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是笔者对亲身经历的五个案例所作的分析,希望能为小学数学的“创新教育”尽微薄之力。性格与创新[案例一] 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新授课时,我指着例题总结:“把一个饼平均分成2块,每块用1/2表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每份用1/3表示……请同学们说一说,分一样什么东西可以用什么分数来表示。”学生们的回答不外乎是“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用1/4表示”  相似文献   

2.
[案例]例题:把一张纸的4/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相似文献   

3.
一、铺垫练习1.让学生猜一猜老师有多高。(用小数表示老师身高,激发学生学习小数的兴趣)2.填空。1角=()元1分=()元2角1分=()元()克=1千克()分米=1米()厘米=1米()毫米=1米3.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10份,1份是它的()/(),6份是它的()/(),9份是它的()/()。  相似文献   

4.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理解几分之一与几分之几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分数,并掌握分数各部分的名称。1.实例引入。教师贴出4个苹果,让一个学生将它平均分成2份,每份得2个;另一个学生将它重新分成4份,每份得1个。分完后,教师提问:“如果将4个苹果平均分成8份,该怎么分?每份  相似文献   

5.
明启文 《云南教育》2003,(25):47-48
在实际生活中,常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这样,对于这个整体(也就是单位“1”)的每一个部分,便有两种含义,即实际数量是多少;它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如,把6只熊猫玩具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2只,它占单位“1”的13。分数的这一特殊性,就给分析与思考分数应用题增加了难度,因此,引导学生学习分数应用题时,一定要突出这一点。一、把握特殊性,早做渗透在学习完“分数的意义”后,应该加强如下训练:左下图是把()个△看成单位“1”,平均分成()份,每份有()个△,占单位“1”的()();3份有()个△,占单位“1”的()()。然后逐渐变为文字叙述,如,一块2公顷…  相似文献   

6.
教学要求:认识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应用这一性质把分数化成指定的分母而分数大小不变的分数,为以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打下良好基础。教学过程: 一、铺垫 1.学生动手分火柴棒。①把12根火柴棒子均分成2份,并说明其中的一份是总数的几分之几?数数有几根? ②再把12根火柴棒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2份,它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数数有几根? ③把12根火柴棒平均分成6份,取其中的3份,  相似文献   

7.
一、为学生留足"静思默想"的空间【片断描述】教学分数除以整数一课,当我出示了教材中的例题:"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学生列出算式:"(4/7)÷2",并直接就报出了得数是2/7之后的教学如下:师:2/7,你们是怎么算出来的?学生抢着回答。  相似文献   

8.
新编教材中分数定义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有的书把其中的“单位1”表述为“整体1”。但不管说“整体1”也好,“单位1”也好,表达的都是赖以平均分成若干份的那个数量,两者的内涵是一样的。用文字表达概念有两种作用:一是反映作用——它能确切地反映其深刻的内涵;一是传达作用——人们通过它能认识其深刻的内涵。比如,把1米长的线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1/5米;把一斤油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是3/4斤等等,说这是把“单位1”平  相似文献   

9.
【愉快教学片断一】引入1.口答。(1)用两个“2”和一个“0”组成三位数,能组成几个?谁最大?(2)把3个百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个百?(3)把1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能分到几个十?(4)把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数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每份是几个几?  相似文献   

10.
李艳  顾荣 《江苏教育》2007,(18):42-44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数学教材三年级“认识分数”。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知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表示,从而进一步认识分数。  相似文献   

11.
“分数的意义”的教学是在已学“分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与第七册相比,本课内容有四个新的发展,即扩展了单位“1”的概念,由一个物体发展到将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具体给出了分数的意义;给出了分子、分母的含义;给出了分数单位的概念。因此,教师应紧扣这四个问题并围绕其展开教学。 1.复习再现。教师依次出示糕点图、一个圆及一条表示1米长的线段图,设问:“把一块糕点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几分之几?”“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每  相似文献   

12.
案例:下面是苏教版第八册《小数的意义》两个不同的教学片断。[片断一]教师出示例题: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长多少米?这样的2份呢?让学生观察米尺后组织教学:师: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在米尺上是多少分米?生:每份是1分米。师:1分米是几分之几米?怎样用分数表示?生:十分之一米(教师板书:1分米=110米)师:十分之一米如果写成小数可写成0郾1米。(板书:0郾1米)读作零点一。这样的2份是几分之几米?生:这样的2份是2分米,是十分之二米。(板书:2分米=210米)师:十分之二米也可以写成0郾2米(板书0郾2米)读作零点二。这样的7份是几分米,是几分之几米…  相似文献   

13.
"认识分数"这节课教学的重点是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和理解几分之一,并能正确地表示出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其难点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每份里都有一个或几个物体.受物体个数的千扰,学生往往容易把物体的个数与平均分成的份数混淆.  相似文献   

14.
有的学生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和相应的除法应用题,往往分辨不清,那么怎样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判断该用什么方法解答呢? 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应用题有以下两种类型。 一、题中只有一个量 (一)已知总量,求部分量 如:“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重40千克,吃了 ,还剩多少千克?” 1、根据线段图来分析 吃了 ,就是把40千克的大米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8份,吃了其中的5份。根据线段图,吃了5份,还剩3份,而题中要求的是还剩多少千克。只要求出每份是多少千克,就可以求出剩下的3份是多少。8份是40…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我在分数应用题的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简介如下。 一、由分数或算式说意义。例如,“用去1/4”表示把总数平均分成4份,用去其中的1份;或者说用去总数的1/4。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1.复习旧知。(1)把一块饼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7(1/3)(2)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1/6)5份是它的几分之几?(5/6)(3)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几分之几米?(1/10米)9份是几分之几米?(9/10米)  相似文献   

17.
动脑筋(27)     
1.爸爸给艳艳一包糖果,要艳艳分成若干份,份数不限,但每份糖果粒数要相同。开始艳艳按每份10粒分,最后一份差7粒;按9粒分,最后一份是6粒;按7粒分,最后一份差4粒;按6粒分,最后一份是3粒;按4粒分,最后一份差一粒;最后她按每份3粒分才刚好分完。爸爸给艳艳的糖果最少应有几粒?  相似文献   

18.
在学习"分数除法"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猴子哥哥和猴子弟弟要去上学了,猴子妈妈买了一张大纸,把这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哥俩每人一份,你能帮哥俩算一算,每人拿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学生列出算式后,我就让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得数。汇报开始了,有的同学画图,有的同学说把4/7平均分成2份,就是求4/7的2/1是多少,所以  相似文献   

19.
本教案着重通过演示操作使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正确地读、写简单的分数。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一、引入新课。出示两个饼的图片,问:“这里有几个饼?”添上一个饼的图片,问:“现在是几个饼?”把图片全部取下,问:“这里还剩几个饼?”学生答后,教师小结:像0、1、2、……这样的数,我们把它们叫做整数。例如,把8个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个饼,这个“4”就是整数。如果把1个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几个饼呢?(稍停)它既不是1个饼,也不是0个饼,也就  相似文献   

20.
[教例四]分数的意义教师揭示并板书课题。一、利用图形,直观感知分数的意义出示填空题:用分数表示下列各图的阴影部分。根据上图,学生很快填出了1/2、3/4和2/3。二、根据图形,说明每个分数的具体意义师:圆的1/2表示什么意思? 生:把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圆的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