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说服,所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班主任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但现在较为常见的现象是,老师们往往把说服看成是对学生的单向“训导”,而不是双向交流,于是教师“说服”学生的姿态就和“授课”差不多了。而且许多班主任看不到说服的局限性,他们竟然以为:我一“说”,你就应该“服”;既然我说得对,你为什么不听?这些班主任对“说服”的期望脱离实际了。  相似文献   

2.
苟悫  王建 《四川教育》2007,(2):93-94
班主任与学生的接触从相识开始。这种相识,彼此要消除陌生感,建立起相互交往的心理需求和相互接纳的情怀,体现为一种精神的敞开。要让学生走近教师,和教师“面对面”、“零距离”,对教师产生情感依恋,和教师“交心”;教师也要放下架子和学生结为“同伴”,走进学生心间,快乐着他们的快乐,痛苦着他们的痛苦,站在学生的立场理解,站在教师的角度引导,学生才会向你敞开心扉,你的教育才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产生影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有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也是我们做老师的基本素质。还有,就是讲究用科学的方法对班级进行管理,我个人认为对班级的科学管理主要体现是“:严”“、细”“、恒”和“做好表率”。一、班主任的工作要“严”“严”是对学生的要求。要求学生遵守严明的纪律、严格的行为规范,要求有严密的学习计划和严谨的学习态度。同时也要求教师对学生有慈母般的爱,并给学生起码的尊严。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掌握教育艺术的基本功,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就必须具备这样的基本功。了解学生,就有可能对学生…  相似文献   

4.
杨德华 《考试周刊》2011,(74):220-221
“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那么,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班主任,如何去爱学生,而且是去爱每一位学生,尤其是“问题学生”呢?在职校中,“问题学生”往往是指那些在学习、思想或行为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爱“好学生”不难,因为他本身就讨人喜爱。爱“问题学生”才是对我们最大的考验。班主任工作的主要责任,就是帮助学生,及时地解决学生思想上遇到的困难,从而实现思想到行为的转化。  相似文献   

5.
低年级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向师性,对班主任有着特殊的尊敬和依恋,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深深地感染着他们,成为他们效仿的楷模。因此,低年级班主任在“育人”过程中,要做好学生心灵的雕塑者,要时刻意识到:我是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的一面“活镜子”。自尊自爱,了解自己, 做“自知”的镜子“自知者明”,身为班主任,首先要学会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只有清楚地了解自己,才能  相似文献   

6.
陈玲 《湖南教育》2005,(11):37-37
一、打造“四大形象”工程,建设良好校风在全面实施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四大形象”工程的基础上,突出抓好师、生形象的塑造。首先是教师形象的塑造。我校开展了一系列以“树师德、练师能铸师魂、展师风”为主线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活动,建立教师形象“阳光台”,出台“教师十要十不准”,弘扬人民教师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廉洁从教、敬业奉献、开拓创新的精神塑造既为“经师”又为“人师”的良好形象。我校定期对班主任进行业务培训,让他们学习班级管理理论、案例,制定班主任岗位考核细则,每学期末定期召开师德教育经验交流会,评选“优秀班…  相似文献   

7.
“双减”政策减的是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而不是学生的能力和教师的责任。班主任教师作为比任课教师担任着更多教育责任的教育主体,需要基于对此的认知,提升、改进自己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方法,这对班主任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班主任需要把握“双减”政策的精髓要点和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针对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现代化教育策略,探究出一条更适合学生发展的道路,促进他们的个性化成长。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2010,(7):46-47
1.“友情”提示,预防在先。这类学生犯错之后,借口常常是“我忘了”“找不小心”或“他们叫我去的”。为了避免学生以种种借口搪塞、敷衍教师,班主任可以在平时多加提醒。如在班里设置温馨提示栏,提示学生每天或近期要注意的事项以降低学生犯错几率。  相似文献   

