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1 毫秒
1.
季薏 《云南教育》2008,(3):29-30
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它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新学习方式,也就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或学习主题都需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也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或学习主题都需要用探究学习的方式来进行,但只有自主学习才能帮助学生确立自主的尊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基于网络环境下主题探究活动.就是在运用网络优势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探索问题的学习过程。那么,对于主题探究学习具有哪些优点,如何确立主题,怎样进行教学设计,采用什么方式评价等问题,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实践和探索,结合实际案例,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如何认识探究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我国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措施。然而,这一课程又同时被理解为一种学习方式,从而使人们对研究性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关系产生了种种模糊认识。一些人认为,这两种学习方式是完全一样的,只是名称不同;而另一些人认为,研究性学习是比探究学习更加“高级“的学习方式,它应该包含探究学习。本文提出,应该将研究性学习看成是探究学习的特殊形式,主要用于面向跨学科的现实问题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中;除了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促进学生探究学习以外,还应该在学科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促进学生开展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4.
学习民族音乐、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是我们每个音乐教师的责任。实施新课改新课标。音乐教师要学习和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本文针对音乐课堂中的主题性学习进行了一些探究和阐述,强调主题确立的方法和内容,师生如何进行教与学,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索学习,学会学习。通过主题性的学习,使学生真正喜欢民族音乐,并为继承和发扬民族音乐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5.
基于网络开展主题探究学习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中的一种有效方式,主题探究式学习的成功有赖于丰富而合适的学习资源和精心设计的探究活动。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之上,对主题学习资源创作工具进行了总体设计与分析,并阐述了它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标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也是新课标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之一,体现了教学理念的全面更新。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确立“探究点”呢?也就是探究性学习到底应该在何处探究才能体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呢?  相似文献   

7.
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往往是以探究学习的方式展开的,一般意义上的探究学习必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在基础教育阶段,“大量的学习可以是学生个体独立完成”的,“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实质上,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8.
创新性学习的实践操作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类,以主题探究为特征的创新性学习是其中之一。所谓主题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某一具有实际意义的专题,采取类似科学家研究的方式进行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活动。只有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上的感悟、体验并经历知识“再创造”的过程,即探究的过程,才能在获得知识的同时,生成捕捉知识、探索未来的智慧。  相似文献   

9.
所谓"小课题研究",是指在师生的共同策划下(也可以由学生自主策划进行),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出发,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自主发现问题,确立探究主题,通过自由组队的合作形式,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开展一系列探究活动,主动地探究知识、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0.
论化学学习中接受与探究的融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无论是《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还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都强调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实验以来,“探究教学”、“探究学习”逐渐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在化学教学中关于探究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也呈方兴未艾之势,这是可喜的现象。但是我们发现尚有不少教师出现了一些认识的迷惘和实践的困惑,最为典型的误区就是将探究与接受截然对立起来。探究学习的追随认为探究学习符合科学探究的理念,应该取代接受学习而成为化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对接受学习则口诛笔伐、无情鞭挞;而接受学习的拥戴则坚信唯有接受学习才是学生高效学习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主题式学习是指学生围绕一个经过结构化的主题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强调以问题为中心,以合作探究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目标,具有学习内容综合性与开放性、学习过程主动性和协作性、学习成果创造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在中学阶段实施主题式学习,使学生围绕特定主题进行“开放式”的学习,突破传统为了方便教学而人为划分的学科“疆界”,让学生面对大量与主题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对某一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解,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主题探索,从而增强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这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本文从主题式学习的四个关键环节——设计主题、组织学习活动、创设学习环境与评价学习成果,来探讨实施主题式学习的具体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如何在中职国际贸易课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对课题确立、组织开展和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究,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学习主题是课程内容的简略、凝练、概括的称谓。学习主题的探讨,有助于落实新课标精神,弥补现行教材的不足,改进教师教学中泛化、浅化的问题。确立学习主题的策略有三: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要求,基于文本内容的统整,基于语文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4.
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我国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措施。然而 ,这一课程又同时被理解为一种学习方式 ,从而使人们对研究性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关系产生了种种模糊认识。一些人认为 ,这两种学习方式是完全一样的 ,只是名称不同 ;而另一些人认为 ,研究性学习是比探究学习更加“高级”的学习方式 ,它应该包含探究学习。本文提出 ,应该将研究性学习看成是探究学习的特殊形式 ,主要用于面向跨学科的现实问题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中 ;除了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促进学生探究学习以外 ,还应该在学科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促进学生开展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15.
薛惠荣 《甘肃教育》2011,(22):47-47
英语教学中,很多老师还没有很好地把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和品质作为一项任务来看待,而是进行大量的单词、语法讲解。在教学过程中师生角色转换不到位,教师"一言堂"现象仍然存在,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未得到真正确立。因此,应该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倡导学生学习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6.
中外学习方式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以及超越式学习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但又密切相联、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现代社会的学习,应该是接受式学习、发现式学习与其他学习方式紧密结合的学习,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接受式学习、发现式学习或其他学习方式作为惟一的学习方式来机械运用,各种学习方式应互补。文章拟对国内外学习方式研究进行回顾,并对国内外学习方式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以期人们对此问题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任务群”视域下的单篇教学,应明确自身在“学习领域”中的定位,依据定位确立学习主题,在学习主题的统领下生成适切的大概念,并将学习目标主动与大概念相联结;在此基础上,创设指向大概念的真实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任务驱动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如此,才能切实转变学习方式,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世界的联系,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在我省启动之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型学习就成了高效课堂建设永恒的主题。三大学习方式虽然是平行提出的,但它们不是根据同一标准划分得出的,它们是三种相对独立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9.
探究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9月,我校承接了河南省教育厅基教处立项的《新课程与学生探究学习方式研究》课题研究任务,并根据实际确立了我校的分课题《小学探究式学习与自主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实验研究。两年来,在课题组的领导下,按照开题报告要求,我校领导审时度势,确立了研究与培训并举、校内与校外结合的研究策略,成立了校课题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了研究实验年级,组建12个实验小组,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实验研究和理论总结,并取得了一些成果。现将整个实验过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论学习方式的变革   总被引:62,自引:0,他引:62  
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个人与世界关系的转变,意味着存在方式的转变。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此,我们今天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也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探究学习的方式来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