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讲授高中和中专语文已经三十多年了。三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在文言文教学中,把古汉语的特殊规律教给学生,是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捷径。我讲授文言文,曾经历了三种不同方式的实践。五十年代,我采用中国传统的教法:“先生讲,学生听。先读字音,后讲字义。”即念一句文言文,口头译成现代汉语,然后让学生把原文和译文同时背  相似文献   

2.
正初中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初中阶段打好文言基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对于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传承中华文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此也提出明确的要求。如何落实课程标准,让学生乐学、会学文言文,提高学习文言文的课堂效率,这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教"与"学"并重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历来是课堂教学评教中关注的话题。观点不一,各有侧重。我认为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既要重视  相似文献   

3.
一文言文教学一向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学生讨厌学,老师讨厌教。要不要学文言文,一直困扰着学生时代的我;怎么教文言文又是当前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的我时常思考的问题。文言文教学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的瓶颈之一。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如何调动教师讲授文言文的热情,确实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古代社会以及更好的掌握现代汉语的作用。传统文言文教学奉行"字字落实、句句翻译"教学理念,教师借助教参让学生背词语解释、背语句译文,学生摇头晃脑死记硬背,被动记忆,搞得自己筋疲力尽却看不到成效,更谈不上学习兴趣。在全面实施新课标的今天,就需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结合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特点,加强朗读,授予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5.
文言文教学历来是学生学习和老师施教的一个难点.文言文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新版的中学语文课本中,独占一席之地,是我们现在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我们的老师在文言文教学中都有这样的体验:我们教师教得很艰难,学生学起来也很吃力,并且到最后学生在使用方面更是无法应对,学生和老师都感到吃力不讨好.随着新课程改革,文言文的教学方法已是多种多样了,但要想达到人其境、明其意、懂其理的境界,经过多年尝试我认为情境教学的效果最好.作者就情境教学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发表自己的拙见,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我在教学文言文时尝试了"读、译、析、背"四步教学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一、让美文在唇齿间留香——读起来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是"串讲法",即课堂上老师逐字逐句的翻译,学生逐字逐句的记,教师将文质兼美的课文割裂成零散的知识教给学生,这让学生从何谈美感,又怎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特别是文言文,学生在语言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课堂上应尽可能用多的时间让学生去读书。例如我在教《滕王阁序》时,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就要求学生借助  相似文献   

7.
李淑金 《成才之路》2010,(15):42-42
文言文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一直是学生学起来头疼、教师教起来犯难的“硬骨头”。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文言文?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反思,最后发现——文言文的教学之路应是教得“趣”、练得“实”。让“实”与“趣”比翼齐飞。  相似文献   

8.
文言文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也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且文言文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学生文学知识储备的一个途径,所以教师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要重视文言文的教学,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更多的文言文学习技巧,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文言文的作用日益提高。无论是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还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角度看,学点文言文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认真研究文言文教学,探讨符合文言文教学特点的方法和规律,从而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率,是每一个教者的重要任务。如何教好文言文呢?随着教改的深入,我认为文言文教学也应该有所创新,要让文言文教学“活”起来,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探索精神。一、诵读美读,体味文言文在文言文教学中,诵读非常重要,它不仅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方法,也…  相似文献   

10.
张苇 《成才之路》2012,(32):87-87
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文言文教学,历来是走"诵读文章、解释字词、翻译句子,分析文章"的传统路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文言文教学的课堂应该和其它课堂一样成为学生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那么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能热情高涨地投入呢?我想,应该是我们去大胆的尝试文言文教学改革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1.
<正>长久以来,文言文教学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瓶颈,许多教师和学生在文言文教学中痛苦地挣扎。究其原因,一是教师缺乏趣教、智教,二是学生缺乏趣学、智学,教师教得无趣无智,学生自然也学得无趣无味。因而,文言文教学成了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一块难啃的骨头。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要取得良好成效,教师必须在"趣"字和"智"字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2.
纵观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多年来都按照“教读——解词——翻译——主旨”的模式在教学,过于注重语法知识讲授而忽略了文章语言美和内容美的品味,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学生被动地学习,这样学习怎会快乐?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种教法已不适应现代课堂教学,因而改革文言文教法刻不容缓。如何让文言文教学“快乐”起来?几年来,我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终于,我和学生们尝到了快乐的滋味。  相似文献   

13.
杨素玲 《语文天地》2011,(24):35-36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文言文阅读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同时可以使他们理解古人的精神世界。尽管文言文教学有诸多好处,但在现实情况中,文言文教学却是教师教起来压力大,学生学起来苦的恼人状况。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机械,不能结合现实条件,拉近  相似文献   

14.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占着比较重要的地位。一直以来,学生都觉得文言文很难学,教师也觉得文言文很难教。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一、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万事开头难,而兴趣则是开好头的最好法宝。因此,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一切好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去营造有趣、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总是保持着较高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15.
从目前初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来看,学生对于文言文的认知和理解较难,丢分比较严重,学习效果不理想。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也在不断地探索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效率,本文就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练习三方面简单谈谈我的几点教学心得。  相似文献   

16.
正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大难点。尤其因为文言文在应试环节中考查量大,分数占比高,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对文言文的教学通常以逐字逐句翻译,最后让学生背诵的模式进行,导致文言文的教学一直是高投入低回报。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如何提升文言文教学的效率,成为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唐渊 《教育文汇》2006,(8):46-46
学生进入初中几乎都怕学文言文。说老实话,我教了十七八年的初中语文,也觉得教文言文费力烦神。学生何以厌学,老师何以厌教?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文言文教学,恐怕也要讲一个“乐”字;而欲使学生乐学,教师就要敢于在教学上进行改革尝试。我的第一个尝试,是在学生进  相似文献   

18.
郭正全 《考试周刊》2011,(80):48-48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教学要求在不断降低。正因为如此,许多老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往往就事论事,只注意罗列每课的知识点,很少进行归纳、整理、分类。在现行的初中语文课本(苏教版)中,文言文有29篇(不含诵读欣赏和古诗词部分),比例为16%。按理说学生掌握起来应该不太困难。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现在的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不断降低,加之整个社会对文言文有弱化的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学生开设了文言文的学习,文言文与现阶段的语言文化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初学时比较难懂。在初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可以改变以往古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自觉地进行学习。就文言文的学习提出了相关看法,希望在实际教学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文言文教学既是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对于学生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文言文教学是重点的教学内容。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并探讨了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旨在让学生更深切地掌握我国的传统文化,促进学生文字理解与运用能力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