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台湾的体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台湾的学校体育发展状况、社会体育发展状况、竞技体育发展状况及其特点,以及台湾体育的发展趋势作了较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兰自力 《体育学刊》2003,10(1):135-137
通过献资料研究、专家访谈和社会调查等,对台湾学校的体育发展现状与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台湾学校体育在特定的历史背景、社会制度和人教育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独特的体系与特点,有其长处和不足。  相似文献   

3.
台湾学校体育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了解台湾学校体育,加强两岸交流,通过搜索1996年至2007年发表的有关台湾学校体育论文、著作,运用数理统计法对目前国内学者关于台湾学校体育的研究进行整理,发现国内学者对台湾学校体育方面的研究具有内容具体化、研究具有时代性、作者工作单位地域性明显、研究领域不平衡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在文献资料研究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对我国台湾竞技体育现状进行了论述,并对我国台湾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台湾竞技体育资源与实力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5.
台湾社区体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从体育行政管理模式、社会体育团体、社区体育法规、"阳光健身计划"、社区体育竞赛、社区体育设施和社区体育的进一步完善等7个方面,对台湾社区体育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归纳了台湾社区体育的若干特点及存在的不足,旨在推动两岸群众体育的交流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研究结论:服从并服务于中国统一大业,不失时机引进先进体育产业经营管理机制,是海峡两岸体育文化交往的两大特征,体育文化交往对两岸关系的发展产生积极的,重要的影响,台湾依附祖国大陆发展竞技体育是必由之路;两岸体育交往仍继续加大。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利用台湾体育统计资料,对台湾地区国际体育组织任职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台湾国际体育组织任职席位数量在120个左右;台湾国际体育组织任职中球类项目占到40%,并且以非奥运项目为主,台湾在棒球国际体育组织中任职人数最多;台湾世界级体育组织任职比例为30%,女性任职比例为15%,女性在世界级体育组织中任职比例仅为5%。大陆应当与台湾地区在非奥项目上展开交流与合作,同时大陆应当积极吸引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国际体育组织任职推动体育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台湾部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现状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逻辑推理法等对台湾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表现形式,以及产生背景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台湾与祖国大陆同根同祖,相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与祖国大陆相同的校园体育文化,具有同一性。由于上世纪的帝国主义侵略、长期的霸占,台湾校园体育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由于政治体制、社会制度和经济条件等因素,台湾校园体育文化与祖国大陆相比又呈现出特殊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台湾地区幼儿体育理论和实践走在亚洲前列。研究通过梳理台湾1945年以来幼儿体育演进路径,指出在幼儿体质下降的社会背景和托幼整合的政策背景下,台湾幼儿体育呈现出多维多元阐释幼儿体育游戏、跨界跨级多种模式运作实操的发展特点。纵观台湾幼儿体育战略发展,研究指出相关部门强有力的支持、高校教学实践引领、学术研究引导教学、协会助力内外交流、企业市场运作推广是台湾幼儿体育快速发展的动因。研究进一步指出了海峡两岸幼儿体育领域共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健康与体育课程内容,20世纪90年代以前竞技性的内容偏多.20世纪末期与休闲、娱乐和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内容增多.台湾现行义务教育阶段健康与体育课程内容则主要分成7个学习主题及3个学习阶段.台湾现行义务教育阶段健康与体育课程内容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使体育回归身体活动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科学地考证由中华体育文化一脉相承的闽台民俗体育的产生与发展,概括出闽台区域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充分论证闽台两地的民俗体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地域文化,是维系台湾与祖国大陆密不可分的精神支柱。研究认为:闽台无疑属于同一个形式文化区具有同一种体育文化的特征,即闽台两地体育文化同属于中华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12.
为加快推动闽台高校体育交流的发展,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闽台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交流的优势及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闽台两地高校教育交流与合作突破性发展的趋势下,两地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交流也取得实质性进展。体育学术与技术交流、体育教育交流与合作等活动不断增多;各种短期互访交流活动也蕴含着丰富的体育文化交流内容。闽台两地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交流将呈现民族化、竞技化、教育化、人文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闽台民俗体育文化的渊源及其在两岸关系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历史学、文献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和社会学方法,考察民俗体育的文化景观,探究闽台民俗体育的渊源,从学理上阐述台湾所谓的“本土体育”,其基础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呈现出闽南地域特色,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发展闽南民俗体育文化,对促进民族认同,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剖析海峡两岸体育交流现状,结合体育社团的功能、特点,分析体育社团对海峡两岸体育交流的影响。研究认为,体育社团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两岸体育交流;扩大两岸体育交流内涵,带动其他领域的合作和交流;整合两岸体育资源,缩小两岸体育发展差距,营造和谐的两岸体育文化氛围;传播中华体育文化,促进文化认同,遏制台湾“本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法、田野考察法、访谈法等,并利用历史学、政治学的相关理论,对中华体育文化在近、现代台湾传承进行研究。结果认为:中华体育文化在台湾近、现代历经日据时期、台湾光复时期、国民党早期执政期、民进党执政期和国民党重新执政期。社会的后续发展等方面不甚相同,呈现出相异的特殊意识形态。这些差异的存在,并不能改变中华体育文化与台湾民俗体育是一体和多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从文化学、社会学的视角梳理了自古以来两岸体育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大量事实证明,台湾地区体育文化无不笼罩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灿烂光环之中。体育文化交流在两岸交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两岸体育及两岸关系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分属于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其体育政策的发展都有特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实地考察台湾体育政策现状,对海峡两岸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的政策走向、优势劣势和异同点进行比较与分析,找出两岸体育政策中可以借鉴和吸取的经验,为以后两岸体育更好的融合打下基础。发现两岸体育政策都是以学校体育为基础,竞技体育为主导,群众体育为辅,且都富有政治色彩,都取得了很大成就,有各自的优缺点,大陆地区需完善体育行政运行机制,推动适应性体育发展,重视体育教学,加大对群众体育的政策支持,发展体育人口,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淡化政治色彩,互补共进,促进两岸体育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海峡两岸体育交流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20多年来海峡两岸体育交流的曲折历程划为3个阶段:发端阶段、拓展阶段、发展阶段,并分析其成因、特点和作用.认为两岸体育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打破两岸关系的僵局,实现和平统一,有利于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以及两岸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两岸的体育交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法、田野考察、访谈法等,并利用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对中华体育文化的闽台延播研究,认为:闽台体育文化区的形成是中原体育文化传播的结果,是移民社会的文化延播。从中原到福建,再根植于台湾,历经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的中国古代社会时期。闽台移民的先后、历程以及社会的后续发展等方面不甚相同,而呈现出的相异的特殊意识形态所造成的,带有着鲜明的区域性特征。这些差异的存在,并不能改变闽台移民社会共同的本质。中华体育文化与闽台地方体育是一体和多元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