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建立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大,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科研机构智库、军队智库、高校智库、媒体智库、社会智库等各类智库建设初具规模。我国媒体集团建立的智库大部分以媒体集团为依托,作为主流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创立的新型媒体智库,一方面为政府政策和城市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另一方面为媒体集团的发展提供智慧方案。现以深圳报业集团深新传播智库如何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以及传播形式的创新两个维度为切入点,论述媒体智库发展的策略,为我国媒体集团的智库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媒体智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智库的有益探索,是中国新型主流媒体转型发展的突破,一方面它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另一方面它为政府进行社会治理提供决策咨询。在国际协作的背景下,媒体智库可以充分发挥“二轨外交”的作用,利用媒体优势,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本文试从国际人才资源协同、国际内容资源协同、国际技术资源协同三个方面分析媒体智库协同创新的合作模式,探讨媒体智库协同创新对助力国家现代化治理、扩大国际影响力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施华 《传媒》2021,(6):48-50
中央把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启了智库发展的新时代.为了紧跟这一时代发展步伐,行业媒体应全力推进智库型媒体融合发展.当下,许多行业媒体正抓住机遇加快行业智库型媒体建设,全力为党和政府及行业决策提供咨询产品,使专家资源、思想产品成为行业媒体提升舆论引导的核心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4.
汪金刚  刘祥睿 《传媒》2023,(14):65-68
媒体智库作为一种媒体与智库融合发展的新样态,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矩阵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中国特色媒体智库处于发展起步期,存在定位不清晰、资源统筹不完善、媒体智库特色不鲜明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比总结欧美国家典型媒体智库的发展实践与经验,从理念、操作、监管三个维度提出建设中国特色媒体智库的路径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刘培 《传媒》2018,(11):74-77
媒体智库的勃兴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现实需求,也是媒体转型发展的内在需要.本文从功能定位、机构运营的角度梳理了媒体和智库的关系,阐述了媒体智库的独特优势,并结合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加快新闻出版行业智库建设的指导意见》中的文本分析和词频统计,分析了新时代媒体智库发展的短板和不足,并基于媒体智库发展历程和趋势,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媒体智库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尤文静 《传媒》2023,(24):23-25
智库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国家软实力中具有重要作用。媒体智库的发展不仅为传媒业的改革提供了智慧方案,同时也加大了对公共服务研究领域的重视程度。本文结合当前媒体智库的发展特点,展望媒体智库的未来,期望为中国特色新型媒体智库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朱喜基 《青年记者》2020,(11):82-83
媒体智库是具有公信力、传播力与研究力的大众媒体构建的致力于思想论争、社会咨询和决策服务的研究咨询机构.自2015年我国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以来,不少媒体智库实现了专业智库与媒体机构功能优势的充分整合,迎来了高质量发展,在影响公共政策制定、引导社会意识形态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在媒体智库建设过程中,仍难以摆脱内容质量、受众数量、智力积淀等多重掣肘.近年来,“智媒融合”理念的影响逐渐深入,为媒体智库提供了勃兴契机.作为融合思想创新力与舆论传播力的机构,媒体智库只有从浅层的“智媒结合”转向深度的“智媒融合”,才能真正实现内容质量、受众数量、业务拓展三重跃升.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媒体在融合发展方面做出了不少成功的探索,既做大了媒体阵营,也做强了新媒体。但怎样做强"日渐式微"的传统媒体,怎样强基固本焕发党报生机活力?本文认为,城市党报建立媒体智库,在优化新闻报道的同时,增加思想智慧生产传播,为社会提供各种形态的智慧产品,实现党报媒体转型升级提质。本文由此提出城市党报建立媒体智库的基本原则和定位,媒体智库运行的模式,以及媒体智库建设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蔡红梅 《传媒》2021,(16):78-80
媒体进行智库化建设是实现转型的可行路径之一.国家政策环境的有力支持、自身技术条件的逐渐成熟,以及媒体日益发展壮大的需求,极大地推动了媒体智库的蓬勃发展.实践证明,媒体主动从传统视角跳脱出来,依托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媒体与智库的优势叠加、融合发展之路是高起点的理性选择.传统媒体高质量智库化发展,需要发挥品牌优势搭建平台,夯实媒体智库化转型发展基础;需要整合优势资源强化研究,打造凸显行业特点的研究体系;需要强化科技赋能深度合作,实现传统媒体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0.
媒体智库与媒体比更具研究能力,与其他智库比更具传播能力,与一般机构比更具融合能力。媒体智库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应深化学理研究,建成思想“水源地”;加强实践跟踪,打造作战“参谋部”;做好决策咨询,贡献发展“金点子”;凝聚社会共识,建设舆情“瞭望塔”;推动中外对话,争当交流“轻骑兵”。  相似文献   

