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继涵(1739-1784年)是清代著名的校勘学家,所撰《水经释地》一书开《水经》地名研究之先河,是书较系统地解决了《水经》所载地名与清代地名的对照问题,对于研究《水经》地名沿革,有突出意义,同时在关于长江正源的论述中,也有其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清代日食预报记录的精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清代日食预报史料,考察了清代西洋历法的日食预报精度。在《历象考成后编》编撰之前,西洋历法的日食预报误差在10到15分钟左右,《后编》开始编撰之后,误差减小并一直稳定到清末。晚清以“新拟算法”推算,日食预报误差明显小于《后编》的推算误差。  相似文献   

3.
《清代学术概论》是研究清代学术的必读之作,粱启超仅用半月之余一挥而就,自1921年成书以来,屡次再版,畅销至今。后学者有人称道此书开创现代学术典范。又有人指斥该书在学术上的武断失实,可谓毁誉参半,莫衰一是。下面拟从思想与学术之间的角度。给予《概论》一个全新的解读以及较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洪敏 《科教文汇》2007,(12X):208-208
《策学备纂》是清代光绪年间吴颖炎等学者编定的大型文献《经策通纂》中的一部类书。《经策通纂》由《经学辑要》和《策学备纂》两大部分组成。《赋学》载于《策学备纂》卷三十一之“艺文”五,是清代较少流传的一部赋话。本文拟就《赋学》一书做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回疆则例》是清朝统一新疆后,为规范律法体系,有效治理新疆而钦定的律法规范,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司法等诸多领域,对清朝治疆固边起到了重要的规范参考。《回疆则例》是研究清代新疆律法体制的典范性史料文献。本文试通过研究探析《回疆则例》这一标本性史料文献对清代新疆律法中的一些问题,来研读清代新疆的律法文化及维吾尔族律法观的发展构建。  相似文献   

6.
《策学备纂》是清代光绪年间吴颖炎等学者编定的大型文献《经策通纂》中的一部类书.《经策通纂》由《经学辑要》和《策学备纂》两大部分组成.《赋学》载于《策学备纂》卷三十一之"艺文"五,是清代较少流传的一部赋话.本文拟就《赋学》一书做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人力飞机的最早发明者,是我国清代的一位心灵手巧的木匠的木匠徐正明,据徐翥先著于清末民国初的《香山小志》中介绍:徐正明是江苏吴县人。在天资聪颖,志趣专业一。他受了《山海经》中神话故事的启发,想制造一种能载人飞行的人力飞机。  相似文献   

8.
《废艺斋集稿》是清代中期一部重要的工艺技术著作,书中含有不少科学技术史料,本文除对这些资料进行探讨外,还从《废艺斋集稿》写作的社会背景和作者自身条件论证的该著的真实性,并对作者的工艺思想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为编辑《河北省公共图书馆馆藏古籍善本题录》而作。共著录本馆藏古籍善本91种,其中大部分为清代殿版本。本文与《河北省图书馆藏古籍殿本题录》相衔接,故与省馆所藏殿本重复者,只作出简要著录,而不出提要一项。  相似文献   

10.
面东西日晷在清代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东西日晷是清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天文计时仪器,梅文鼎在《数理精蕴》中详细介绍了其作图方法,近一年百年之后,清代天文学家齐彦槐实际制作了一具面东西活晷。  相似文献   

