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整个科学的发展与全人类的文化是分不开的,在西方是这样,在中国也是如此。可是科学的发展在西方与中国并不完全一样。在西方,尤其是如果把希腊文化也算作西方文化的话,可以说,近代西方科学的发展和古希腊有更密切的联系。在古希腊时也和现代的想法基本相似,即觉得要了解宇宙的构造,就要追问最后的元素是什么。大的物质是由小的元素构造,小的元素是由更小的粒子构造,所以是从大到小,小到更小。这个观念是希腊时就有的(atom就是希腊字),一直到近代。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略有不同。我们是从开始时就感觉到,微观的元素与宏观的天体是分不开的,所…  相似文献   

2.
古代中西科学家状况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家是科学研究或创造的主体 ,是影响科学发展的因素之一。通过对古代中西科学家群体状况进行比较研究 ,我们发现中西科学家在数量、社会职业、科学研究活动、研究方法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由此揭示出古代中国科学理论落后于西方 ,也有科学创造主体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西方科学家的宗教信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西方科学家宗教信仰的一般考察在历史上,科学与宗教(基督教)有过激烈的冲突,宗教和科学本质上是对立的;但是,尽管如此,在西方世界,仍有许多科学家,包括某些非常著名的科学家都不同程度或在不同意义上信仰宗教。例如,《天体运行论》一书的作者、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1473—  相似文献   

4.
海外中国学研究的领域已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方方面面,实属跨学科研究。由于它的源起是对古代中国的研究,现实和未来的重点是对现、当代中国问题的探讨,所以从宏观上考虑,仍拟将其放到历史科学的研究领域考察。尽管这门学科已从历史科学的研究中心走到了边缘。新时期以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史学工作者对海外中国学研究的兴趣越来越浓,有关的成果也越来越多,学术界人士都十分看好这一新的研究方向,认为是值得重视的史学趋势。笔者特对此作一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内“废止中医”言论的再度抬头,关于“中国古代是否有科学”这一本不成为问题的讨论也有升温之势。从科学解释的视角对这一讨论进行重新审视,质疑西方近代科学所谓的“标准”,认为中国古代科学虽无其名但确有其实,提出科学应该是一个与文化相关的广义、一般和发展的概念,是“天下之神器”,而绝非西方之专擅。基于此,本文发挥了非西方形式的科学——特别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现代借镜。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古代自然哲学与科技哲学的研究已经愈来愈成为中国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三大块,一是对中国古代自然哲学及其特点的研究,包括哲学家和著作中的自然观、哲学范畴中的自然哲学内涵、自然哲学中的生态观等方面;二是对中国古代科技史中哲学思想的研究,包括科学家、科学著作的自然哲学思想以及古代科学的研究方法等方面;三是对中国古代哲学与科技关系的研究,包括哲学与科技发展的相互作用、哲学家和哲学著作对科技的研究、儒家文化对古代科技的影响等方面。已出现了不少重要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一些重要的观点,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偏重于个案研究,整体性研究不足;二是局限于分门别类的资料梳理,理论分析研究不足;三是简单判断有余,深入思考不足。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素质教育思想○与中学历史教学改革●侯明忠邓小平素质教育思想广泛而深刻。表现在:宏观上,提出了发展现代教育的新方针和发展中国教育的全面构想;微观上,主张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国民素质的普及与提高;战略上,认为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三个战略重点之...  相似文献   

8.
王■ 《物理教学》2013,(8):30-33
将中国古代科学家在创造发明和发现中所运用的充满睿智的科学方法作为理论基础,本着费耶阿本德的"怎么都行"的方法论,通过演绎法,就可以建构出包含激情元素的多样化探究模式,从而为物理教师的探究教学和学生的探究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工具。这就是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用中国古代科学家方法进行物理探究建模"的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几点特征第一,各种理论学说都注重微观的研究。有的派别把自己的理论建筑在调查实验基础之上,集中钻研道德教育中某一具体方面,或围绕品德心理结构的某一单项重点突破研究,这种研究很有意义。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对道德教育实践必将大有益...  相似文献   