11.
万婧  潘高耸  张志强 《今传媒》2022,30(1):37-41
作为地市级媒体的创新改革者,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以"问题+对策"形式梳理县区发展问题;发挥"专家+记者"调研优势,打造"新闻"+"智库"产品;其"喉舌+智库+平台"发展设计,是全球建设性新闻理念"在地化"的典型案例.本文以惠州报业传媒集团的建设性新闻实践为例,分析其运用建设性监督及融合创新观念,打造与国内一流城市相适应的新型主流传媒集团的路径,探讨地市级专业主流媒体的建设性新闻实践与发展趋势,为新时代的新闻价值与媒体角色创新,以及全球建设性新闻"在地化"提供阐释.  相似文献   

12.
张金国 《编辑之友》2016,(10):76-78
孙广远先生在《红旗文稿》撰文提出了颇有思想火花的智慧观点:作为“亚智库的媒体”和“亚媒体的智库”需要取长补短,走融合发展之路.文章在赞赏其观点之余,认为孙先生的“智库与媒体融合发展论”在论证环节存在些许的缺陷和不足.智库与媒体可以合作发展,但不可能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出发,考察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级主流媒体以智库化转型的方式来推动媒体融合创新,构建现代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合理性和未来潜力,并通过理解媒介场的变化,整体把握新型主流媒体在现代化治理体系之中的位置。媒体转向智库化发展,不仅为场域理论提供了中国个案经验,也借此过程获得政府资源和认可,重新塑造了新时代媒体的职业权威。  相似文献   

14.
曹轲  李晓艺 《青年记者》2022,(15):71-73
资源整合能力、平台传播优势等是媒体发展新型智库的天然优势。智库建设需要长期稳定、持续不断的数据积累和团队输出,需要建立一套评价体系和生产标准。深刻把握现代智库建设的规律,是媒体智库建设的逻辑起点和发展关键。  相似文献   

15.
在媒体融合、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地方媒体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按照《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文件指导,建设新型舆情智库?本文将从以下方面提出答案:加快专业人才培养,加强新闻宣传与舆情服务融合,打造更通畅、更有序、更高效的聚合互动平台,推进舆情服务本土化、系统化、专业化。  相似文献   

16.
刘凌涓 《青年记者》2016,(35):15-16
媒体智库化的内涵 媒体智库化是媒体探索转型的新方向,是实现国家与民众之间有效政治沟通的新方式.从媒体与智库的关系角度看,媒体是面向公众的信息生产者和传播者,而智库以信息产品生产为核心,基于二者在传播力和影响力方面的协同性,媒体智库将二者融合发展,兼具思想内容生产力、大众化传播力、影响力;从信息生产方式的角度看,媒体智库把传统的新闻采编方式转变为以深度研究为核心的信息生产方式;从机构运营的角度看,媒体智库作为智库机构,主要以承接课题、项目、组织论坛会议等圈层活动为主要业务,产品形态则以研究报告、调研报告为主,并通过智库咨询服务影响决策;从功能角度看,媒体智库既有媒体传播信息、服务大众、舆论监督的职能,也有上情下达、影响公共决策、参与国家治理的职能.  相似文献   

17.
在系统分析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科技进步与对策》的实践,提出了基于科技期刊学术社群的新型媒体型智库构建路径,主要包括组建专家团队、汇聚数据资源、搭建交流平台、提供思想产品等.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以期为科技期刊构建媒体型智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黄浩  王雪 《青年记者》2021,(1):70-72
媒体智库的融合传播,不仅是全媒体传播格局下媒体集团内结构调整优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健全舆论引导机制、进一步提升媒体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媒体智库的市场基础以及智库成果融合传播的分析,尝试理清媒体智库特色发展中关于融合传播的基本脉络与方向,并提出问题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刘红兵 《传媒》2019,(4):8-11
从"传媒"迈向"智库",核心优势还是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因此,南方传媒智库建设并不是脱离传媒主业另起炉灶,而是立足于媒体的核心能力和核心资源开展智慧服务。反过来看,以"智库"来倒逼"传媒"的升级变革,真正实现"融媒"到"智媒"的脱胎换骨,打造新型主流媒体,这是南方传媒智库下一阶段需要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全球智库报告2020》中“2020年利用社交媒体和社交网络最佳智库”排行榜上的86家智库为研究对象,从社交媒体平台建设、信息发布、用户交互3个层面分析国际知名智库的社交媒体传播特征。平台建设方面,美国是利用社交媒体和社交网络最佳智库数量最多的国家;国际知名智库开通了极具异质性的社交媒体平台。信息发布方面,从发布时间来看,不同智库在不同社交媒体中的发文频次参差不齐;从发布媒介来看,大部分智库通过多元化的媒介发布信息;从议题设置来看,智库重点关注全球性的热点话题和国内的重要问题。用户交互方面,不同社交媒体的用户交互存在差异性。建议我国新型智库构建以官网为核心的辐射状社交媒体传播矩阵,培养专职管理智库社交媒体的专家型人才队伍,围绕全球热点与国内重要议题发布高质量信息,建立推动其运用国外社交媒体的保障与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