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这里介绍的是一种峨嵋派佛门密宗自发动功功法,它属于筑基功的范围,因习成此功约须三年时间,所以也称“千日筑基功法”,只因为本派练功时主张身密,意密、语密,故谓密宗。 峨嵋密宗自发动功上功快,气感强,出功后会自动排打穴位,自动按摩病区,内气也会自然向病区进攻,不须意念上的意守和导引,一切自然而然,所以  相似文献   

2.
刘荣庭  陈瑜 《武当》2004,(4):6-8
“北斗桩”为闾山无极门重要功法之一,包括筑基功与活步功两部分。活步功以筑基功为基础,强调步法的变化。步之用在于转运身形,巧夺地利;游走靠桩,以求技击实战之妙用。此功属武术硬功类,内强脏腑,外壮筋骨。必须内外兼修,不可偏废。其中内功以气内养,开五脏之气机,逐六腑之邪气。以调理为主,外练靠桩刺激大脑神经,  相似文献   

3.
郑清 《武当》2000,(11):33-33
气功之争为什么一直反复不止,致使无数气功爱好者尚在十字路口觅寻路标?其关键在气功界对“气功”一词尚不能下令人信服的定论,无论考其年求其世为实,还是掌门人手中有传度手令,哪怕有道有德,均难说明问题。更何况他类。因气功修炼在于修性炼命,决不是以气为功的修炼所能包容的。修为贵在返本还原,以治心为要,若能证得其法,则神功生,神通在。若言修得其功,则金丹何成?因此,我们只能说气功本无气,是人体能量流协调运动的性命之学,并调动元神用事的自动系统。  相似文献   

4.
韩哲 《中华武术》2007,(10):36-37
第二步养真气充窍,练呼吸开合这一步主练采气、练气、壮气之功,其目的是练后天之气,养先天真阳之气,使之增强、充盛、壮大,而后归属于中丹田之"空窍",并逐渐促使"空窍"转变成真气能量充盈的"功态窍",自发地产生"窍呼吸",即"胎息"之功能状态,使习者内气之功发生质的升华。但是,为什么要练气?怎样练?真气与丹田、丹窍是什么关系?"窍呼吸"  相似文献   

5.
车星辰  杨树藩 《武当》2005,(9):27-30
一、桩功(一)动桩功动桩功是九宫八卦拳的桩功系列功法,原传名为“揉球功”, 亦称“云球功”,共八式。此功是在练好静桩功,获得充足内气后,在内气的催动下以意念传神达形,引动手臂带及身体,云球打圈,行气传力,外动内静的内功功法。动作歌诀曰:舒顺自然,妙生意趣,静动慢快,刚柔相济,拧摇翻展,缓中寓急,内气运行,乾  相似文献   

6.
少林金针指     
周颂南 《武当》2008,(12):46-46
少林金针指为少林硬气功中的一种,其特点是以意领气,气与力合,以气壮力。技击上可以用指钻石,点人穴位;医学上可以发气点穴疗疾,达到“内炼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的境地。习练此功须坚持不懈,严守武德。每日早晚须择空气清新之地吐纳后方可行功。  相似文献   

7.
李宁  李成银 《精武》2007,(1):8-8
此功为梁山子午门功法的一种,阴阳并练,刚柔相济,练精化气,练气生力,练力养神.内外兼修,是一部动、静、气、力、形、意、神、志并练的上乘功夫,此功分内功、外功,外功又分上部功、下部功。此功易练易懂,不出偏差,是武术养生、技击爱好者不可多得的秘宝。  相似文献   

8.
张金普 《武当》2014,(5):19-20
太极功的修炼包括站桩功、太极拳基本功、转腰’尾间收功、前打丹田后打命门功、气贯四梢功、摇橹功、抻筋拔骨功和慢步行功等八项。  相似文献   

9.
杨春 《武当》2006,(5):15-16
一、太极拳与气·炁·功太极拳道功法都是为气、炁、功转化而修炼的。它依赖于精气神的相互作用。气、炁、功三者基本体现了太极拳修炼三个层次的变化。气者,大自然之气也。中国传统哲学认为,在宇宙自然和生命之间,充斥着一种无形无象、至精至微、无所不在的微观物质——气。大自然之气是宇宙中最原始、最根本的混元之气,它可以化为阴,也可化为阳;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庄子·知北游》云:“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天地保  相似文献   

10.
峨嵋金刚铁爪功,简称“铁爪功”。是峨嵋拳练养相兼、刚柔相济的硬功功法之一。系用意念调和身体气血,通过呼吸调动人体内气。经常练金刚铁爪功能够炼补心、肝、脾、肺、肾之气。  相似文献   