10.
对复习教学而言,历年高考试题绝对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宝库。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尝试,笔者认为高考试题在复习教学中至少可以在两个方面发挥较大的作用:一是宏观上把握方向、重建结构;二是微观上深挖重点、落实细节。谨以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的相关试题为例,将自己点滴心得付诸下文,恳请同行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11.
2012年比较政治学在选择研究对象时注重从宏观层面逐渐向微观层面转移,并跟踪全球国际热点问题展开研究。与西方比较政治学研究相比,2012年中国的比较政治学科力求自主探索,在借鉴西方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融合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和内涵,阐述当前中国政治制度的现实特征和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作为科学来研究的时间不长。教育研究问题有宏观方面的,也有微观方面的,微观的不解决好,宏观问题也无法解决好,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基础。一、对所走过的历程要有正确估价中国的高等教育与世界比有先进的地方,这是一种优势。研究它是为了发展优势,弥补它的不足。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成立已七年多,要估量一下。可能是过了一些关,也不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40年代,广义的西方科学哲学包括逻辑学、分析哲学、实验主义哲学等作为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在中国传播。当前国内关于建国前西方科学哲学在我国传播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哲学史的方式进行考察,它散见于各类西学东渐史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对西方科学哲学在我国的传播以具体微观的史实描述为主,缺乏宏观全面综合的把握。以科学哲学传播主体的纵向列举为主,而横向对比分析研究略显不足。部分研究只是流于科学哲学传播的文献整理和史实陈述,从哲学层面和内在逻辑深层把握西方科学哲学传播的规律及动力机制方面,有待加强。部分研究重传播历史研究,轻影响研究;并且对于科学哲学传播在中国产生的学术影响与社会影响,缺乏专门的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明清之际,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士为了达到传播基督福音之目的,翻译介绍了大量的西方科学书籍,希望中国人能由科学真理走向启示真理。他们所传入的科学,对当时的部分中国士大夫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们的贡献不仅在于传入了一些新科学或学科,还在于他们把西方的科学理念带到了中国。中国的学术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强调的是人的道德层面,重身心,轻实用,并认为修身之类才是“实学”;而把具体的科技斥之为“器末”,则不“入流”。这是中国为什么有科技成就而没有系统的科学的原因。相比较而言,西方哲学从亚里士多德时代起在重视人的道德层面的同时,一开始就强调对事物对自然的究诘;这与西方科学明的形成是密不可分的。这样,西方所强调的“实学”更是一种能带来物质明的“实学”。跟西方的“实学”相比,中国古代所强调的“实学”,倒更像是空疏之学。所以,本通过对双方“实学”的比较研究,试图从这个角度看中西化在这个方面的差异,从而更好地认识这两种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诗歌教学研究是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论者或从宏观着眼,或从微观人手,进行了广泛探讨,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思路、模式、方法,可谓硕果累累。不过在热烈的讨论中也普遍存在着一种倾向,即对古诗本质特征的认识不够深入,导致所总结的某些教学原则和方法欠妥当、科学。本文就这一问题继续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竺可桢是卓越的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科学事业的领导人之一,是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他在历史气候学、历史天文学、历史地震学、中国自然科学史等学术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在他的领导下,中国科学院创办了"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使我国的自然国学研究走上了建制化的道路。在他的身上具有很崇高的科学精神,但他是人不是神,他的学术研究不可能摆脱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他曾提出过"中国古代无科学"的观点,这是一种过分把西方近代科学中的实验基础本质化的观念。另外,西方科学的还原论思维特点,也限制了他对中国古代科学体系能够作出更高的认识。他奠基、开创和领导的"发掘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事业,其宗旨不是为了传统而研究传统,更大的目的是古为今用,即开发中国科学传统的现代科技创新功能,这种开拓性贡献是无人能比的。为了继承他的精神,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在保持几十年来的分科传统的同时,还要开拓综合性研究,以发掘中国传统科学中的宝贵矿藏,促进和实现全人类的现代科学创新。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历史的、微观的、宏观的研究[1]7.这些研究始终存在着一个研究思路和阐释原则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使研究的成果大打折扣.例如,宏观研究常把中国古代文论置于古今中外所形成的视界中去考察把握,从古今对话、中西对话中得出必要的结论,甚至提出新说[1]10.但在古今对话、中西对话时就有一个阐释立场和价值选择问题,稍不留神就会流于庸俗类比、随意阐释,使研究流于浅陋.历史的研究、微观的研究也有此类问题.对此,陶礼天教授的《中国文论研究丛稿》给我们提供了诸多启发.著者将中国古代文论置于国学背景之下,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解读,既致力于专人专著的深入探讨,又注重中国文论的宏观研究,视野开阔,具有鲜明的学术个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西方语义场理论在汉语语义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局限。运用这一整套理论研究汉语语义,比传统的训诂学有较大突破:在宏观方面,把语义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在微观方面,对词义进行深入的分析,更为科学。对某些表示抽象的词,采用义素分析法尚存疑义。  相似文献   

19.
一、基础知识思维导图在运用元素和原子的概念对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结构进行分析时,一定要注意遵循"宏观对宏观"微观对微观"的原则,要注意元素和原子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能利用元素这一宏观概念,去正确描述物质的组成或成分:判断原子、离子是否属于同种元素.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写出一些  相似文献   

20.
和谐--教育的最高目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日 ,重读爱因斯坦有关科学、宗教和教育方面的论述 ,联想到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 ,对“和谐”有了更深切的体会。一、和谐是自然规律的本质爱因斯坦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 ,而且对宗教、教育也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在《科学与宗教》一文中说 :“人类进步的精神进化越是深入 ,我就越是坚信通向真正宗教之路不在于对生命和死亡的恐惧之中 ,也不存在于盲目的信仰之中 ,而在于对理性知识的努力追求之中。”所以他认为 ,“你很难在造诣较深的科学家中找到一个没有自己的宗教感情的人 ,但是这种宗教感情同普遍人的不一样。”这正如歌德的诗歌所言 :“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