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
姚蕾  吴星  徐道宏 《教学研究》2004,(5):401-404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化学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调查、访谈的结果研究发现,学生进行探究的内驱力、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发展水平、教师的科学素养、学习资源和探究学习环境是影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以及用心去探究科学的能力。实践出真知,实践是学生认知的基础,实验中的探究活动是实践的基本形式,也是能力形成的桥梁。学生能否有所发展依赖于是否能充分探究。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探究的过程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3.
科学探究既是学习的方法,也是重要的学习目标。根据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的过程,探究可以分成三类,即体验水平探究、模仿水平探究、自主水平探究。为更好地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教师应根据学生能力发展的不同水平,选择能够促进其探究能力发展的科学探究,给予学生充分的科学探究能力训练。  相似文献   

4.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强调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因此,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设计多层次的探究性问题,注重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例如,在初中《科学》二氧化碳实验教学中,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在学习进阶理论下设计校本课程,可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具体做法是:一是在学习进阶下设计校本课程,搭建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平台;二是利用多种教学策略开展科学探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北京市日坛中学以“学习进阶(LPs)”理论为指导开发的校本课程为例进行说明,该课程可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经过三轮实践证明,该课程能够逐步促进学生的认知构建,形成全面的、系统的知识和能力框架,实现学生从初阶水平的学习达到高阶水平的预期,有效提高其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6.
科学探究是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形式,而科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科学实验是学生学习科学能动的实践活动形式,为学生创设了亲自参与实践的情景,所以实验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的能力,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结构模型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对探究学习和教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是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研究还不是很多。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水平和规律,以便测量和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我们探讨了科学探究能力的定义及其特点,构建了科学探究能力的结构模型,并分析了模型的特征即其整体性、静态性、动态性和自调性,提出了科学探究能力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举例说明教师在课外如何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科学探究方法,引导学生解决他们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再次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等,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这既符合新课标提出的要求,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9.
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到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操作、收集证据、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学生要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引起学习化学的兴趣,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一、创设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欲望认知冲突指某一问题学生急于解决但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又无法解决的一种心理活动。学生发生认知冲突后,很容易激起求知欲望,进而转化为一种探究的动力。如将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互相靠近,…  相似文献   

10.
初中物理教学中须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一是要创设科学探究情境,培养科学探究动机;二是要教会科学探究学习方法提高科学探究技能;三是要推动合作学习,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的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评价,一是从学生解决富含探究性质化学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及结果来评价;二是找到直接影响或决定学生探究能力的一些基本素质,如:问题意识、主体精神、灵感捕捉等,并科学地设置出明确指向上述基本素质的"问卷",用以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2.
喜欢提问是一个人具有质疑精神的体现。具备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需要,也是其结果。培养学生会提问的能力,是促进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  相似文献   

13.
探究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下,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探索活动,有效感知和理解知识、构建知识、获得情感体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法探究教学具有注重科学素养、强调探究过程、提倡合作学习、重视形成性评价的特征。探究教学组织实施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成绩。为此,营造探究环境、精心设计问题、全面搜集资料、实施合作探究、即时总结评价,应是探究教学实施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探究式教学法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实验教学是高校训练学生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主渠道之一。本文从创设问题情境、优化实验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三方面探讨了探究式教学法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为建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必须树立崭新的教育理念。当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焦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As a teaching method against the giving-and-accepting pattern, the inquiring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pays more attention to learners' understanding, feeling and experience in the course and emphasizes the co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among students and teachers. In this paper, it explores the advantages of inquiring teaching, which cultiv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ability of analyses, induction and application,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Besides, some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in English teaching of Junior high school.  相似文献   

17.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还能架设基础教育与高师教育间沟通的桥梁。在高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适应基础教育改革新课程环境、发挥课程榜样示范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激活学生成功欲的需要。我们要努力在学科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明确课堂的组织形式,以研究性教学促进研究性学习,重点抓好学生的主题探究活动,确立多元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应是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本,着眼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课堂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课程要走向综合、走向新科学。这就要求在新课程教学中多用探究式和发现式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论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探讨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核心和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学生思维发展的轨迹,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志向,鼓励学生增强创新勇气,引导学生构建创新途径,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提高,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做中学"科学教育的主要理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做中学”是一种强调培养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等的科学教育模式,是面向全体学生、科学探宛、以人为本、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根本点的教育理念,对当前我国科学教育及其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