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学生知觉到的教师期望是指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过程中所知觉到的教师期望,其对学生的学业和人格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在文献综述和调查的基础上,探索幼儿知觉到的教师期望结构,编制“幼儿知觉到的教师期望问卷”,进而探讨幼儿知觉到的教师期望的发展特点。结果发现:幼儿知觉到的教师期望由态度反馈、强化评价、机会特权和支持指导四个维度构成;幼儿知觉到的教师期望问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幼儿知觉到的教师期望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从总体上看,女孩幼儿知觉到的教师期望水平高于男孩,男孩与女孩知觉到的教师期望发展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2.
洁言 《家教指南》2005,(7):22-23
为人父母,总是对自己的孩子充满期望。然而,不同年龄段的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却明显不同。一项新近完成的调查显示,年轻的父母更看重孩子在未来有权有势,而老年人更希望子女稳定和安逸。对于男孩和女孩,父母的期望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3.
3-6岁幼儿独立性和自我控制的发展特点及家庭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从新疆地区七所幼儿园中选取大、中、小班幼儿共1113人,采用问卷法对幼儿独立性、自我控制的发展特点及家庭因素对其的影响作用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1)幼儿的生活独立性发展水平由小班到大班是逐渐提高的;中班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男孩和女孩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趋势不同,女孩的总体水平要好于男孩。(2)父母教育观念对幼儿独立性和自我控制的发展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父母受教育水平为中等程度时,幼儿的独立性和自我控制发展水平最好;家庭收入水平对幼儿独立性和自我控制的发展具有反向效果,即收入水平越高,幼儿的独立性和自我控制的发展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张金荣等编制的《中国儿童人格教师评定问卷》,对来自湖南14个地州市54所幼儿园的3731名3~6岁幼儿的人格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当前湖南幼儿的人格普遍处于中等发展水平,其中智能特征维度得分均值最高,情绪稳定性与亲社会性维度得分均值相对偏低;存在显著的年龄、性别差异,不存在显著的地区及园所性质差异,其中4岁幼儿的发展变化最明显,女孩在智能特征、认真自控、亲社会性维度上的得分略高于男孩,而在外倾性和情绪稳定性维度上的得分略低于男孩.家长与幼儿园教师应进一步加强对幼儿人格教育的重视,在正确认识和对待幼儿情绪特征的基础上,更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儿童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相似文献   

5.
一、性别差异及其原因1.社会因素从出生开始,家庭和社会就对男孩和女孩朝着不同的预期方向施加影响。孩子们的生理性别一旦被确定,就有了性别特征之分,穿上有性别特色的衣服,玩不同的玩具,被期望发展成为由生理因素决定的角色。男孩被灌输要成为男子汉,女孩被灌输要成为温柔善良的女人。男孩的父母要求他们要竞争、要有所作为、要有忍让力,而女孩的父母强调她们要懂得沟通交流技巧,会表达情感。男孩被鼓励有进取心、有冒险精神、要果断;而女孩的行为被认为应该是温柔贤惠的。  相似文献   

6.
父母参与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研究发现,父母参与整体上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较高的父母参与水平反映在侧重于家庭的父母参与上,侧重于幼儿园的父母参与水平相对不高;在家庭内部,母亲的参与水平明显高于父亲;社会经济地位和父母参与之间的关系是不确定的,父母对男孩的参与程度高于女孩。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见到一些年轻的父母出于对子女溺爱心理,给儿子穿花衣,扎小辫,穿裙子,扎耳朵眼,甚至起个女孩的名字。每当家中来客或家人团聚时,还时常问孩子:“你是男孩女孩?”当孩子说自己是女孩时,逗得全家人大笑一番,孩子也因博得众人的欢心而洋洋得意。相反,也有些父母可能是由于重男轻女思想作怪,将女儿着男装,起男孩名字,给些刀、枪、棍、棒类的玩具,按男孩教养,并期望将来能成为一名强壮、勇敢、阳刚之气十足的孩子。乍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中日两国儿童虐待方式等方面的规律,进而了解儿童受虐待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社会分类学方法,从儿童虐待类型、施虐者与受虐者的关系、影响因素、虐待者的经济状况、受虐者的性别和年龄特点等方面,对中国124例和日本170例儿童虐待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身体虐待和期待过高是儿童虐待的主要类型;日本生母虐待儿童率明显高于中国生母的儿童虐待情况.家庭经济状况不好,虐待发生率高;中国女孩受虐率高于男孩,日本则相反;0~2岁虐待发生率最高,随年龄增长,性虐待率增大.结论:日本生母虐待儿童率高于中国生母的儿童虐待情况,中国女孩受虐率高于男孩,日本则相反.  相似文献   

