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我国在校全日制普通高校学生中,贫困生约占15%~30%,特困生约占8%~15%[1]。政府、高校和社会各界为帮助高校贫困生都在积极地采取着各种各样的措施,目前奖、贷、助、补、减、免这套助学系统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对贫困生起到了帮助,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与此同时,在对待贫困生的方式上,不能一味地怜悯、施舍,而是要给他们营造受到尊重、平等的人文关怀氛围。  相似文献   

2.
戈蕾 《学子》2013,(8):96-97
目前我国现有的2500多万在校大学生中,贫困生约占30%,特困生约占15%,少数地区、部分高校和某些特殊的专业中,上述两个比例甚至会超过40%和20%。高校贫困生问题己经成为一个党和国家关心、家长揪心、学校担心、学生伤心的重大社会问题,如何帮助广大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成为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近些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基本形成了"奖学金、  相似文献   

3.
浅谈勤工助学对大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勤工助学是贯彻教育与实践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人才的形式之一,是专门针对贫困生帮助其完成学业而采取的形式。据教育部财务司的有关调查统计,目前在我国一般高等学校中,贫困生人数约300万,占在校生总数的15%—30%,特困生人数约200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8%—15%。要想对学生职业道德与能力进行培养,勤工助学是资助贫困生的有效途径,而且也与大学生的自立成才愿望相吻合。  相似文献   

4.
中西部十省高校贫困生生活与受资助现状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中西部10省17所高校的9641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中西部高校贫困生的比例约为3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贫困大学生中,有88.3%来自农村,有93%的家庭月总收入低于1500元。在日常消费中,贫困生用于饮食、学习的比例显著高于非贫困生,用于上网的比例与非贫困生没有显著差异,用于人际交往、衣服和通讯的比例显著低于非贫困生;家庭供给资金占贫困生总收入的51.8%,占非贫困生总收入的79.7%。贫困生补助金、勤工助学岗、助学贷款三项助学措施的总覆盖率为78.5%,三项收入平均占贫困生总收入的33%;在资助力度上,每学期贫困生人均获得的贫困补助金为893.6元,勤工助学补助金约为467元,助学贷款约为3805元。需要助学贷款的贫困生有90%,约有46%的贫困生能够获得助学贷款。  相似文献   

5.
高校贫困生的认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困扰高校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人数高达300多万人,目前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15-30%,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所占的比例为8-15%.做好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是事关社会稳定、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而做好贫困生认定工作又是做好高校资助工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贫困生资助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据不完全统计,高校贫困生人数约占在校生总数的15%-30%,这类学生能否顺利进入高校、完成大学教育、实现就业目标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也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的难点之一。因此,本研究针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研究对象,从成长型教育工作出发提出一些思考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据国家教育部统计,全国普通高校贫困生约240万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0%,其中特困生占5%-10%。高校贫困生问题,需要整个社会系统的参与,需要全社会通过各种资源和力量帮助解决。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高校持续扩招和告别了公费制,高校中贫困家庭学生的数量有较大增长。据统计,目前全国普通高校近1200万在校生中,贫困家庭学生约占20%,人数在240万左右。贫困生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一个特殊群体,贫困生承受着经济和学业的双重压力,对贫困生进行帮助、引导、教育,不仅关系到贫困生的成长成才,对于高校的稳定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贫困生思想政治工作问题值得关注和重视、物质帮困是做好贫困生思想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心理调适是做好贫困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和切八点及几个适用有效的教育对策等四个方面来探讨做好高扳贫困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一、贫困生工作的现状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据估计,我国一般高等院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约占10%~20%,特别困难的学生约为5%~10%,而农林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达20%~25%,特别困难的学生达10%~15%。贫困生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重点,对于贫困生工作,一定要处理好一些内涵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步伐的不断加大,高校特别是农业院校贫困生人数和比重呈快速增长趋势。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现有的在校大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约占30%,特困生约占15%,少数地区、部分高校和某些特殊的专业中,上述两个比例甚至超过了40%和20%。在全国高校的农业院校中,由于农村生源比例较高,其贫困生比例也相对较高,例如:四川农业大学依据建立贫困生档案的资料统计,在校学生贫困生比例超过40%。  相似文献   

