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以真正哲学的方式从事哲学教育和教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讨哲学的教育和教学改革问题 ,有许多因素需要考虑 ,其中最为重要和基本的 ,还是哲学的本性及其对于哲学教育和教学的要求。哲学教改的根本目标就是以真正哲学的方式来理解哲学和从事哲学教育和教学。哲学的本性是什么 ,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看法。在我们看来 ,最为根本的还是哲学作为人类文明中的“头等智慧”的地位和作用。哲学就是“爱智慧” ,而且爱的是人类的“大智大慧”。相应地 ,哲学教育应当切实恢复和强化哲学的“爱智”本性 ,激发同学的“爱智”热情 ,引导他们的求智方向 ,使哲学的教育和教学真正成为传承和提升哲学…  相似文献   

2.
哲学教育“无用论”和“取消论”源于对工具主义和效率主义逻辑的崇拜,是对哲学及哲学教育的“本性”的误解.哲学的本性是“爱智慧”和“爱自由”,哲学教育也因此具有它的“哲学性”.哲学教育必定是自由的、开放的和创造的,任何好的课堂哲学教学都必须将哲学教育的哲学性贯彻始终.  相似文献   

3.
在美学原理的课堂教学中,应紧紧围绕“以美充人”的根本目的,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要把性知识与感性形象有机结合焉,做到以形感人;二、要把教学内容与情感教育结合起来,做到以情动人;三、要把审美教育与人格塑造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掌握美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做人的综合素质,完成以美充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4.
传统高职教育中的“两课”教学常常将认知与情感相分离,忽视了情感教育在高职“两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根据高职“两课”教学对象的特点、“两课”课程的特点和教学效果以及高等职业教育目标和人才的培养目标,阐述了“两课”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探索在高等职业“两课”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情感是人的价值观确立的激励机制;是认识发生的动力机制;是行为选择的评价机制。情感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因素,是增强教育实效性的基本前提。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人性化、“抒情型”,就必须以人为本,认同人的情感;“虚功实做”,激发人的情感;教育工作者要以身作则,带动人的情感。  相似文献   

6.
高中政治是一门逻辑性、理论性、哲学性较强的人文学科,几乎每个章节都能挖掘出情感教育的素材。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应做到:创设教学情境,诱发学生情感因素;构建互动课堂,渗透情感教育;加强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7.
数学知识讲究逻辑性与严谨性,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怎样让学生对数学有兴趣,由“愁学”变为“爱学”。这就要求教师把对学生的情感渗透到教学中,做到寓教于乐,以情施教。真正做到这一点,涉及到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方法论等的根本转变。经过实践,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儿个方而来探索试验。  相似文献   

8.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情感教育应是教学的根本。正如著名教育家夏沔尊所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足以看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应注意抓好以下几方面的环节。  相似文献   

9.
美术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担负着对幼儿绘画技能、技巧及智能的培养,发展幼儿自身,促进其完整、健康人格发展的重要使命。在美术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幼儿的艺术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则是幼儿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核心所在,教育者要根据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征,围绕教育目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养教育,以求在“自然状态”下,充分展示孩子们内心天真纯朴的本性,尽情表达他们单纯椎嫩的审美情感和想像世界。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情感教育”?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孩子们不仅用智慧,而且用心灵感知周围世界……思维、情感和体验分不开。”《情感教育心理学》的作者认为:“情感教学从最根本的涵义上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结合以上观点,本人认为情感教学不仅要将情感本身作为教育目标之一,而且还要涉及意志、兴趣、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小学艺术教学近年来发展较快 ,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但在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和不足。由于美术、音乐长期分科教学 ,产生了宽泛的美术、音乐课程与课时量相对不足、强调选拔功能而忽视培养学生审美素质、强调学科性而忽视学生情感的矛盾等问题。鉴于此 ,本文提出打破学科界线 ,进行艺术教育综合化尝试的对策。要改变教学方式 ,贯彻艺术融合性原则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共同参与艺术活动 ,形成对艺术的感悟和共鸣。改变教学内容 ,使之更贴近学生生活和学生情感 ,使艺术教学变得鲜活起来。  相似文献   

12.
高职语文教师在学生人格的塑造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的高职语文教学,人文教育功能有所缺失。人文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的培养首先在于情感的培育,情感的培育基础在于对教材内容的重构。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程改革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培养,以往的教学中教育者往往过分重视学生的认知教育,而忽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导致学生的学业和未来人生不能和谐地发展。作为一名化学教师,要不断地思考怎样的教学是最有效的教学,如何把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统一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在化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使学生变消极学习为积极学习,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有效地提高化学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体验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实践与反思相结合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体验学习在高校德育教学中普遍缺失。由于体验学习实现了"知"、"情"、"行"的统一,营造了利于个体品德生成的氛围,丰富了教学形式与手段,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所以,它在德育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5.
开展科学的本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内容。正确的科学本质观建立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以及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基础之上。通过实施新的科学教育理念,改革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转变教师教学策略,使学习科学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必将进一步引导学生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学生科学本质观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The teaching of foundations courses, and in particular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is frequently under siege in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across Canada, as these programs struggle to meet other demands on student teachers. This article results from a panel discussion addressing the context of a variety of undergraduat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courses across the country, and th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instructors take in teaching their discipline. The result of the discussion is a strong argument in favour of teaching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as an important means of achieving many of the other aims Faculties of Education and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have for their teacher education students, in an atmosphere of reflective thought about the profession and its challenges.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学生的生命情感存在一些异化现象,表现为对自己生命的轻视、对他人生命的漠视、对异类生命的摧残。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社会的变迁导致大学生生命情感的失落,学校教育忽视大学生生命情感的培养,家庭环境及教育不良造成大学生生命情感的荒芜,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是生命情感异化的温床。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哲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理论思维中的重要作用,即激发大学生的理论兴趣,拓宽大学生的理论视野,提升大学生的理论思维是高校哲学教育改革的核心。哲学教育应在教学的诸多环节中提升大学生的理论思维。  相似文献   

19.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价值日益显现,教学如何为人的发展服务已成为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大课题,哲学教学要实现教育的价值,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终身教育等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不断深化哲学教学改革和实践.  相似文献   

20.
当前逻辑学教学侧重理性知识的传授和理性能力的开发,忽略学生情绪体验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的提升,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教育者苦闷难言,学子们望而却步。从逻辑学与哲学关系的角度对逻辑学教学的价值导向及其关涉的情感教育问题进行分析,论证逻辑学课堂中加强情感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在实践基础上提出在逻辑学课堂上强化情感教育的途径,对进一步逻辑学教学改革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