9.
对兰州市某省级示范幼儿园对学前儿童父母参与状况的问卷调查分析可知,父母参与对学前儿童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父母参与水平直接影响幼儿在幼儿园的综合表现.无论是侧重于家庭的父母参与,还是侧重于幼儿园的父母参与,对男孩的参与程度都高于女孩.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从责任心和亲社会行为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1)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水平从小班到大班是逐渐提高的,中班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水平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2)幼儿责任心的发展水平随年龄增长而不断提高,尤其是大班幼儿已经具有较强的责任心;男孩和女孩责任心的发展趋势不同.(3)幼儿的责任心与幼儿的合作、分享和助人行为之间表现出了极其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同伴交往能力是流动儿童城市社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对从南通市8所幼儿园选取的587名幼儿的调查显示,流动儿童同伴交往能力发展滞后于本地儿童,但两者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龄段流动儿童同伴交往能力呈V字形发展态势;流动儿童比本地儿童更具亲社会性,但社交障碍更多,其语言能力也相对滞后;流动男孩在社交主动性、亲社会性上的发展优于女孩,而流动女孩在语言与非语言能力上发展更好,且其社交障碍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  相似文献   

12.
人物:日本女孩、美国男孩、英国女孩、刚果男孩、中国小三毛,男女幼儿数名。(锣鼓声中幕启,齐唱曲一)日本女孩: 我是日本小三木, 家住东京西郊下, 跟着爸爸和妈妈, 来到中国学图画。刚果男孩: 我是刚果小桑巴, 来到中国学文化, 中刚人民心连心, 手拉手儿笑哈哈。  相似文献   

13.
时代发展到现在,人的社会性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父母都明白,孩子将来要很好地适应社会,就必须善于同别人交往与合作,而良好的同伴交往能力需从小培养。研究证明,早年受欢迎的儿童将一直受欢迎,而遭到拒斥和忽视的幼儿往往很难改变不受欢迎的遭遇和消极的社会关系。很明显,幼儿是被同伴接纳还是拒斥,对幼儿将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状况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那么,为什么有的幼儿能受到同伴的普遍欢迎,而有的却被同伴拒斥甚至没有朋友?我们就从受欢迎幼儿具备哪些特征说起吧。1 受欢迎儿具有的八种特征特征一具有积极…  相似文献   

14.
含苞待放的女孩有很多普遍的天然特质。养育女孩有养育女孩的智慧和技巧,本期我们先从父母培养女孩的人际交往能力谈起。女孩就像是一朵花。养育女孩需要花更多的心思。时代在改变,人们对女孩的态度与期望也与以往不同。在这个女权高彰的时代里,养育女孩的挑战,是大异于从前的,也更需要智慧。不论是多么顽皮、外向,男性化的女孩,她的情绪与思维,都需要父母用心去体会,去了解。当我们平心静气地面对男孩女孩的不同天性时,我们不得不承认男女有别,而且男女需求大不相同。女孩从小就对人际关系特别关注。在一份研究幼儿行为的报告中,哈佛大学教授R.B.Thompson发现,三四岁的小女孩们喜欢在一块儿玩扮家家,她们的任何游戏都模拟成人世界的沟通方式,有许多成熟的对话。反观同龄的男孩,他们则拿起汽车、飞机,发出各种撞击的声音。Thompson在另一个研究中,又发现女孩们更喜欢求助于成人。这都反映出人际关系对女孩的重要性。我想从与人相处这方面,来谈谈父母如何培养女儿,帮助她将来成长为一个成熟优雅的淑女。  相似文献   

