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电台作为党和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沟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电台播音主持人不仅代表着电台节目的制作水平,更是代表着新闻媒体的形象。电台播音主持人的现场播报能力对提高电台节目制作水平、吸引更多听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电台播音主持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探讨提高电台播音主持人现场播报能力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全媒体时代电视播音主持人行业的发展及变化,并在此基础之上,从现场直播能力、良好的交流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阐述了全媒体时代电视播音主持人应具备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播音主持人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面对激烈的媒体行业竞争,对播音主持人能力素质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播音主持人只有提升突发事件能力,才能更好开展主持活动,为受众带去自如的听觉享受。纵观播音主持人突发事件的应对情况,其能力水平相对较低,不利于播音主持活动更好开展。本文主要针对播音主持人在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提升而提出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电台播音主持人的语言风格以及与听众的互动技巧是保证电台节目受欢迎的主要因素之一,电台播音主持需要具有亲切的语言风格,幽默的语言特点,展现播音主持互动的精彩性,提升听众的参与兴趣。要想提升电台播音主持人的语言互动能力,必须从主持人自身的语言素养着手,能够有效掌控播音现场,可以根据听众的反应给出及时的反馈,使互动更深入。本文主要对电台播音主持人的互动方式以及互动措施进行具体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林向红 《新闻传播》2022,(5):110-111
在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艺术类型更加丰富,主要有新闻节目播音主持人、综艺节目播音主持人、法制栏目播音主持人、日常生活服务类节目的主持人以及各种网络平台直播主持人等.本文将简单分析新媒体时代播音员主持人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和调整,希望能为播音主持行业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高越男 《新闻前哨》2012,(12):82-83
现在,播音主持专业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孩子们的梦想.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办了播音主持专业.每年都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播音主持的队伍中来.也有越来越多的主持人在抱怨现在这行越来越难做了,特别是发展一段时间以后就会进人瓶颈.找不到方向。作为一个从业15年的主持人,我也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过很多困惑.  相似文献   

