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在一次公开课上,我作为客人老师来到了一1班,坐在了一个小女孩身边。小女孩扎着羊角辫,两只眼睛忽闪忽闪的,我想她一定是个活泼、伶俐的孩子吧果然,课堂上听到了小女孩多次精彩的发言。每当这时,我总会拍拍她的小脑袋,好像是在表扬她,又好像是在鼓励她小女孩更“专心”了也许是小女孩的表现太出色了,终于在一段有感情地朗读之后,老师把本节课上的第一朵小红 花奖给了她,并亲自贴在了小女孩漂亮的衣服上。在这么多客人老师的面前得到如此特殊的奖励,小女孩的眼里闪现出奇异的光芒。“幸福”的小花开放了小女孩似乎更忙…  相似文献   

2.
夏玉桥 《学子》2014,(2):3-3
正玩具被小朋友拿走了,使一名四岁男孩很沮丧。就来问妈妈:"我的小铲被她拿走了,怎么办?""别问我,你想想该怎么办。"妈妈厉声叫道。"我用小棍打她。""先不要拿棍打。和她讲理,她不讲理你再想该怎么办!"小男孩走到铲沙的小女孩跟前。"是我的小铲,给我。"一声过后,小女孩好像没听见。"是我的小铲,给我。"按照妈妈的意思,小男孩又发出了第二声通牒。小女孩仍无动于衷。小男孩抓住了小铲的手柄,小女孩不给,小男孩一用力,把铲子夺了过来……  相似文献   

3.
刚接手这个班的时候,我就注意到了这个小女孩———周汝帆。别的孩子在开心地玩着,她却坐在位置上,眼睛看着窗外,好像一切和她无关。我们全班为一件事而开心,高兴,乐得开怀大笑时,她却从不肯露出她的笑容。只是瞪着眼睛看着大家,好像我们这些人是怪物一样。对她,我觉得很奇怪。我曾试着去接近她,可每次我和她说话,她总是用简短的话回答完之后,就低下头去了。上课时,不管我用多么鼓励、期待的目光看她,她却总是不肯站起来。在班里,她就好像一个可有可无的人,同学们也好像已习惯了。可我,总觉得她看起来是那么孤独,虽然她是…  相似文献   

4.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女孩因为长得又矮又瘦而被老师排除在合唱团之外,谁叫她永远穿着一件又灰又旧又不合身的衣服呢 ?小女孩躲在公园里伤心地流泪。她想:我为什么不去唱歌呢 ?难道我真的唱得很难听吗 ?想着想着,小女孩就低声唱了起来,她唱了一支又一支,直到唱累了为止。“唱得真好 !”这时一个声音响起来,“谢谢你,小姑娘,你让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小姑娘惊呆了 !说话的是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他说完后站起来独自走了。小女孩第二天再去时,那老人还坐在原来的位置上,满脸慈祥的看着她微笑。小女孩于是又唱起来,老人聚精…  相似文献   

5.
早读课上,学生们一个个走上讲台来领读,有机会做小老师让他们感到很自豪,个个精神抖擞,眼里闪着兴奋。当教棒传递到一个小女孩手里时,她仍坐在位置上一动不动,我赶紧走过去问原因。"我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小女孩怯怯地说。看着她,我有点发蒙,使劲儿在脑子里搜寻:我好像没批评过她啊!可能是孩子在家挨训了?记得以前班上也有这样  相似文献   

6.
冰子 《现代家教》2002,(3):18-18
我碰到过一件挺尴尬的事儿。一次出差归来,刚搬来的邻居小女孩跑过来串门。活泼的孩子像只小鸟一样在我前后飞来飞去,一会儿一声“叔叔”,叽叽喳喳问个不停。当看到我从包里捧出一堆花花绿绿的巧克力时,她惊奇得瞪大了眼睛。当她明白这是送给她的时,小女孩并没表示出应有的欣喜,也未伸出双手来接,只是犹豫地摇了摇头说:“叔叔,妈妈不让我要别人的东西。”尽管她嘴里这样说,可她的眼神分明告诉我,她非常想得到这份礼物。于是我开导她:“小朋友,你看叔叔是不是坏人?”她肯定地摇了摇头。我说:“既然这样,你就收下吧,你妈妈不会怪你的。”也许是我的话为她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借口,也许是她太喜欢这诱人的巧克力了,小女孩终于把巧克力装进兜里,一蹦一跳地唱着歌走了。  相似文献   

