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研究清代俞正燮《癸巳类稿》《存稿》两稿中有关妇女问题的考证之文,指出这位布衣学者对妇女问题的精辟议论和卓见,充满着朴素的人权意识和男女平等思想,他的妇女观在那个时代具有超前意识,是近代提倡男女平等之说的先驱,并对后世乃至五四时期妇女解放的倡导者们如蔡元培、周作人、鲁迅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赛珍珠是鼓吹妇女解放的先驱者之一。《大地》三部曲描写了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国妇女在解放道路上所取得的进步和她们自身思想的变化历程,反映了赛珍珠的中国妇女观。赛珍珠大体上把中国妇女分为传统妇女和现代妇女两类,并揭示了她们不同的主体性。她赞美传统妇女的传统美德,但更珍视现代妇女的现代美德。正是后者指引着中国妇女解放的方向,体现了赛珍珠的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3.
胡燕 《现代技能开发》2010,(Z1):198-199
《看护学教程》是中国第一部护理学教科书,其译者便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女性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秋瑾。秋瑾为了争取妇女解放而大力倡导女子教育,她本人身先士卒,远赴东瀛求学。《看护学教程》就是她在日本游学期间所翻译的西方护理学书籍,成为我国第一部护理学教科书,对中国近代护理事业的开展具有积极意义。在这部教材的序言中,秋瑾用言简意赅的话语表达了她对看护工作的理解,并体现了呼吁女子受教育、求得独立与解放、为国家兴亡尽职尽责的革命思想。  相似文献   

4.
本结合丁玲的创作实践,着重分析了她所塑造的处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女性形象及其典型意义。展现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轨迹,表现了妇女解放运动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说明妇女解放不仅要有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更要铲除封建思想,封建礼教,同时还必须把它与民族的解放、全人类的解放连在一起。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对妇女文学的定义确认入手,探讨了我国妇女解放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及其对妇女文学发展带来的影响,认为妇女解放与妇女文学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五四”运动时期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是我国妇女解放和妇女文学发展的两个高潮期,妇女文学在这两个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表现出强大的创作生命力,成为妇女解放的奏鸣曲。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因素的制约,中国妇女解放的道路仍是十分漫长的,妇女文学的发展有待进一步突破。  相似文献   

6.
在投身中国革命事业的同时,李大钊对妇女解放问题也给予关注.五四前后,撰《战后之妇人问题》、《妇女解放与Democracy》、《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现代的女权运动》、《废娼问题》等文,探索并第一次正确指明了中国妇女解放问题的根本道路,把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推进到一个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7.
经元善是中国创办女学的第一人,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我国的女子学校教育和妇女解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原婧 《华章》2013,(24)
《新青年》是中国近代史上颇具影响的刊物之一,对推动社会思想观念与文化风气变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17年,《新青年》自第二卷第六号起,特辟“女子问题”专栏,成为关注女子问题、倡导妇女解放的舆论宣传阵地。专栏也反映出五四运动爆发前,知识界对女子问题认识的聚焦点。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新青年》第二、三卷“女子问题”专栏这一基本史料出发,重点关注五四运动前《新青年》所倡导的女子教育思想。从专栏概况、女子教育的时代需求、思想准备、女子教育的目的与构想角度,结合文本综合分析,深入探讨,以窥《新青年》在新旧文化交融的时代主题下,对女子问题的思考与选择。  相似文献   

9.
在《诗经·国风》中,《氓》是一首反映我们祖先男女婚恋、家庭生活的优秀诗篇,诗中叙述了女主人公在经历恋爱、结婚、婚变、决绝的过程中,对待爱情、婚姻、家庭问题的正确人生态度,以及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抗争精神。可见,在《诗经》所产生的时代,由于远古遗风的影响,先秦时期的女子婚恋比较自由,有别于后世中国封建社会成熟时期严格礼教约束下的女子,她们有着更加接近现代女性的爱情婚姻观和对自由平等幸福爱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似文献   

10.
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妇女解放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戊戌变法期间,中国思想界面貌一新,作为社会普遍关注的妇女解放问题首次提到历史日程上。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在“天赋人权”思想的影响下,鲜明地提出了“男女平等”的主张,并在其著作《大同书》、《仁学》中深入地批判了封建伦理纲常对妇女的禁钢,猛烈地抨击了残害妇女的种种陈规陋习,指明了妇女解放的具体措施和步骤,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