11.
全面关注民族高校贫困学生的健康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统计指出,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近1200万名在校生中,贫困生约有240万名[1],占在校生总数的20%,调查显示民族高校贫困生比例更高,贫困生的存在给民族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增加了一定难度,因此,深入分析贫困生存在的问题与产生的原因,建立和完善支助贫困生的长效机制,加强对贫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促进贫困学生成才,是民族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2.
论贫困生心理行为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的扩招和学费的上涨,使贫困生的群体变得愈加庞大,如何帮助贫困生解除心理阴影,化压力为进取的动力,培养其综合能力成为扶持贫困生发展路上最重要的环节。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高校贫困生群体的总数约有300万人,占全体大学生人数的25%。据2003年11月14日的《江西日报》报道,江西省高校的贫困生人数占学生总数的30%左右。根据对江西部分高校的调查,在校生欠费额比例在10%左右,而且欠费学生大多数都是贫困生,他们承受着经济和心理双重压力,部分贫困生在心理上受到压抑、有“低人一等”的感觉,自尊心极易受挫,他们甚至对非贫困生的言行时常…  相似文献   

13.
徐静 《教育与职业》2013,(13):44-45
高校贫困生工作是高校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和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应有之义,此举能更好地推进高校德育工作,且有利于优化贫困生资助机制,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帮助高校贫困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校收费制度的不断改革,高校学生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贫困生,即来自于经济困难家庭的大学生。据国家教委统计,在高校中贫困生约占学生总人数的15%~20%,而其中一部分来自经济特别困难家庭的学生被称之为“特困生”,这部分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5%~10%。高校特困生因经济困难,导致生活方式、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学习状况、人际交往、自我意识、能力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和压力,因此分析高校特困生的心理状态及形成原因、具体表现,有针对性地开展“精神扶贫”和“心理助困”工作,成为高等教育和管理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特…  相似文献   

15.
吴莉莉  陆菁 《文教资料》2011,(2):205-206
文章根据高校贫困生工作实践,重点分析了高校贫困生的特点及高校在教育引导工作中存在的"五化"问题,提出了动态认定贫困生,经济、道德、心理共同扶贫的新型教育引导模式。  相似文献   

16.
高校贫困生心理压力调查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校贫困生数量在高校约占28.74%。他们中的许多人承受着较大的经济压力以及伴随贫困而产生的多种心理压力,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并事关高校的安全稳定。本论文在对福州地区高校1 806个大学生(其中贫困生519个)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压力理论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比较法等,详细地分析了高校贫困生心理压力现状:经济压力的影响最大,其他自我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环境压力、人际交往压力都与经济压力息息相关,并进而对贫困生心理健康产生影响,本论文将为建立有效的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高校贫困生群体存在着"贫困循环"现象,贫困生因家庭经济困难,丧失发展能力的机会,进而在走入社会后再次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中。破解"贫困循环"的核心工作是要消除贫困生的能力贫困,从建立健全贫困生服务队伍,鼓励贫困生参与多元化课程学习,构建贫困生实践成长平台和就业支持体系等方面做好贫困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8.
做好高职贫困生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以及高等教育成本的逐步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贫困生数量也日益增多,贫困生的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成为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国家、社会和高校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我国初步形成了以“奖、贷、助、补、免”为主体的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体系,这一体系对于解决我国贫困生就学问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国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15-30%,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所占比例为8~15%,高职院校贫困生的比例更大。因此做好贫困生的工作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逐步扩大,高等教育的成本逐步增加,高校的学费逐步提高,在高校中出现了一个新名词--贫困生,为了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国家和高校都采取了各种积极措施,加强和改进贫困生状况.本文在对现行资助体系高度评价的基础上客观地分析其不足之处,希望能够对改善贫困生生存环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分析目前高校在资助贫困生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优化高校贫困生资助机制,帮助高校贫困生在经济、心理和精神三方面脱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