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文在社会需求调查与职业分析基础上,构建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职业素养视角下的课程体系,正确处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之间的关系,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改革与实践,将职业素养的培养贯穿到三年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促使学生职业生涯的和谐、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职业素养培养工作的重要地位和意义,提出建立全面考核职业素养、有效沟通教育教学、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立体运用教育方式、构建评价体系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工作的全方位格局,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职业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资培养工作需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征进行组织规划。文章立足职业教育实践背景,探讨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培养问题,意在明确师资培养在专业教育工作落实中的重要性,了解现阶段职业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培养面临的挑战,最终提出师资培养优化策略。通过分析可知,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培养工作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教育评价机制、全面开展教师团队职前职后培训教育工作、创新交流沟通互动平台、基于科研实践能力培养提升教师实践能力水平、加强思想教育提升教师团队职业认同感。应积极推进落实全面培养方案,为提升职业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团队素质水平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新时期,高职院校面临职业素养教育环境的变化、专业实践暴露了学生的职业素养问题等职业素养培养的挑战,对此,文章提出了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育高职生职业理想;构筑职业环境,全面强化学生职业素养;推进校企合作,高职院校与社会互动发展等提高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医药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在医学教育领域占有重要地位。首先,探讨职业素养的概念和内涵,以及其在医药专业中的应用和重要性。其次,分析现行医药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状况和潜在困境。再次,提出了一系列医药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和改进建议。最后,分析了医药专业学生职业素养评估方法和优化策略,凸显了提升医药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实际意义。对医学教育具有借鉴价值,有利于培养具备高尚德行、专业知识和沟通技巧的医药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应以专业的培养体系为依托,强调系统性和渐进性,形成职业基础素养培养、职业核心素养培养、职业素养提升三阶梯培养路径。各管理专业应将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和实践教学作为主要培养途径,并根据专业特点形成差异化的途径选择。职业素养评价与考核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体制建设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工程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要以产业需求为引领。地方高校工程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需明确定位与特色,聚焦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探索以突出实践能力的职业素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分析了影响工程类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素养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从如何提升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素养能力、如何打造德才兼备的导师队伍、如何丰富实践教学形式等方面对工程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职业核心素养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内容与主体目标,能够切实增进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使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成为有机整体。然而在职业核心素养培养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核心素养培养体系的功能发挥,难以切实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结合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理论内涵,探析核心素养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9.
结合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高职院校实行基于跨年级专业学习梯队的“专业导师制1+1+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介绍了学生梯队组成、专业导师构成及功能、实施阶段和实践任务,分析了这种模式在提高学生专业认识、技能培养,融合专业导师与学生、高年级与低年级学生之间的关系,全面提升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试点专业的实践与探索,学生的技能水平、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药物工程系致力于探索就业导向背景下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积极实践“校企紧密合作,专业培养和职业培训紧密结合,专业教育、就业教育和成长教育同步进行”的办学思路,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1.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教学已成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过分强调实践技能训练、轻视理论的积累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违背职业素养培养规律,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脱节等问题。基于多年来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提出知识、技能与素养一体化,教学培训一体化、产学研一体化和第二课堂专业实践一体化的四个一体化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理念,构建了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中职学校电子专业学生需要核心素养支撑职业能力,无论是学习过程,还是实训、实习过程,乃至将来的工作,核心素养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电子专业需要教师科学理解核心素养,结合理论与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转换的能力,探索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职业院校教育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有效促进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逐步提升。因 此,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实践中,要注意结合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需求,对英语教学进行全面的改革创新,促进英语教学活动优化发展。本文对职业素质导向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全面促进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旨在突出高职英语教学的职业特色,促进学生职业英语素养的培养,为学生未来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4.
顶岗实习是高职学生培养基本职业素养必须的教学环节。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学生可以全面了解餐饮行业的工作流程,通过参与服务和管理等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练就良好的职业技能。本文以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2009级餐饮专业学生为例,分析餐饮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吕和荣 《教育与职业》2012,(11):160-161
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实训操作,是高职院校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最有效途径,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实训课程要认真审视实训教学内容、实训师资培养、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训课程考核评价等存在的实际问题,对其进行全面改革和整体优化,以提高学生的实训效果,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中职生职业素养与企业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如何提高中职生职业素养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本文以数控专业为切入点,剖析了职业素养的内涵,通过多种途径对中职数控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进行了有效实践,并对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了思考。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我国高职文秘专业人才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高职院校必须以职业素养为导向,通过调整办学指导思想、优化教学课程设置、丰富文化活动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学生综合素养等,全面加强高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培养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文秘人才。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要把职业素养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构建起一个从标准、内容、途径到评价的职业素养培养体系,从而真正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在满足个人可持续发展需要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有机结合.第一,开展岗位职业素养分析,归纳对应专业群的职业素养标准.加强职业素养培养,首先要界定具体的职业有哪些特定的职业素养,对职业素养的内容进行有序梳理.以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归纳出岗位职业活动要求的作风、行为习惯等职业素养要素,作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依据.第二,贯穿专业教学,建立教育、教学融为一体的职业素养培养体系.要将职业素养教育落实到校企共同设计、共同实施、共同评价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在课程教学、项目实训中精心设计职业素养的培养内容,尤其是职业规范教育的全程渗透、技术要素的有机融合.第三,将深层次校企合作作为加强职业素养训练的重要途径.要让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前端,在校内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环节共同制定职业素养教育的内容、共同组织实施和评价.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当前国内软件人才缺口巨大,但软件产业对软件工程毕业生的职业素养需求与学生现状的矛盾问题,从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素养的分类和要求标准两个维度构建了软件工程毕业生应具有的职业素养体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有的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模式在职业素养培养方面的现状与不足。针对前述不足,提出了改进方案并在软件工程创新实验室的学生创新活动中进行了实践。  相似文献   

20.
在“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基地与专业实习基地统筹运作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对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必须将企业与德育教育工作有机结合,把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职业价值观、职业素养教育整合贯通,从而培养出“德能双馨、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技能的新一代革命事业接班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