11.
《神道碑》与朱载堉生平考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载堉是我国明代杰出的科学家和艺术家,在世界上首创了十二平均律理论。朱载堉墓在河南省沁阳市东北九峰山下,墓碑《郑端清世子赐葬神道碑》由明代著名书法家王铎撰文并书丹。该碑文在清代《怀庆府志》、《河内县志》中均有著录。沁阳县文管会于1986年发掘出的该碑刻的残片,补充了方志著录的缺漏和不足。碑文详述了朱载堉世系、生平和学术成果,是研究朱载堉学术思想的重要文献资料,对纠补正史之漏误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已有的研究认为盲鱼是美国于1842年率先报道的,在136年之后中国才首次发现了盲鱼。实际上,至迟在1839年,清代博物学家郑光祖在《一斑录》中,不仅早已记载了盲鱼,而且敏锐地认识到盲鱼是生物本身适应环境的自然演进。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依据历代《荔枝谱》,结合地方志对古代福建省荔枝分类方式进行探讨。宋代蔡襄首次将本草系统中的上中下品分类法应用到荔枝分类中,但此方法未得到延续。然而淳熙《三山志》按记录来源的归类方式却对弘治《八闽通志》产生了影响,并促使其产生了几种分类方法,其中成熟期分类法在明末已经完善。本文深入分析早、晚熟荔枝类群,发现现代生物学实验显示荔枝聚类成因与成熟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清代《广东新语》采取的生态分类法也与成熟期分类法有相通之处;且成熟期分类法能够很好地凸显火山荔枝、实生荔枝和其它栽培荔枝类群之间的差异。由此,本文认为传统时代中国荔枝分类学在明末达到了最高峰,且福建省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4.
清代官服是在继承汉代服饰基础上发展演变形成,他以制度为基础,并形成了以制度规范社会各等级人群的《舆服志》。清代官服繁缛庞杂,既有明显特点,又有各种各样的规定,既是区别等级的一种标志,又在清代统治的三百年间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15.
"西学中源"说是清代学术史上重要的思潮之一,贯穿清朝始末,尤其在甲午后泛滥,达到高潮,出现了《格致古微》和《格物中法》等集大成之作。本文则是通过深入分析这两大部书之一《格致古微》成书的历史背景、组织结构、论证方式等方面,最终展现甲午后"西学中源"说论证方向和论证方法上的特点,并揭示清代学术史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王奉安 《百科知识》2012,(18):36-38
正希腊神话中,泰坦神的名字被译为提丰或堤福俄斯,他是象征风暴的妖魔巨人。该词在希腊语中义为"暴风"或"冒烟者"。提丰也象征恶风。《神谱》说它战败后,从身上生出无数股飓风,专门危害往来的海船。这个希腊词到波斯,特指印度洋的风暴,到了英语里便成了Typhoon。中文台风一词的由来,有人认为来自台湾的"台",也有说就是Typhoon的音译。但据清代王士禛《香祖笔记》,"台湾风信与他海殊异,风大而烈者为飓,又甚者为台。飓倏发  相似文献   

17.
清代名医薛生白,堪称温病学大家。其所著《湿热病篇》是治疗湿热病的专书,其遣方用药章法亦甚分明,风格独具,自成体系。现就其中之一二略述于下,以为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一书自从问世以来,关于大观园的原型问题就已成为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清代学者袁枚认为《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原型就是他的随园。随园位于金陵小仓山,最初为曹氏家族所建,是当时江南最大的园林。曹家被抄家后,转到金陵织造隋赫德手里,后隋赫德又被抄家,园子被袁枚买下,取名随园。清代中后期一些文人则一致认为,大观园位于北京什刹海周边一带,清代诗人谢道隆在  相似文献   

19.
少年时候,曾拜读清代大文学家蒲松龄著《聊斋志异》第二卷《陆判》,其中写到陆判官为陵阳书生朱尔旦“破腔……易慧心”,又为朱尔旦丑妻换上美人头,当时认为这不过是蒲翁笔下逗人乐的“神话”,而一笑了之。如今再重温此篇,不禁为蒲翁神奇的描绘拍案叫绝。因为随着岁月的推移,科学技术飞跃发展,人体绝大部分器官,包括心脏现在都能成功地移植了。那么,头颅是否也可以换呢?科学家的回答亦是十分肯定的。据《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等传媒报道:最早是在1908年,美国著名脑科医生兼药理学家查尔斯·居特里就曾尝试将一只小型混…  相似文献   

20.
《发明与创新》2010,(4):54-54
“书到今生读已迟”是清代才子袁枚引用朋友毛藻的一句诗,以说明他初读《离骚》,《长门赋》那种恍若前世已读过的亲切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