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代际正义是正义理论的重大创新。代际正义的提出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和相应的学术体系背景。代际正义认为,不同时代的人和同时代的人一样地相互之间有种种义务和责任,现时代的人不能够随心所欲地行动,而要受到原初状态中选择出来的那些用以确定不同时代的人们之间的正义原则的规范和约束。代际正义理论为现代社会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哲学思路,是可持续发展的哲学依据。代际正义理论对环境法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厘清生态伦理学的主要问题,着重提出并讨论生态伦理学中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两个问题,尤其是国际间的代内公平问题。指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努力,并最终须通过环境法(国内的和国际的)的实施和环境管理的执行来达成。  相似文献   

3.
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加以发展,就必须以现实提出的问题为对象,研究前人没有研究过的新领域和新问题。代际伦理这一在现实生活中已经突出的问题就是这样的新领域和新问题。它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的代际伦理支持问题、道德价值观的代际及其代际沟通问题、代际公平和代际正义问题、家庭代际伦理问题、现代科技所带来的代际伦理问题等。这些问题都是当今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必须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代际正义强调,当代人在使用环境资源时,不能对未来世代人的使用造成影响。它深深植根于20世纪中叶的美国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生活之中,对人类的思想认识和社会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为可持续发展理念提供了有力支持,并催生了环境法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许多家族企业不能顺利地进行代际接续的现状,分析了家族企业代际接续不能顺利进行的原因,并提出了顺利交接的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6.
生态危机和环境恶化使代际伦理的建构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作为反映代与代之间伦理关系的伦理形态,代际伦理的理解可以从两个向度把握,即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其中代内公平是现实性问题,代际公平是理想性问题,二者在理论上实践中都有优先选择性问题.本文从代内公平优先于代际公平的角度论述了代际伦理的建构以及公平伦理诉求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对城市0~3岁婴幼儿祖辈与父辈联合教养现状的研究,可以使两代人更多地关注代际冲突,并能意识到自身养育过程中的问题。通过随机分层抽样法,分别抽取202个在不同幼托机构的0~3岁婴幼儿祖辈与父辈联合教养的家庭为研究对象,探讨两代人联合教养的现状。结果显示:祖辈和父辈在教育期望、教育方法、教养内容、代际关系方面,存在协作与冲突并存的关系。研究发现,有87.62%的联合教养家庭表示发生过代际冲突,考虑其原因主要来自社会、文化观念以及家庭内部并因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代际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日益受到关注,但研究者更多将代际学习视为实现目标的结果或手段,而不是过程本身。基于库伯的体验学习圈理论,并结合国外的两个代际学习项目,分析体验学习理论在代际学习实践中的应用,对代际学习过程进行设计,提出代际学习过程应包含主题设计、创设体验情境、引导反思、概括归纳和实践应用五个部分。  相似文献   

9.
石慧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32(4):118-119,125
代际问题是当代诸多领域的理论兴奋点之一,也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道德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代际关系问题。因此在现代道德教育过程中,注重代际的维度显得必要而紧迫。阐述了现代道德教育代际之维宏观、中观、微观的三大存在依据,并通过对双向的代际路径进行分析,试图寻求现代道德教育主体闻性代际模式的新建构。  相似文献   

10.
代际贫困是贫困代际转移的产出,是收入分配不公的重要表现。本文基于CHNS数据对我国代际贫困表现和特点进行了统计描述,发现按照2美元的国际贫困线标准,我国的代际贫困现象比较严重。其次,建立计量模型揭示了贫困代际转移的概率,代际收入弹性约为0.8,表明我国的社会流动性低于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1.
把握教育对象的代际特征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前提。科学认识和分析代际特征既是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依据,也是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的基础,还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新时代大学生呈现出独特的代际特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时代要求。要重视对大学生代际特征的调研,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成长需求;将大学生代际特征置于特定的时空背景下进行考量,明晰个体社会化图景;发挥大学生代际特征的优势,促进代际和谐。我们要用代际思维去推进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包括确立时代新人的教育目标、完善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采取代际特色的教育方法、建立代际互动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3,(A2):186-187
代际交换是家庭不同代际成员之间的资源交换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代际交换研究是在广泛的社会变迁、快速的人口结构转型的背景下逐步拓展的。本文运用类型学的分析框架,从代际交换的概念界定、交换模式的变迁、交换结构的变革、交换功能的转向和交换行动等维度对国内代际交换研究的贡献进行梳理,从社会学的视角回顾国内融会不同理论观点的代际交换研究在近30年的大致轮廓。  相似文献   