7.
徐江 《天津教育》2006,(2):21-21
凡介绍家长教育孩子成功经验的书,在哪个年代都是畅销书.最近,比较引人注目的一本书叫做《人生设计在童年--哈佛爸爸有话说》。这是一个叫高燕定的父亲介绍培养女儿成长的书,在10岁生日时,小女孩高倩许了两个愿:“我要上哈佛,我要做律师。”7年后,她进入哈佛大学主修历史,11年后,她自哈佛大学毕业,进入哥伦比亚法学院攻读法学博士学位,将于2006年春季毕业。  相似文献   

8.
时常想起这样一个故事:伦纳德夫人班上,有一个一生下来就是裂唇、左耳失聪的小女孩。一次,在进行左耳“耳语测验”时,小女孩儿不愿让同学们知道她左耳失聪,更怕同学嘲笑她,便把左耳对着伦纳德夫人,同时悄悄抬起捂着右耳的手。她惊喜地听到了伦纳德老师说了八个字——“我希望你是我女儿!”,正是这八个字,抚慰了小女孩受伤的、懦弱的心灵,从此,她改变了对人生的看法,鼓足勇气不懈努力,终于成了一名学有所成的人。伦纳德夫人的一句话竟能起这么大的作用,不能不引起广大教师的深思,新课程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不同的人可有不同的发展,特别是“平等…  相似文献   

9.
前几日,我在《做人与处世》杂志上看到二篇文章,内容大致是:作为校长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天在校园巡视时,看到一小女孩摘下一朵玫瑰花,随后拿着它就往外走。苏霍姆林斯基没有疾言厉色地训斥她,而是轻轻地走近她,慢慢地俯下身来,和颜悦色地问她。当他得知小女孩是想把漂亮的玫瑰花送给病重的奶奶,让奶奶看一看,开心一下时,他牵着她的小手回到花房,又摘下了两朵鲜艳的玫瑰花。“孩子,这一朵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小小年纪就知道关爱别人。另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一个懂事的孩子。”说完后亲自把她送出了校门口。  相似文献   

10.
一个小女孩因为长得又矮又瘦而被老师排除在合唱团之外。小女孩躲在公园里伤心地流泪。她想:我为什么不能去唱歌呢?难道我真的唱得很难听吗?想着想着,小女孩就低声唱了起来,她唱了一支又一支,直到唱累了为止。“唱得真好!”这时,一个声音响起来.“谢谢你,小姑娘,你让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小姑娘惊呆  相似文献   

11.
惠惠,女,13岁,初一新生. 是什么让这个年仅13岁的小女孩有着如此愤恨的敌对情绪?对这个学校有如此深仇大恨? 我的女儿怎么了 丁零零……早上七点五十,我刚进办公室,电话响了. "老师,我是一位初一新生的家长,请您帮帮我.我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我女儿会变成这样,她在校的情况糟糕透了,与学校作对成了她惟一的乐趣.而且她对我横眉冷对.无论什么事,我说一句,她顶一句.上周为了一点点小事,她跟我大吵了一场,现在还在与我冷战.我已经没辙了,真不知道拿她怎么办."  相似文献   

12.
秋思 《教书育人》2002,(5):48-48
而立之年喜得女儿,今天第一次离开家,离开父母,单独远行。当接到女儿高考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当妈妈的心中不知是喜是怕还是忧……女儿十八岁还不曾离开过我的身边,就在昨晚还和爸爸妈妈挤在一个床上撒娇,可现在要离开我们到很远的城市去上大学?一想到这儿,就止不住泪如泉涌,朋友们看着不解,在一边不停地劝:“孩子上大学是喜事,哭什么?”可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好像孩子不是去上大学,而是去老山前线一样……女儿呢,高兴地蹦跳着,和同学们闹着,她哪知道此刻一旦离家,以后怎么生活。她像一只羽翼未成的雏燕急着飞向蓝天,恨不…  相似文献   

