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水平,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应用文的教学与训练。这是学生专业学习和实际生活的需要。教学中,要突出应用文训练的重要性,根据《大纲》要求,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努力做到四个"讲清",并通过情景教学法、例文分析法,讲读结合、讲导结合、讲练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应用文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王鹏 《西藏教育》2012,(6):17-18
加强小学中年级片段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认识和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激情,激发习作兴趣 情感和兴趣是教学中最重要的心理品质。加强对学生习作情感和兴趣的诱发,  相似文献   

3.
应用文教学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具备应用文基本写作能力的实用性人才,因此,应用文教学应该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教学内容应以应用写作能力的训练为重点;把基本写作知识、文体知识和能力训练有机结合;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动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应用文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小学中年级的习作是学生习作起步阶段,教学中应重视学习支架的利用和搭建。中年级习作由写话过渡到写段和整个篇章,很多学生心里产生畏惧情绪。为此,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学习支架,更要帮助学生学会搭建学习支架,以情境支架激发习作兴趣,以图表支架开启行文思路,以问题支架完善习作构思与表达。以微写作的形式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力、表达方式及写作结构方法等,从而提高中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本人通过一轮的应用文教学实践,在应用文课堂训练的设计和应用上进行了尝试,并就应用文练习题的设计和应用过程中要处理好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进一步寻求完善应用文写作训练的设计以及应用文写作课堂训练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一体性教学思路,切实提高应用文写作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应用文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文体,在信息时代,它作为行政管理和各项领域业务交流的一种信息载体,在传递信息,通报情况,指导工作,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应用文写作是一门较为枯燥乏味的课程,在教学中学生不大感兴趣,为了让学生掌握好这门课的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尝试以下几种训练方法:一.激发兴趣。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应用文的浓厚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想学”。二、“变通”训练。应用文写作方法比较简单,格式相对固定,在教学中,可在部结归纳应用文写作特点和规律的前提下,学会相似类型文种的“变通”训练。对比训练。在教学中把类型相似的文种加以对比,区别它们的异同,使学生在应用中不容易混淆。四、模拟训练。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教学中,可采取模拟训练的方法,让学生直接参与,大胆实践。  相似文献   

7.
赵越英 《考试周刊》2014,(49):34-34
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在不断丰富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强化应用文写作训练,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奠定良好的写作基础,这不仅是大专语文教学发展的需要,更是新世纪人才培养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教师要在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重视应用文教学实践。由于种种原因,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兴趣不浓厚,教师应从培养学习兴趣、传授写作方法等方面入手,提高学生应用文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通过对低年级小学生进行系统地、序列性地习作起步训练.与中年级习作教学进行有机衔接,提前培养起学生良好的写作兴趣和写作习惯.为中高年级学生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推动小学作文教学,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从三年级起在单元中把习作列为单独板块,在内容上自成体系,每学期交替安排纪实作文、想象作文、应用文的训练,但有些教师觉得学生写来写去总是难以提高。对此,就需要教师在单元习作中认真把握编者意图,从学生习作水平出发,找准教学梯度,科学合理地开展习作训练,把一练一得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0.
习作教学如何拨动学生的心弦?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喜欢习作的理由,并让学生掌握必备的技法;需要科学把控习作训练的量,让教学的几个环节形成良性循环的"闭路"。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习作教学原则进行教学,将拨动学生的心弦,提高习作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习作其实与说话一样,属于表达的一种。习作游戏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中完成习作任务。习作态度需要游戏化;习作素材需要游戏化;习作训练需要游戏化。  相似文献   

12.
口语交际的训练与习作教学密切相关。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主动引导学生开发兴趣,从综合素养方面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将不同学习技能有效地糅合在一起进行系统性的训练。本文研究了小学语文习作与口语交际相结合的策略,希望能够科学地让学生学会将知识习作与日常交流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习作能力一向是衡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将习作教学融入、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体验中,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独具个性的生活体验,丰富写作素材,引导他们学会用心观察、体验生活;为学生提供交流平台,使学生会写应用文;定期推荐优秀作品,扩大学生阅读面;经常把学生习作认真修改,投到报刊,激发写作兴趣,有利于习作教学。  相似文献   

14.
目前,各高职校普遍开设了应用文写作课程,但与在语文教科书中穿插应用文写作教学不同的是,专门的应用文写作课程更专业、更深入。但是教学实践中,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效果大多不理想。一方面是应用文理论知识太浅显,学生一看就懂,但实际写作难度大,一写就错;另一方面是应用文写作课内容枯燥,程式性太强,学习过程死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缺失。因此,通过多种有效方法进行写作训练,可以让学生在训练中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5.
张存林 《考试周刊》2012,(36):46-46
小学生作文起步训练是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基础,打好这个基础对作文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文起步训练不仅能使学生掌握习作的基础知识和习作方法,而且能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可采取由口头作文向书面作文的过渡,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选材命题,渗透作文教学中的趣味因素,以激励为主进行作文讲评等方法进行作文起步训练。  相似文献   

16.
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习作教学大多要求"全篇幅写作",面面俱到,加之受教学时空等限制,无法激发和满足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个性化需求,使学生望而生畏,兴趣索然。引导学生进行类似于网络里的"微博"式写作,不做题目篇幅的限制、快速精准、不拘形式,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训练习作水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李凤 《学苑教育》2021,(10):61-62
在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中,针对中年级学生习作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开展"微格"写段训练。通过文献法、总结法、行动研究法,探究了"微格"写段训练的内容与策略,以及评价方式。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贴近学生的生活,进而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姜淑华 《考试周刊》2013,(84):28-29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注重并加强应用文写作训练,培养学生应用文体的运用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应用文具有实用性、广泛性和体式性等特点.初中要求掌握24种应用文,高中又增加了12种.根据其性质和用途,可分为公文和一般应用文两大类.为了使学生对这些种类的应用文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作者采取了下列具体做法:紧密联系实际,激发写作兴趣:抓住写作规律,培养良好习惯;注重语言训练,提高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19.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会发现老师和学生感到头疼的就是习作,无话可说,空话、假话、大话在学生的习作中屡见不鲜。我觉得出现这种状况可能是由于学生没有将习作和生活联系起来.没有意识到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正好班里要调位,我借机把习作训练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从习作实践中感受到习作不是为了“应付差事”,而是生活的需要。原本打算只进行一次习作训练——《关于选择同桌的申请》,但随着活动的深入,出现了我未曾预料的情况。于是.我又安排了一次习作训练。  相似文献   

20.
小练笔是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有关的文本语境,以较小的篇幅进行的习作方法、故事拓展、仿写等的习作训练。小练笔训练篇幅短小、形式灵活,是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基于在文本品析中渗透小练笔的意义,教师应研究有关读写结合的方法,创设儿童语境,根据不同的文本内容和文本特点精心设计教学,从而达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目的,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