11.
沈明 《武当》2023,(8):23-24
<正>中华武术所有拳种的基础训练方法都是大同小异,其目的是通过训练提高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和稳定性,其对应的功法是腿功、松功和桩功。三丰自然派太极拳,其腿功和松功训练方法与长拳完全一致。即需要压腿、踢腿、劈腿、控腿、吊腿和开肩、涮腰、活胯等基本功训练,但其练根基和气、力的方法与长拳有所不同。主要有静功、动功、行功三种方法,通过动静结合的综合性训练,可达到双腿有力,拳架稳固,动作协调,神志专注等作用,是练拳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健身气功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健身气功·气舞是其在追求艺术美感方向上的最新尝试。该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以对健身气功·气舞裁判规则、实践情况以及后续影响的分析为基础,以健身气功功法原理为根本,依次从健身气功·气舞的名称、功理和审美观三个层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研究显示:健身气功·气舞在名称序列上的不对应性和旨意的不确定性会影响受众的理解;对健身气功功理诸如外在神态、练养结合等的疏忽会使"功"朝着"舞"的方向发展;健身气功·气舞中附加元素过多无助于审美移情的产生和固有境界的营造,目前其发展方式也与绿色简约审美观有所背离。进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武当吐纳功     
张祖仁 《精武》2007,(3):49-49
一、源流武当吐纳功,是笔者汲取张三丰的太极图精华,系统阅读大量经典著作后,创编出的一套内功修炼功法。二、功理功效其以炼气、调气、行气、调血等方法,通过意念和呼吸配合来达到强身治病的  相似文献   

14.
排打硬气功     
排打硬气功,是峨嵋功法内功、外功练习的有机结合。内功练到相当“火候”以后,硬气功会自然地因内气充实而功成。内功通过形体、呼吸、意念的运作,可使内气运聚,形成动力核心,并借此以气运力,发动体内真气产生爆发力,从而提高人体承受力和抗外力。 排打硬气功共有四步功法:一是“丹田功”,亦称气功散;二是“腹背功”;三是“胸助功”;四是“浑元功”。排打硬气功要经过三层功夫的磨练:一层功夫是练其形似,使动作协调、连贯、准确。即反复地练习体验,形成正确的动作动力定型。二层功夫是练气自然畅达,每一个动作与呼吸配合协调、准确,使呼吸与动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以气摧力、以力助势,形、气、力、势合一的功效。三层功夫是用意领气,是前二层功  相似文献   

15.
陈理圣 《武当》2011,(12):5-6
武当派无极站桩功,俗称站桩功,或无极桩功,或无极桩、混元桩、浑圆桩。称谓不同,其实质目的是一回事。站无极桩的目的是为了练内功。内功的形成主要是开发人体内的潜能(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气劲力),使我们身体里的气劲力都能得到开发和增  相似文献   

16.
《健身科学》2012,(4):39-40
丹田混元气功,是少林太祖门第一功,其以静为主,以动为辅,以求丹田内气,兼得腰力内劲。混元气是指在人体元气的基础上,通过练功获得的一种内气,首先产生于丹田,故称“丹田混元气”。  相似文献   

17.
郭玉杰 《精武》2007,(9):F0002-F0002,I0001,I0002,64,65
自"悟拳"在《精武》发表后(2005年第10期),在读者中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可是如何以"悟拳"的内养功法,达到祛病强身,在养生的同时,又生出搏击自卫的能力,筑基功是必经之路。拳经曰:"要把骨髓洗,先从桩功起"武功的筑基功是以桩功为主,以桩功增强内气内力,从而达到精满气足、体质改变。悟拳的筑基功,是以"六球五行庄"和"九龙盘"为主要的筑基功法。  相似文献   

18.
黄剑斌 《精武》2006,(10):52-52
少林派功夫分为内、外、硬、软、轻等功法。一指禅功又名一指金、金针指等,为少林硬功之一,其特点是以意领气,气与力合,以气助力。在技击上可以以指钻砖,点人穴位;在医学上可以用于发气点穴治疗疾病,达到“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相似文献   

19.
龙爪功     
龙爪功是民间传统功法的一种,亦称擒拿手、提坛功。专练手指肩臂劲力,属软硬兼融之功。坚持习练一定时间(约1~2年),指力、臂力大增。此功为擒拿格斗点穴的基本功法。其练法主要包括硬练、软练两种。具体练法如下: 一、硬练法 1.选择小口坛,以五指能抓扣坛口,内装10至20  相似文献   

20.
岳武 《武当》2010,(3):10-12
武当五行养生桩是武当道学专家、全真教龙门派第22代传人武当纯阳门一代宗师刘理航所传承的正宗长寿养生功法之一。它的特色在于运用后天八卦之理,应对五行(金木水火土),通过特殊的肢体运动方式,作用于五脏(心肝脾肺肾),使身体得到综合性保健。有云:“骨者肾所主,力者心所主,筋者肝所主,气者肺所主,肌肉者脾所主。”练好此功,可达到筋壮、骨壮、肌壮、气壮、力壮等内壮强身,还可达到精足、气充、神溢而祛病延年的独特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