9.
教学是双向的,教学相长,需要教师和学生的配合,教师是指导,学生是主体。而是否系统地专门教育学生做人,形成良好的品德,是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最大区别。我做班主任的理念是“开心”、“真心”、“爱心”、“狠心”。  相似文献   

10.
1.换位思考——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假如”班主任应以“爱”字为中心,经常设想“假如我是学生”、“假如学生是我的孩子”。作教师的一般都有一颗爱心,都很爱学生,但施爱的方式和手段不同,带来的教育效果会截然不同。作为班主任,应少把“爱”字挂在嘴  相似文献   

11.
有句话说得好:“班主任是天底下最小的主任,也是管事最多的主任。”的确,班主任身上的琐事多、担子重、责任大,尤其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新世纪的班主任更是任重道远。如今,婆婆妈妈似的“老保姆”和只会讲大道理的“老古董”已不适应时代,学生希望自己的班主任与众不同,能理解、尊重他们,与他们心心相印,像块“大磁铁”吸引着他们……那么,班主任如何摆正位置,利用学生自身的特点,当好班级这个家呢?  相似文献   

12.
我们有许多班主任兢兢业业,含辛茹苦,“全天候”地看管着学生,以近乎苛刻的规范对学生进行“卡、管、压”。可学生们“表面虚心接受,背地里却消极抵抗”,依然我行我素,违规现象仍层出不穷,班主任煞费苦心,劳而无功。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使他们形成良  相似文献   

13.
在平常的班级管理中,“学困生”的教育问题一直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一直困扰着我们每一位教师的棘手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这就告诉我们,对于“学困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班主任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处处为人师表,在学生心目中起到表率作用,在他们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尤其是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老师,其在学生中的影响力更大。再说,班主任工作,不像课堂教学那样可以依纲据本,这项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所谓“创造”就是班主任在工作中不失时机,创设情境,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德智体方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许发胜 《中学文科》2006,(10):89-89
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必备条件,因此,班主任应该加强学生心理人格教育。 1.尽快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师生间“零距离”的交流 作为班主任,每当接受新的班级时都应对学生情况作一个详细的调查,这是班主任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班主任要有意识地通过各个环节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熟悉学生,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在心中建立完备的学生档案。还要抓住各种机会贴近学生,互相交流,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的脾气、个性并在生活上引导他们。不仅如此,师生还应敞开心扉,逐渐减少师生间心理距离。教师也可以通过批语、面谈等方式,明白地告诉学生自己的想法,从而营造师生“零距离”的交流。  相似文献   

16.
班主任常常要“遭遇”问题学生,你道理讲了一大箩,他们却是“油盐不进”,让人很是头痛。其实,这类学生大多面子观念极强,有时候,善意地“将”他们一“军”,没准反而是教育转化的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王金龙 《成才之路》2010,(35):63-63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同时又是学校教导工作的主要执行者,是学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得力助手和骨干,是联系校内外教育力量的纽带,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直接责任人。在被人们认为培养的是“双差生”的职业学校中,班主任的工作尤为重要,能否将他们转变成为“双优生”,班主任的责任重大。我认为像这样的职业类学校,专业课教师当班主任在以下几方面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8.
一线来稿     
《四川教育》2007,(11):46-48
素质教育是高水平教育;耳朵,不能简单地长在脑袋上;家长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化学“化”教师讲为学生“学”;“创新作文”的实质是学生个性展示;班主任是“退居二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工作的“四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像中医大夫行医治病需要“四诊”一样,身兼科任的班主任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也必须适时适势、恰到好处地施用“望”“闻”“问”“切”等“四诊”。这样,不仅能健康学生的身心,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还能卓有成效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伟大使命。  相似文献   

20.
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笔者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在工作实践中深深体会到:班主任如能恰到好处地用好“爱”这一法宝,班主任工作就会得心应手。如能真正做到一丝不苟地实践“爱”学生这一天职,班主任工作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