13.
取信     
小女孩的爸爸从远方给她寄挂号信来。信就放在邮电所的桌子上,可办事员就是不肯给她。“我怎么知道你就是收信人呢?”办事员不信任地看着小女孩。小女孩想了一下,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相片,“您看一看,这到底是不是我?”办事员把照片上的小女孩仔细看了看,又打量一下眼前的她,“没错,看来是同一个人。”说完,把信交给了小女孩。取信  相似文献   

14.
股头发合成一束,扎紧,再打个蝴蝶结。这时,母亲笑了。母亲有许许多多的头绳。不管去哪儿,她都忘不了带几根回来,然后当我穿不同颜色衣服的时候,给我配上不同颜色的头绳。母亲很喜欢这么做,至今也是如此。扎好了头发,母亲总会让我站起来,在原地绕三个圈,仔仔细细地打量我一番,帮我整整衣领,拉拉裤脚。直到她满意了,就把我拉到镜子前,问我怎么样。镜子里,有一个被精心打扮的小女孩和一位很开心的母亲。我一直不明白母亲为什么笑得那么开心,好像镜子里的那个打扮得很漂亮的小女孩是她自己。多少年来,母亲一直乐此不疲,每天重…  相似文献   

15.
吴梅珍 《天津教育》2004,(11):11-11
苏霍姆林斯基所在学校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特大的玫瑰花,每天都有许多学生出于惊讶和喜爱来观赏它。有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小女孩从花房里下了那朵特大的玫瑰花,从容地往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小女孩为什么要花,于是他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下来送给她看,看过了我就把花送回来。  相似文献   

16.
今天是大年夜,我们全家都兴高采烈,喜笑颜开。大街上张灯结彩,充满了节日的气氛。小朋友们都穿着五颜六色的新衣服在一起嬉戏玩耍。这时.我忽然看见从远处走来一位赤着脚,头上长着美丽金发的小姑娘,好像有些面熟呀!哦,对了,想起来了,她不就是安徒生爷爷笔下的那位卖火柴的小女孩吗?我高兴地迎上去拉住小女孩  相似文献   

17.
周秀 《教书育人》2010,(7):69-70
李某是个聪明伶俐的小女孩,自从一年级开始学电子琴以来,她的学习进度就总在其他学员的前面,而且在课余时间见到我时,总是很兴奋地跑到我面前喊:“周老师好!”好像她能喊我一声,心里就非常的高兴。不仅我喜欢她,其他任课老师都喜欢她。她是她们班的班长。  相似文献   

18.
著名心理学家李恕信在《潇洒的母亲》一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在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她的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果然,小女孩的愁云为之一扫而光,心情顿时开朗。老人托起外孙女的下巴说:“孩子,你开错了窗户。”开错了“窗”,会使本来美好的事物变得暗淡无光,本来有趣的事情变得索然无味。这让我想起了一位母亲:一位孩子正欲踩死几只蚂蚁时,母亲温柔地对他说:“孩子,你看它好乖哦!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她的蚂蚁宝宝!”于是,孩子就趴在一旁惊喜地看那只…  相似文献   

19.
有一次去一位亲戚家做客,亲戚家有个四岁的小女孩,当我们把午餐准备好的菜一一端上桌,大家还未正式用餐时,小女孩已经开始行动了。她对别的菜不屑一顾,只对那盘油煎的小草鱼情有独钟,她跪在凳子上伸手将七八条鱼儿抓来,个个都咬了几口又丢弃在一旁,眼看盘底快露出来了,小女孩的爸爸急得在孩子的屁股上拍了两巴掌,  相似文献   

20.
镜头一新生报名那天,一个六岁小女孩由妈妈领着来到班主任老师身边。王老师热情迎上来:“欢迎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我叫童雨,童心的童,春雨的雨。”“你的名字真好听,你长得真可爱,眼睛又大又圆,好像水汪汪的黑葡萄……你是我见到的最漂亮的孩子。”“谢谢老师。”小童雨满心欢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