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方性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改革探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高等学校的职能是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其中人才培养是其根本任务。高校人才培养归根结底是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么样培养”的问题。作为地方综合性大学,我校面对新的形势和情况,及时转变教育观念,调整教育策略,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努力构建起能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反映学校办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特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多元化、培养模式多样化、培养制度人性化、培养评价全程化。一、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创新人才质量标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是以专业教育模式为特点,按…  相似文献   

2.
刘晓寒 《教师》2019,(5):32-33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职院校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将影响到整个学校的发展。文章从创新办学机制、完善专业调整机制、建设特色专业体系、形成服务“地区”特色、深化课程改革、多途径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六个方面提出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3.
财经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必须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从服务地方经济的视角出发,构建既符合财经类高职教育发展规律,又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所构建的“二三四四五”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并不断发展起来的,体现了财经类高职院校的财贸特色,有助于推动首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基于国内新文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现状与教育实施过程,以“人才培养三问”为基础,提出了“过程式”新文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什么”→“用什么培养”→“怎样培养”→“培养得怎么样”为主线,回答新文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的、培养内容、培养方式与培养质量的问题,基于“要素论”充实人才培养模式内容,具体从培养目标与要求、培养内容与课程体系、培养制度与形式、教学实践、培养评价等方面进行阐述,为高校结合自身特色培养新文科拔尖创新人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人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我校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进程中,明确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和重点。我们以世行贷款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及其实践基地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三结合’的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及其实践基地建设”为依托,构建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机械类专业为代表,以世行贷款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机械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为依托,改革了传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数学类专业为代表,以世行贷款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加强数学…  相似文献   

6.
程鹏飞  庞靖宇  柏■ 《大学教育》2023,(20):118-120+135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任务。随着“双一流”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需要进一步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培养更多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型高质量专业人才。文章结合河南大学多年的尝试和探索,探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路径和实践成效。  相似文献   

7.
民族地区高等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应从单纯专业型人才培养到复合素质的人才培养,从被动的知识传授到知识创新,从封闭型育人观念到开放型育人观念。民族地区高等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措施有:贯彻现代理念,创新培养观念;突出实践价值,体现应用取向;明确发展定位,服务地方经济;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凝聚办学特色,彰显个性风采。  相似文献   

8.
南靖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创办于1990年,2004年2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职业学校,2007年被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确定为“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试点学校”,2011年5月被确认为“国家级重点中职校”。近年来,学校以区域经济的人才需求为出发点,以校企一体化合作为切入点,以区域主导产业引领为焊接点,以素质和能力培养为着力点,大胆创新办学模式,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攀越。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取决于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目标导向”模式就是以“企业专家开发”为依据创新课程体系,以企业真实场景为基础创新实验环境,以培养“双师”队伍为保障创新运行机制,以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创新特色模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民族地区高等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地区高等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应从单纯专业型人才培养到复合素质的人才培养,从被动的知识传授到知识创新,从封闭型育人观念到开放型育人观念。民族地区高等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措施有:贯彻现代理念,创新培养观念;突出实践价值,体现应用取向;明确发展定位,服务地方经济;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凝聚办学特色,彰显个性风采。  相似文献   

11.
民族地区高等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应从单纯专业型人才培养到复合素质的人才培养,从被动的知识传授到知识创新,从封闭型育人观念到开放型育人观念.民族地区高等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措施有:贯彻现代理念,创新培养观念;突出实践价值,体现应用取向;明确发展定位,服务地方经济;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凝聚办学特色,彰显个性风采.  相似文献   

12.
探索柔性培养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高等教育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要培养适应现在和未来社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就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国石油大学根据“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发展定位,确立了柔性培养的人才培养思路,并开始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完善柔性培养的一系列配套措施,逐步健全柔性人才培养机制,全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培养方案柔性化:实施柔性培养的核心1.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高质量”的原则,纵向注重系统性、横向注重渗透性,构建立…  相似文献   

13.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长春理工大学结合学校的历史发展,为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创建了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学校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原则,在教育思想观念、人才培养过程以及制度机制三方面实现创新,构筑产、学、研平台,搭建课程建设平台及国际交流平台,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4.
民族地区高等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地区高等商科人才培养应从单纯专业型向复合素质型人才、从被动的知识传授向知识创新、从封闭型育人观念向开放型育人观念的模式转变民族地区高等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为:贯彻现代教育理念.创新培养理念:突出实践价值,体现应用取向;明确发展定位,服务地方经济;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凝聚办学特色,彰显个性风采。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知识产权人才十分紧缺,西部地区尤其突出。知识产权人才作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拥有理工科背景是西部地方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重点。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指引下,西部高校应当结合地方特色,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引进联合培养机制、建立层级清晰的分类型人才培养体系、设置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课程、以实践教学为导向加强学生实务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行业实际需求,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民办高校必须结合自身的特性、发展的阶段以及发展定位等因素根据自身的发展优势与特色,实施人才培养质量与目标方面的转型.通过优化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加强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行业需求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培养规格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宁波大学作为一所办学历史仅20年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革新教育观念,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探索、创新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实践,学校已形成独具特色的基于“平台 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学校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对创新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近年来,很多高校不断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个性化培养、实践教学改革、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有效的探索。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要在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同时,进一步确立创新教育理念,并通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推进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等途径,积极推进创新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9.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校社合作项目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涵和特征,实施成效显著,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水平和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结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的建设,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的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组织等几个方面加大实践教学改革力度,探索适合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理念和“培养知识面宽、基础厚实、创新意识和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