7.
翟慧慧 《传媒》2021,(10):52-54
全媒体时代,传媒教育行业正在进行着大规模的改革,这对播音主持人的培养方式和路径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培养新时代适应融媒体发展的新型主持人,是当前各大高校播音教学系研究的重点.2019年,号称"神仙打架,全程高能"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大赛》不仅收视率颇高,还引发全网热议,连上微博热搜榜.该节目节奏明快、内容饱满、气质阳光,牢牢锁住了大众的注意力.众多"宝藏"选手连连PK,既让观众看到了中国播音主持的未来,也引发了人们对新时代如何培养优秀播音主持人的思考.本文基于媒体快速发展视角,分析播音主持人在媒体融合创新发展中的困境,以及需要提高的专业素养和"跨界"能力,进一步探究新时代播音主持人的培养策略,期望能帮助年轻的播音主持人更好地成长,推动整个播音主持行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分析了播音主持人主持风格形成,探析了形成播音主持人主持风格的渊源及作用,从具备较好的基本功底、充分掌握新媒体发展趋势、全面把握语言技巧、提升临场发挥能力、加强亲和能力、科学定位主持风格及注重贴近日常生活七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播音主持人主持风格形成与革新措施,以期为播音主持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针对多角色播音主持的内涵进行分析,然后研究了多角色播音主持的基本要求,最后针对广播播音员、主持人多角色播音主持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分析探讨,望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李岚  徐颖 《视听纵横》2008,(3):65-67
自从主持人节目在我国出现以来,对于一个活跃在电视屏幕上的主持人是否要进行角色表演,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讨论出个结果。在我开始学习播音主持专业的时候,就曾听到过认为主持人在电视屏幕上是不需要表演的论断,说是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表演会显得太做作,故做姿态。但我在经过了十年的电视主持工作后认识到,电视节目主持人是需要表演的,表演的技巧体现在主持人的现场把握能力、表述能力、应变能力、肢体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镜头感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何晓红 《新闻窗》2014,(3):75-76
很少有人把播音员、主持人的朗诵能力与播音主持专业技能相提并论,似乎表明朗诵与播音主持是互不相干的另类形态,可有可无。甚至有一种论调认为“为什么播音员、主持人一定要会朗诵?不会朗诵不是一样能主持节目,能播音吗?”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它也表明了部分播音员、主持人对朗诵能力的忽视甚至轻视,更没有意识到朗诵能力对播音员、主持人的重要性。因此,在年轻的播音员、主持人队伍里,存在朗诵能力缺失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现如今,播音主持人在进行节目主持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各类突发事件以及临场考验,通常情况下,只有拥有实战经验的优秀主持人才能及时发挥出他特有的才能,沉着应对,化解各类危机,从而更好地完成主持任务。这就需要播音主持人要在平时的训练中提高自身的内涵和语言掌控能力,还要进行无稿播音的特殊训练,从而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播音主持能力。文章将会根据实际情况,对播音主持的无稿播音等概念进行分析,指出其本质就是主持人通过运用自己的口语语体向大家传递想法的过程,同时还会在语言学视阈下对主持人的无稿播音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播音和主持同为播音员主持人的基本素养,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区别于播音工作,在电视节目的新闻采访中,播音主持人作为全场的焦点,不仅要解决突发情况,还要依托良好的语言控制力把控局面,推送新闻采访节目的有序进行。一般来说,播音主持人的新闻采访能力是长期训练而形成的。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展开工作训练成为播音主持人提高主持技巧和采访能力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新闻事业得到飞速发展,为了有效提高新闻类节目的质量,对播音主持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综合素质高,而且需要拥有良好的心态,想要做一名出色的播音主持人,一定要全面掌握电视新闻播音技巧,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本文主要说明播音主持人掌握电视新闻播音技巧的重要意义,并且提出了几点播音主持人掌握电视新闻播音技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1.专业技能的培养 (1)加强播音品质练习 播音品质作为播音主持人最基本的语言能力要求,也是提高播音主持人专业技能的捷径.播音主持人应加强锻炼自身播音品质,实践是帮助其脱颖而出的土壤,而时间是帮助其成长与成才的最佳途径.在练习方式上,经验不足的播音主持人可以观摩一些优秀播音员、主持人的主持录像来学习播音主持技巧;而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播音主持人则需要在实践中注重积累和总结经验,将语音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最终实现准确、优美、流畅、自然地表达思想感情的目的,让自己的表达更具有感染力.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全国已经有300多所高校开设了播音主持专业,每年毕业生上万人。随着广播电视传媒行业的发展,主持人这个职业更加受到年轻人的青睐。但是很多人都对主持人这个职业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只要长得漂亮,声音甜美就能成为主持人。本文将对这种认识予以纠正,并从五个方面来谈作为一名主持人应具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传媒大学在主持艺术人才的培养目标中提出:"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央视主持人倪萍、杨澜、李佳明、董卿等在自己事业的高峰期选择退出荧屏继续学习深造;央视各届主持人大赛着重考核主持人的敏锐思维能力,挖掘其思维深度,突出评论能力、表述能力、思维敏捷、逻辑思维,清晰的表达力,这都是一个好的主持人的必备素质。主持人大赛拓宽了主持人选拔范围近年来,随着主持人大赛中非播音主持专业的选手在不断增加,大赛的选拔已不仅仅拘泥于选手字正腔圆的语言,更多的是考核选手的能力。多年来,我国主持人一直采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中央、省市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队伍中,播音员与主持人相对固定,基本上不存在播音员与主持人角色转换问题,但是,在县级广播电台、电视台里,由于播音人员相对较少,又要播音,又要主持,且多数人没有经过播音(主持)专业培训。播音与主持在风格上或者说业务定义上迥然不同,这样的话在县级台就出现了播音员与主持人之间有一个角色转换问题。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做到主持人与播音员之间的角色转换呢?  相似文献   

19.
"播音主持"是一项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是播音员主持人通过语言表达,向听众重现事件的真实场景。播音员主持人能否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关系到播音内容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关系到听众对播音内容的理解程度。因此,如何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是播音主持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能力。  相似文献   

20.
王坤 《视听》2016,(11):102-103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时代的不断进步推动了我国媒体的发展进程,其中电视媒体的发展给人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电视台的发展离不开播音主持人的努力,新时代给播音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在工作时应不断锻炼自己,总结实践经验,以此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同时还要增加社会责任感,提高道德素养,做到内外兼修,符合新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对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构建以及塑造和培养进行分析,希望对播音主持人能力和形象塑造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