13.
“代际公平”的理论的提出,像是设置一个目的,一个可以使人类更加注重对当代环境的保护,更加注重对资源的珍惜的目的,从而使“代际公平”能成为不取决于特定利益集团的特定决策的伦理标准。“代际公平”的法律化不易进行,也不需要进行。  相似文献   

14.
代际关系书写是艾丽丝·门罗小说创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艾丽丝·门罗以家庭代际关系的变迁为视角,由小见大,从19世纪中期移民代、末期新生代到20世纪初转型代、中期过渡代等四代家庭中的三类家庭代际关系为纵向线索,借助不同代群之间的代际关系勾勒出100多年间加拿大民族国家的社会建构历程。艾丽丝·门罗在小说中展现了英语裔苏格兰移民在北美新大陆殖民地文化传承模式下不同代际关系的时代性,揭示个体所处社会语境对于每一代群自身的客观影响,指出不同历史文化语境中代际冲突存在的普遍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全国基线调查数据,以多子女家庭为研究对象,通过probit模型分析了代际经济交换中子女之间的公平性对老年人获取代际经济支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前提下,代际经济交换中子女之间的公平性与老年人获取经济支持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子女之间越公平,老年人获取代际经济支持的概率和规模就越大;相比父代能否公平地给予每个子女经济支持,子女在向父代提供代际经济支持时的公平性,将对老年人获取代际经济支持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收入代际转移衡量的是个人收入在多大程度上由其父辈的收入决定,它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机会平等程度。本文应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的代际数据计算了教育、健康投资和职业对代际收入相关性的贡献率。比较一致的结果是:职业的贡献率最高,教育次之,健康再次之。进一步的组群分析表明:三条可观测传递路径对低收入家庭的解释力度更强,教育的重要性在加强,父子收入相关性的分析更具典型性。其政策含义是劳动力市场的公平进入和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有利于促进代际流动性。  相似文献   

17.
鲁迅散文对代际冲突有较多的揭示,表达了对代际和谐的期待。《五猖会》的主题并不囿于批判封建家庭教育,更在于对代际冲突的揭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与《二十四孝图》也并不拘泥于封建礼教对儿童的迫害,且侧面展示了代际隔膜问题;鲁迅为促进代际和谐,提出了"以幼者为本位"的理念;鲁迅后期杂文,同样关注着代际问题,对当时的儿童教育给予了批评;鲁迅不仅期待代际和谐,而且身为父亲后,亲自实践,为促进代际和谐做着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8.
亲子互动是道德传承的现实路径.在剧烈的社会变迁中,家庭中代际关系的变化消解了传统社会亲子间的不对称性,颠覆了代际道德传承的必要性;亲子间传统权威格局被打破,影响了代际道德传承的可行性;亲子间同时代性差异的日益增大,阻碍了代际道德传承的顺畅性;亲子间道德认同的多元化,削弱了代际道德传承的有效性.面对道德传承的代际分化,亲子互动要从独语到对话,从依赖到建构,相互关怀、共同成长,推动道德传承的代际整合.  相似文献   

19.
农民幸福感代际差异的存在,决定了我国农民对于幸福的追求必将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明晰不同代际之间农民幸福感的差异,有益于掌握不同农民群体对于幸福生活的态度。以明确不同年代出生农民对于幸福认识的差异为目标,在重新认识和理解幸福的基础上,基于对湖北荆门、宜城地区农民幸福的调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法分析农民在幸福感认识上的代际差异,并运用相关方法分析幸福感代际差异大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农民幸福感的代际差异明显,甚至出现明显的分歧,已经形成了两种明显不同的幸福感;(2)幸福感代际差异的大小受到农民自身性别、受教育程度、工作阅历、外出经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3)新一代农民(80后、90后)对于幸福的认识并没有因为加入个体特征差异、区域条件差异和生活质量状况差异有过多的改变,已经形成了其比较稳定的幸福感,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考察了新媒体环境下东南亚华裔留学生与父母代群在文化认知方面的代际差异及中华文化反哺情况。在当代中国和中华文化的认知上,东南亚华裔留学生与父母代群存在代际差异,表现在认知途径和认知方式两个方面。东南亚华裔留学生对父母代群存在同质性的中华文化反哺现象,不受父母代群的年龄、职业、教育背景、收入和居住地等个体因素的影响。华裔代际间的文化反哺,意味着家庭互动模式在中华文化传承方面的转型。这种良性双向沟通模式与华裔代际之间的亲子关系相互促进,产生了显著而积极的反哺效果。同时,在文化反哺的过程中,亲子关系得到巩固和加强,推动了新型华裔代际传播模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