揭示了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自我运动以及物质...  相似文献   

14.
47,国内外:44,历史唯物主义:38,商榷意见:33,辩证唯物主义:1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9500,必要性:2991,性问题:752,商榷意见:367,马克思主义:209,国内外:180,马克思:66,马克思主义哲学:63,斯大林:54,恩格斯:47,列宁:40,哲学:36,旧唯物主义:33,根本原理:33,辩证唯物主义:27,小册子:26,“马克思主义”:20,历史唯物主义:20,佛教哲学:20,唯物主义:19① 参见拙作:《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理路之检视》,《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② 国外的研究如弗朗西斯·素的《毛泽东的辩证法理论》(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版),梁再赫的《中…  相似文献   

15.
地理环境就是社会的自然环境条件)。斯大林同志在其经典著作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中说:“地理环境当然是社会发展底经常必要的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6.
作者在精读了衣俊卿教授的《人道主义批判理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述评》后,从如下方面讨论了斯大林主义与东欧人道主义化的新马克思主义的关系:(1)“斯大林化”时代“斯大林主义”的“要害”和“恶果”;(2)斯大林的“国家社会主义”的“全面异化”与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对之的“人道主义批判”;(3)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哲学观:马克思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人道主义哲学”,绝非“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4)“回到青年马克思”,为实现“国际人道主义”和“自由人联合体”社会而奋斗。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我国高等院校使用的绝大多数哲学教科书中,关于地理环境的作用,都是以斯大林1938年9月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文中的一则观点为立论根据并展开论述的,而且几乎毫无例外地引用斯大林的那段文字的全文——“欧洲在三千年内已经更换过三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原始公社制度、奴隶占有制度、封建制度;而在欧洲东部,即在苏联,甚至更换了四种社会制度。可是,在同一时期内,欧洲的地理条件  相似文献   

18.
如何讲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四版)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杨耕[编者按]高等学校文科教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1982年出版以来,曾几经修订,以其鲜明的特点,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最近,教材的编修...  相似文献   

19.
作者在精读了衣俊卿教授的《人道主义批判理论一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述评》后,从如下方面讨论了斯大林主义与东欧人道主义化的新马克思主义的关系:(1)“斯大林化”时代“斯大林主义”的“要害”和“恶果”;(2)斯大林的“国家社会主义”的“全面异化”与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对之的“人道主义批判”;(3)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哲学观:马克思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人道主义哲学”,绝非“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4)“回到青年马克思”,为实现“国际人道主义”和“自由人联合体”社会而奋斗。  相似文献   

20.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四版的基本思路和说明李淮春,杨耕§1.高校文科哲学教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自1982年出版以来,几经修订,以观点明确、重点突出、论述简洁等鲜明特点,深受教师、学生和各方面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