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光纤光缆产业正向技术学习失败与逆向技术学习成功的经济学分析表明,学习成本决定技术学习的有效路径;分阶段渐进式学习成本之和小于一次性学习的总成本;社会有没有承担必要的学习成本,从根本上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技术学习的整体状况;而成功学习的技术跨度,则取决于特定环境下企业与社会所能承担的学习成本大小。  相似文献   

2.
探索性技术学习和挖掘性技术学习及其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本文在探讨探索性技术学习和挖掘性技术学习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影响探索性技术学习和挖掘性技术学习的因素,并通过对我国企业大样本的问卷调查统计,借助结构方程建模(SEM),深入地研究了组织因素影响技术学习以及技术学习促进创新绩效的内在作用机制和路径关系,为我国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技术信息获取、失败学习与高科技新创企业创新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信息获取是指新创企业对与当前和潜在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有关技术数据有计划地主动收集行为,不仅决定新创企业能否成功开发机会,同时影响新创企业的失败学习行为。基于组织学习视角,构建了"技术信息获取—失败学习行为—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对142家高科技新创企业的问卷调查,验证了理论假设。研究发现:技术信息获取对新创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技术信息获取对新创企业失败学习有正向影响;失败学习对新创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最后,对研究结论和意义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4.
管理学习是指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向发达国家的企业学习管理知识、规范、方法和程序的过程.与技术学习相比,管理学习更多地源自于企业外部.到目前为止,关于中国企业管理学习的研究是较为缺乏的.研究表明,影响管理学习的因素主要包括:意图、学习能力、外方的意图和能力、领导力和学习机制.  相似文献   

5.
企业组织创新过程中的学习机制及知识管理   总被引:47,自引:1,他引:46  
张钢 《科研管理》1999,20(3):40-45
知识经济时代成功的企业必定是致力于创新的、柔性的和知识生产与管理型企业;而实现企业的知识化改造,有效的组织创新是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借助于组织学习理论对学习过程的揭示,分析了企业组织创新的内在过程,以及蕴涵在其中的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机制的模式、特点,并作为例证考察了导向虚拟企业和事业部制的组织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刘洪伟 《中国软科学》2007,(2):154-156,160
从某个角度看,技术供给方的技术保护,供求双方的技术差距和技术交易摩擦,以及技术本身的技术属性和技术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等,最终都直接表现或间接转化为技术学习过程中的技术价格、技术交易费用、人工机会成本、技术管理费用等。技术学习障碍的大小问题实际上也就是技术学习的成本高低问题.  相似文献   

