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2014,(5)
正关于哈佛大学的校训在中国互联网上盛传已久。近日,哈佛大学图书馆官方网站惊现留言:有人问,在哪里可以看到传说中的哈佛大学校训?对此,哈佛大学校方在其官网上表示,这些校训都是假的,在哈佛墙上看不到所谓的校训,并称那些所谓校训都是编造的。(环球时报)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12月31日多家媒体报道,网络上一直流传着美国哈佛大学校训,洋洋洒洒20条激励了不少的学生,然而近日哈佛大学校方在图书馆官方网站上表示,网上所谓的哈佛大学校训都是假的。哈佛大学任何墙壁上都没有什么校训。就算是这些网传的哈佛校训是假的,比如"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学习时的苦痛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幸福或许不排名次,但成功必排名次",还有"我荒  相似文献   

3.
盛传已久的哈佛大学校训.最终被证伪。但是.这并不妨碍大家对哈佛大学的膜拜。假的就是假的.永远成不了真实,不过.无论是哈佛假校训恶搞了我们.还是我们恶搞了哈佛校训.我们都不必耿耿于怀,也不用深究哈佛真校训是什么,权当一次娱乐事件。哈哈一笑。  相似文献   

4.
《四川教育》2014,(2):5-5
自2007年以来,一则贴子在国内互联网上广为流传,中英文皆有、标题大致为“哈佛的凌晨4点半”“哈佛大学图书馆墙上的校训”“看了哈佛,你就会知道中国高校的差距在哪里”等等,不一而足。近日,哈佛大学校方在其官网上表示,这些校训都是假的,让一众国人如梦初醒。  相似文献   

5.
吴昊 《新读写》2011,(9):37-37
纵观中外名校,校训或许是我们了解它们的第一手资料。古今中外,一条条凝练有力的校训以磅礴的气势和深邃的哲理涤荡着一代又一代学子的灵魂。哈佛大学校训“与柏拉图为友,  相似文献   

6.
其实,这根本不用哈佛大学来回应。就可以判断,所谓网传的哈佛校训.只是编造出来的“成功学”励志格言。这些网传的“哈佛校训”.其实就是对学生进行“成功学”灌输,只不过是把一些成功、励志的话语,借哈佛校训之名加以传播。  相似文献   

7.
校训与近代中国大学精神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的校训可谓源远流长,而最能展现大学精神的是学校不同时期确立的校训和校风。“校训”是学校办学思想、化精神、建校传统、办学特色、道德要求等丰富内容的集中体现。我国近代名大学的校风,常体现于其别具特色的校训之中。研究历史上名大学的校训,可以重拾大学的传统与精神。  相似文献   

8.
大学校训是大学办学理念的凝练和大学精神的象征,各国都十分重视大学校训的拟定和校训精神的培育。美国大学校训虽然没有明显的"道德主义"话语,但却很注重大学校训德育功能的发挥。美国大学校训特征、发挥德育功能的途径,对我国大学校训的德育功能发挥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文化传统、人才培养要求的集中体现,许多大学都注重总结提炼富有个性、具有鲜明教育理念的校训,以充分发挥校训在立校兴学方面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比分析部分有代表性的中外大学之校训在来源与内容、表征形式与功能发挥等方面的异同,以求更全面地理解大学校训与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10.
鲜语录     
"南昌理工的校训是科学、务实、厚德、创新,读起来朗朗上口;而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让人有一种同性恋的感觉。"——南昌理工学院某社团报一篇名为《我为什么选择南昌理工而没有选择哈佛大学》的文章中这样说道。  相似文献   

11.
大学之大,在其精神之挺拔。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立校之本和奉行的精神原则,那就是他们的校训。可以说,每所大学的校训都是这所大学当初提出的一个目标,并经过多年的积淀而成为该校的精神象征。所以,有人说,看大学的精神,就先看校训。此话理由充分。同样,我们要了解一所大学,也可先从其校训中去体会她的风韵。  相似文献   

12.
“让真理与你为友,”这是哈佛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是清华大学的校训;“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这是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小学的校训。这些含英咀华、绽蕊吐香积淀在师生血液里的校训,世代传承,历久弥新,犹如一张张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在观阅者的心中留下  相似文献   

13.
试探中国近代大学校训的起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彩霞 《高教探索》2006,(2):32-35,39
现代意义上的校训是伴随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而出现的。“校训”名称来源于日本。中国古代有校训的原型,没有校训的明确名称。直到近代,教会大学出现了英文校训(motto),随后中文“校训”从日本侍入,才使得校训概念和内容达到了名实统一。“校训”名称的引进,表面上是新概念的出现,实质上是新教育观念的诞生,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换的影射,是西方新式学校体制被我国接纳、采用、完善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本文介绍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校训形成的历史及其内涵,以及校训在哈工大形成优良的办学传统、鲜明的办学特色、新时期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大学校训是一所大学所持精神高度抽象的价值追求和品格特征;作为大学理念的符号表征,大学校训是一所大学合力的支柱与凝聚点;作为大学价值的功能导向,大学校训是一所大学对历史的继承与对未来的执守。通过对古今中外具有代表性的大学校训进行考察,力图勾画大学校训所蕴涵的教育理念和共同特征,从而为当代大学校训的形塑和大学精神的彰显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大学校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意识形态、历史渊源和实现过程上有着契合性。大学校训有可以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在此基础上结合新形势重新阐发校训精神,开展校训教育活动,践行校训育人举措,可以进一步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大学校训的导向功能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训是学校为了发挥社会功能和完成价值使命而制定的行动指南。在实践上,它主要起导向和激励功能。校训的导向功能主要包括理想信念导向功能、培养目标导向功能和行为准则导向功能。各高校在践行校训的过程中,要领悟校训内涵的精髓,充分发挥校训应有的导向功能,使大学校训真正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师生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8.
大学校训是大学精神的凝练, 是历史文化的积淀, 在大学形象识别中, 属于理念识别,校训英译则是文化间的理念传输.由相同或同源校训译文的差异发现,在校训翻译实践中存在着不同维度的同一问题:从原语到目的语语际间,译者在目的语语间,目的语受众在大学形象识别及民族文化上的同一.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对我国高校的校训翻译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大学校训反映的是大学精神与大学风貌,大学校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傅蕾 《天津电大学报》2013,(4):28-31,55
校训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学风校风的集中体现,是立校兴学的有效途径,许多大学也都因此制定了个性鲜明的校训。远程开放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载体,同样需要制定特色十足的校训。统计与分析显示,全国电大系统的校训建设虽然体现出了终身学习的办学理念、学以致用的人才培养目标、乐学致远的治学风气等特色,但也普遍存在普及和重视不够、特色彰显不足、表征陈旧等现象。在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转型的过程中,各校应更加重视校训价值、突出校训特色、发挥校训功能,以此构建文化底蕴浓厚、校园氛围清新的新型开放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