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毛泽东依据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进行了很有价值的探索,提出基本矛盾动力论。邓小平认真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通过对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点的深入研究,提出改革动力论。江泽民紧密结合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提出创新动力论.实现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在中国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晚年坚持唯物史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做出了新的贡献:科学地解释经济因素、上层建筑诸因素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尤其是提出了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合力论,从而进一步发展完善了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恩格斯对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新贡献,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的中国化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重大理论贡献。这些理论贡献为我国当前阶段落实党的十八精神,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提供积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是中国积极主动发展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一项重大举措,甘英出使大秦对古代丝绸之路的探索做出了伟大贡献,对今天“一带一路”路线设计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探索,经历了三个前后相继的认识阶段,即毛泽东的基本矛盾动力论,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和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论,反映了党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认识的深化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而创新则是知识经济时代条件下推动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核心动力。基本矛盾———改革———创新的动力轨迹表明我党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探索历经艰辛,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6.
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正确判断是制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前提和基础。由于我国现实的社会主义完全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设想的社会主义,因此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进程必然有其独特的规律,但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又是一项崭新的课题。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三代领导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进行了艰难的探索,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丰富和发展蕴含着继承、发展、创新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从哲学的高度回答了社会主义时代面临的重大课题,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典范。  相似文献   

8.
企业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本细胞。要发展社会生产力,首先必须搞活企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先应该是企业有充分活力的社会主义。”增强企业活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探索企业发展动力问题,无疑是搞活企业急待解决的重大理论课题。冯子标教授撰著的《企业发展动力与领导艺术》(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出版)一书,以研究企业发展动力为宗旨,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社会心理学、行为科学等不同学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理论不仅解决了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方向、动力、目标、战略和途径等问题,而且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理论,结合中国国情对发展理论的哲学研究、发展社会学、发展政治学、发展经济学等相关学科进行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梅荣政教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史的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国际和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社会思潮评析、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等方面研究成果丰硕,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和研究的推进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十分重视人才问题,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提出了他独具特色的人才观。他认为人才问题是国家战略问题,要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并提出"四有"的人才标准,主张大力发展科学和教育,不拘一格选人才并要建立合理的人才选拔和任用制度。他的这种人才观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为我国人才思想理论体系的形成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是一贯重视理论指导和勇于进行理论创新的党,在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做出新的理论贡献,不断产生新的理论成果。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理论创新的杰出代表。他们为中国共产党人根据现实条件的变化,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树立了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3.
学风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党的兴衰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党理论上和政治上是否成熟的一个根本标志。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学风建设,并对学风问题做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毛泽东在中共党史上首次指出了学风的内涵,阐明了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邓小平强调理论“管用”的方针和原则,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江泽民强调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和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了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党的建设面临的挑战问题:针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我们要长期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扩大对外开放的方位、层次、领域,努力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积极参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提高我国宏观经济的管理能力;进行思想建设和化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认为毛泽东民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理论和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所形成的以人民为本的思想。它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一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对其重大贡献从五个方面作了概括。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者高度重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并将这一理论结合中国的实践不断地付诸实践,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目前,如何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从《中共中央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首次提出小城镇发展问题以来,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和十七大都对加快小城镇的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十二五"期间,我国仍处于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以农民工市民化为重点的人口城镇化战略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将大大提升,城镇化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18.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伟大战略,是中国共产党自觉地理性地将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基础上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再回到实践,指导实践,武装党员、教育人民群众的战略举措,具有客观必然性。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遵循正确的基本原则和科学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创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在新的社会实践条件下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在我国的伟大创新。  相似文献   

20.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伟大战略,是中国共产党自觉地理性地将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基础上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再回到实践,指导实践,武装党员、教育人民群众的战略举措,具有客观必然性。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遵循正确的基本原则和科学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