7.
技术学习理论是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赶超的有力工具。传统的技术学习理论分析框架忽略了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因素,难以解释虚拟网络型产业的技术学习过程。本文分析了由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决定的虚拟网络型产业的三个特征:网络外部性、技术标准专利化和基于标准的竞争,提出了一个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学习的三维理论分析框架:国际贸易规则、全球技术演化和企业层面的技术学习模型,分别描述了国际贸易规则的变化,全球技术演化轨迹和企业的技术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8.
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学习理论框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昊 《科学学研究》2007,25(Z2):400-408
技术学习理论是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赶超的有力工具。传统的技术学习理论分析框架忽略了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因素,难以解释虚拟网络型产业的技术学习过程。本文分析了由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决定的虚拟网络型产业的三个特征:网络外部性、技术标准专利化和基于标准的竞争,提出了一个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学习的三维理论分析框架:国际贸易规则、全球技术演化和企业层面的技术学习模型,分别描述了国际贸易规则的变化,全球技术演化轨迹和企业的技术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9.
以特许经营模式下的跨境物流联盟内技术授权为研究视角,考虑各博弈主体进行技术授权时的非理性心理因素及风险偏好影响,将前景理论与演化博弈理论相结合,运用前景价值函数完善支付矩阵的相关参数,以此对联盟内企业技术授权过程进行演化博弈分析,并运用仿真分析各影响因素对联盟内企业进行授权成功与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特许经营模式下的联盟内企业进行技术授权时,其成功与否受双方授权成本、风险及直接收益等因素影响,其授权技术是否存在潜在无形收益决定了技术引进企业的决策,但技术引进企业对其潜在无形收益的大小并不敏感。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合运用科斯的交易费用分析方法和能力理论,探讨中国企业研发外部化的形成逻辑、动力机制与模式选择。短期内,研发外部化以降低内部成本和产生规模效应使企业获得比较优势;长期来看,制造企业可借助研发"有限"外部化提高自主创新水平和竞争优势。通过比较企业采取外部市场交易和内部研发两种方式获得技术时所支付的成本构成,得出市场搜寻费用、知识产权保护费用、知识整合成本、技术风险因子等因素是影响研发内部化程度较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在制度转型过程中,不连续创新是中国企业长期成功的发动机还是成长道路上的陷阱?本文基于组织学习的视角,采取案例研究的方法对南都电源不连续创新的决策和实施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已有技术领域来说,面临不连续创新的冲击,企业将采取原材料创新和产品架构创新、已有市场维持和新细分市场开拓的"双元平衡"演化战略;对新兴技术领域来说,企业将采取"逐步全面替代"的演化战略,广泛的知识搜索、非计划性组织学习以及创新性文化的培育对不连续创新具有促进作用。最后,不连续创新的成功实施能够促进企业技术能力的转变与替代、产品技术性能极大的提升以及新价值网络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刘海建 《科研管理》2015,36(7):122-129
本文首先对传统上本土企业"知识溢出"的思想进行质疑,认为代工企业存在学习失效。本文通过好孩子公司沿全球价值链攀升的案例,认为代工企业转型升级需要组织学习模式的转化:从学习方向上来说成功地从外驱式学习转化为内省式学习、从学习方式上来说从单一的探索式或利用式学习转化为两者均衡的双元学习。此过程中公司创业是制度保证。本文最后还强调了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同步性,并对有些代工企业不成功的原因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3.
技术学习是实现页岩气开发技术工程化的重要途径,开发技术工程化是实现规模化商业开发的前提。页岩气开发极大地区别于常规油气,具有显著的技术学习效应。依据涪陵页岩气田实地调研数据,拟合不同开发阶段对应井别的钻井总成本学习曲线,并与传统的技术学习曲线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开发早期相对中后期,技术学习速率更高,钻井成本变动更剧烈;考虑规模效应时,钻井成本变动较为平缓,但技术学习的间接作用则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光纤光缆产业技术能力提高:逆向技术学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产业技术学习是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研究和产业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本文以中国光纤光缆产业为对象研究该产业的技术学习过程,发现中国光纤光缆产业的技术学习过程是逆向的,而且该产业同时存在"逆技术链学习"和"逆产业链学习"两类逆向学习过程。影响中国光纤光缆产业技术学习的主要因素分别是技术体制、制度环境、学习动力和学习基础。这4类因素在分产业(制棒、拉丝、成缆)的非均匀分布是中国光纤光缆产业逆向技术学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企业网络组织间学习过程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企业网络中组织间学习过程进行分析,着重研究影响学习过程的重要因素,提出了四要素关系模式,从企业知识、知识发送企业、接收企业以及学习环境四个维度综合分析了各种因素对企业知识转移过程和经验学习过程的影响,并对促进企业网络中有效的组织间学习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戴维奇  林巧  魏江 《科学学研究》2012,30(7):1071-1081
 首先界定了集群企业升级的内涵。然后,基于组织学习和知识基础理论,从刻意学习这一角度,揭示公司创业推动集群企业升级的内在机理。文章认为,公司创业过程中的信息搜索以及经验汇聚为集群企业获得技术知识和市场知识提供了重要的通道。而刻意学习过程,包括集群企业内知识扩散和知识运用,将创业过程中汲取的知识与既有知识融合起来,起到了知识整合的作用,进而生成与发展了既有的技术能力和市场能力,推动了集群企业的升级。以浙江省四个产业集群内171家企业为调研对象,实证研究总体上支持了本文的研究假设。  相似文献   

17.
企业隐性技术知识吸收模型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隐性知识是技术知识的重要侧面,对于技术追赶中的企业,其隐性知识的吸收能力决定了技术学习的有效性。本文回顾了有关隐性技术知识的重要理论研究,指出隐性技术知识(TTK)吸收对于企业技术学习的战略意义,并提出了企业隐性技术知识吸收的理论模型。该模型认为企业隐性技术知识有三类外部知识来源:科学群体、跨国公司全球网络及区域价值链组织;三类主体以多种管道向当地企业传输TTK,制度环境与技术市场格局影响主体间知识流动管道的选择及其中的TTK流动;企业研发管理等内部因素等决定了外部TTK的吸收能力;研发过程中对外部TTK的整合导致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这一模型的提出为深入研究行业技术学习及企业研发管理战略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8.
《Research Policy》1986,15(3):107-119
This paper applies the theorie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o the process of technology transfer to bio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start-ups. It is based on detailed data gathered from 26 firms, founded between 1968 and 1975 in the Commonwealth of Massachusetts.The routes of technology transfer were traced, and the comparative impact of entrepreneurial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and the continuous flow of information to the firm were evaluated. In this context, the dominant role of the hospital and the medical school were elicited. Even weak contacts with universities and hospitals were found conducive to transferring technology from research to industry, enhanc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veness of the young biomedical firm. On the other h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echnological attributes and economic success of the biomedical firm is more complex: (a) contacts with the clinical environment do not significantly facilitate its economic performance; (b) technological sophistication and advancedness of firm's products are not dominant factors in determining its economic suc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