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改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引起了巨大反响,成绩显著。我们在惊喜这些成绩之余,也不得不承认新课改在落实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尴尬。  相似文献   

2.
自从我国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社会对其理论与实践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有人对新课改的意义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也有人针对新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对新课改的理论与实践持有异议,批判其理论与实践相互脱离。在中国,多年来几乎难得有不批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互脱离的时候。新课改当然也在所难免了。笔者对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陈建玲 《师道》2004,(10):24-25
新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只有取得社会的广泛理解与支持,才能顺利开展。孩子家长恰是社会的第一道门槛,也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当今课改,当我们强调课程的多元性、开放性.强调孩子学习时间、空间的延展性时,家长的力量更得到凸显。如果家长对实施课改不理解、不支持,新课改就很难收到预期效果。因此,实施新课改必须重视家庭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特别是让家长成为新课改的同路人,尽快转变育人理念,重视与参与新课改。  相似文献   

4.
当前,新课改浪潮已成汹涌澎湃之势,语文新课改也逐浪而起,绚丽灿烂的景象令人耳目一新。然而,从通化市部分基层学校的调研情况上来反思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仍会发现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自2001年实施以来,经历了萌芽时的稚嫩、成长中的艰辛,如今已初见成果。大庆市萨尔图区的教师不断摸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在实践中,他们把新课改的理念融入课堂,关注学生成长的同时也注重自身的提高。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他们与新课改共同的成长、进步。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展了3年。作为基层学校,3年来我们与新课改一同成长,共同吮吸着新课程的甘露,体验着新课改的历程。我们本着务实、创新的态度,走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我们放飞了心灵,也因而拥抱了太阳。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新课改面临的问题与发展走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对吉林、安徽两省农村中小学进行的调研发现,新一轮课程改革虽然在农村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问题也日益突出。在不利处境中,农村中小学对新课改表现出了更多的不适应,集中反映在教材、师资、课程资源、评价等几个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新课改进一步加剧了城乡教育的分化。农村新课改将向何处去?我们认为,目前的关键在于我们要充分认识和分析我国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现实,在处境不利的情况下,抓住农村新课改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8.
一、新课改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辅相成互动发展 新的课程改革,旨在开发人的潜能,而心理健康教育所强调的也正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新课改所倡导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价值取向具有一致性,新课改的最高理念是科学精神和人精神的整合。科学精神是人类满足自我求真的心理需求,而人精神,则是满足人的生存、  相似文献   

9.
林朝晖 《考试周刊》2013,(28):159-160
新课改对学生的影响重大,对教师的影响也很重大。在新课改的大潮中立足、站稳,把握新课改的方向,是教师需要探索的问题,化学教师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这无疑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的精神。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与新课改理念相背离的现象,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1.
新课改下的班主任应是一个人格健全,业务精良,素质全面的复合型高组管理专业人才,能处理好各种重要关系,这是时代对我们的期盼,也是社会对我们的需求。本文从新课改下班主任的角色转换,关系处理两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自2001年9月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至今已三年有余,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许多学科的教学设施、配备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对于以外堂课为主的体育与健康课来说,除了少的可怜的教材及参考书外,恐怕也没有别的教学辅助设施了。在新课改未实施以前,体育课一般是“一个哨子两个球,学生老师都自由”的状况,学生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13.
张清 《师道》2006,(11):17-17
随着一纲多本的真正实施,多个版本的教材的正式投入使用,新课改也开始真正的付诸教学实践。但由于新课改本身也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配套的评价机制并没有同步跟进,加上一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并没有真正的与时俱进,所以在实际的基层教学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与新课改并不协调的现象,笔者称之为新课改中跑调的“音符”。  相似文献   

14.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2001年开始实施,历经酝酿准备,试点实验,目前全国已步入全面推广阶段。在新课改的进程中,绝大部分教师已经由一开始的猝不及防、困惑疑虑、无所适从中走出,逐渐过渡到步步推进、有条不紊。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的适应性问题越来越凸现,并极大地影响着新课改的滦化发展,在一些地区,新课改已进入了一个“高原期”。摸清中小学教师新课改适应性特点和规律,抓住困惑点,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突破“高原期”,是当前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本文拟对江西省赣州市小学教师新课程改革适应性的特点与规律进行研究,并总结、提出具有一定针对性和普适性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5.
2010年秋学期甘肃省全面实施“新课改”。面对新课改,我们除了了解新课改,领会新理念外,还要探索新教法,开启新模式来贯彻落实新课改,提升教学质量。这对我们一线教师而言,充满了“迎新”与“转换”的矛盾与压力,因为新课改既是机遇也是挑战。2010年,本人设计申报了省级课题“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之‘二+八’模式研究”,试图探索“新课改”语境下适合本地区语文教学的新模式,拟解决新旧教学方式的衔接以及观念教法的拓新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微格、特长教学”新模式的操作过程和反馈解读,论述普通师资也能优化教学,为新课改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华章》2007,(Z1)
随着各项改革的逐渐深入,新课程改革也以迅猛之势全面铺开。作为山东省较早实施新课改的实践基地之一,山东省沂源县实验中学也于2003年正式进入了新课改的队伍行列,在几年的探索实践中,我们对新课改也曾产生过这样或那样的困惑并努力探寻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基础教育现在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这种形式下,我们应该如何开展好主题班队活动,使之更好的推动新课改工作,使新课改取得更好的成效,为此,我们对主题班队会活动与新课改进行了试验与研究:  相似文献   

19.
自2001年开始启动新课改以来,其教学理念已经得到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与实践者的认可、基于新课改理念的课堂教学实录也已在各种媒体频频出现,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但静下心来,仔细分析一下各种各样的课堂实录,某些课堂教学只追求表面的热热闹闹,没有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实验阶段,山东省被划为课改的实验区之一。新课改的学习纳入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必修课,也是帮助教师正确处理教学活动基本关系,调适教学行为,探索教改创新的理论指导体系。学习课改理论,理解课改理念,反思异步教学的教学观,我们发现异步教学与新课改倡导的教学体系有许多相似、吻合之处。因此,教师们课改的理论学得快,接受得快,理解得深。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基本形式到基本方法适应得快。这样的状况,是黎世法教授不远千里,两次亲临沂源,悉心指导,精心栽培的结果。成就归功于黎教授创立的异步教学。现就异步教学与新课改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