15.
金钰  刘黔敏 《幼儿教育》2012,(Z3):45-49
调查发现,幼儿喜欢的教师特征主要集中在性格、外貌、认知、交往和生活照顾五个维度。不同年龄段幼儿关注的焦点有所不同。小班幼儿喜欢的教师特征比较集中在外貌方面;中班幼儿的关注范围逐渐扩大;大班幼儿则较多关注教师的性格、外貌以及认知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教师外貌的关注度逐渐降低,而越来越重视教师性格、认知、交往等方面的特征。男孩、女孩喜欢的教师特征在总体上保持一致,但同一年龄段男孩、女孩的侧重点还是有所不同的。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从而成为受幼儿欢迎的教师。  相似文献   

16.
四月七日,是英国的"带女儿上班日"。这个节日起源于美国,1994年传到英国,如今已成为11至15岁女孩们一个特别的日子。这一天,成千上万的女孩们不用上学,她们跟着父亲或母亲去他们的单位上班。这个节日的目的是为了拓宽女孩们的视野,增强她们的自信心。许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男孩在社会上比女孩干得要出色。而SonsandDay协会主席并不同意这一观点。他认为:"事实上,只要是她们想做的事,女孩就一定能做得和男孩一样好,不管是开飞机,当护士还是当行政。现在, 女孩们有机会到父母的工作单位看着他们工作,这对她们今后自信地面对择业难题无疑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4岁-6岁幼儿为被试,使用《幼儿自我概念调查量表》考查了120名幼儿的自我概念发展特点。结果表明,不同年龄幼儿在自我概念发展上存在显著差异,4岁组幼儿自我概念认知得分显著低于5岁组与6岁组幼儿,5岁组幼儿与6岁组幼儿之间无显著差异。同年龄组的男孩与女孩相比,在母亲接纳、身体能力和认知能力得分上无显著差异,但在同伴接纳维度上女孩显著高于男孩。  相似文献   

18.
冯丽 《考试周刊》2014,(30):179-179
<正>一、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意义幼儿期是孩子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儿童在这段时间的经历和体验,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社会性发展状况,将影响其一生,他们将来能否适应社会,能否处理好人际关系,能否担负起应尽的社会责任,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时期的生活经验和教育。父母的教养方式比较集中地反映了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是其教育观念的反映。二、不同家庭的教育方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不同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对幼儿今后的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少年),测试北京地区在校儿童370人,发现:男孩的外倾性和倔强性高于女孩,而女孩的情绪性和掩饰高于男孩;儿童的情绪性、外倾性和倔强性都有随年龄而增加的趋势,自身隐蔽和掩饰则随年龄减少;与前人文献相比,现在男孩的冒险性和女孩的社会活跃性较为明显.在外倾性方面:男孩《比女孩》更为外倾的有:喜欢到从未去过的"神秘"地方去玩,参加富有新奇经验的活动,女孩更为外倾的有:主动结识新朋友,愿意周围多有热闹的事情,喜欢做些引人注目或有点吓人的事,男女倾向相似的有:给人讲笑话或滑  相似文献   

20.
“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你是怎样生我的?”幼儿常常会向家长提出这样的问题。幼儿对两性的差异也充满了好奇。女孩想知道为什么男孩可以站着撒尿,男孩想知道为什么邻居家小妹妹为什么身上总比自己少了点什么。幼儿园老师有时会看到幼儿有时候会脱掉裤子,互相观看对方。细心的父母有时还发现一二岁的幼儿在玩弄自己的生殖器。这些现象都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