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中国梦”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主线“、中国梦”的本质要求与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内容一致、“中国梦”引领大学生为实现梦想努力奋斗“,中国梦”应当作为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着力点。在“中国梦”语境下,大学生信仰教育要遵循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个体性与社会性相结合、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要通过加强信仰环境的营造、信仰队伍的建设和教育体系的创新等途径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2.
中国梦照亮了中国的天空,点燃了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之灯。教育与中国梦紧紧相依,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十二五”发展步伐,中国教育从“有学上”迈入“上好学”的新发展阶段,人们对“教育梦”也充满了更多的希望和期待。  相似文献   

3.
“我们要大声宣言:勿忘昨天的苦难与辉煌,无愧今天的责任与使命,不负明天的梦想与追求。放飞我的梦,实现中国梦”。在全县“我的梦·中国梦”演讲比赛中,泾川县中小学生发自肺腑的感言时常在耳畔回响。此次演讲比赛是该县“我的梦·中国梦”教育活动的高潮。  相似文献   

4.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国梦”这一伟大构想,并表示这一梦想一定会实现。“中国梦”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大进步。在社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一大批高职学院应社会的广泛需求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和发展。有效的在高职学院思政课堂中开展中国梦教育不仅是引导学生追求梦想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需要,更是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祖国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的需要。如何去有效开展中国梦教育、激发学生对中国梦的憧憬,作者将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国梦”的实质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必将造福包括亿万妇女在内的全体人民,实现“中国梦”也必须凝聚包括亿万妇女在内的中国力量。这其中,教育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保证女性受教育的权利不仅体现了“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更为女性实现自身价值。成就女性梦想进而实现中国梦提供了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幸福首先在于“胸中有梦”。对于胸中有梦的幸福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感悟教育真谛,我的教育梦归根到底是学生的梦!为学生终生幸福奠基,积极践行减负增效,实现素质教育梦。精心打造课堂教学,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梦。读书“丰胸”,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  相似文献   

7.
为积极响应教育部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号召,从本期开始,本刊将新设“中国梦”这档栏目,栏目包括两个小板块:“中国梦·教育梦”,专访校长和老师,讲述他们的教育情怀:“中国梦·青春梦”专访校园之星,畅谈同学们的青春梦想及个人奋斗体验,从而鼓励学生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为实现“中国梦”注入力量。  相似文献   

8.
加强大学生“中国梦”教育,要引导青年大学生辩证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国梦”与“美国梦”等梦想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中国梦”与“富民梦”等梦想之间整体和部分、系统与要素的关系,“中国梦”实现过程中的自觉自信与忧患意识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国梦”和现实之间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关系,用理性观照现实,用实干托起梦想。  相似文献   

9.
近期,全国各地职业教育系统纷纷启动“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职业院校的主题教育如何不流于形式?如何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如何唤醒每个学生的梦想,让个人梦想和“中国梦”紧密融合? 对此,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全面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国梦”是中国近代以来争取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十八大首次明确“中国梦”的内涵及相关内容,成为中国未来常新的主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与时俱进的宣传和加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合格的接班人的主要途径,将“中国梦”主题教育融入其中是时代要求的必然。如何成功地将新主题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面临着角色归属与角度选择的问题,还要切实探索“融入”的有效途径。为此,要特别注重将中国梦主题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展渗透式教育;融入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拓展式教育;融入到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开展领悟式教育;融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体验式教育。以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大学生的觉悟,培养爱国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11.
教育梦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石。尊重梦想,尊重每一个个体的“人生出彩”机会,是中国教育梦的基本追求。当代高校教学评价无法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无法让每一个学生出彩,因此,高校教学评价必须实现范式转向。高校学习性评价旨在通过持续、及时而又有针对性地反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思维水平,实现“人人成才”的梦想。  相似文献   

12.
李节仁 《师道》2014,(5):9-10
受21世纪教育研究院委托,我参与了该院一项专门针对各地恢复和发展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调查。在国家叫停“撤点并校”政策的鼓舞下.关心中国农村教育的各路专家学者做起了恢复和发展农村小规模学校的中国梦.这个梦想要成为现实,实在艰难且长远。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照亮了中国的天空,点燃了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之灯。教育与中国梦紧紧相依,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十二五”发展步伐,中国教育从“有学上”迈入“上好学”的新发展阶段,人们对“教育梦”也充满了更多的希望和期待。  相似文献   

14.
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国家职业人才的使命,必须高度重视职业素养教育。以医学院校学生教育为视角,以“中国梦”的实现为目标,分析了医学生职业素养与“中国梦”之间的联系,阐述了“中国梦”背景下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体系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5.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只是个人的梦是零碎和脆弱的;每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梦想,汇聚整个民族的梦想不仅强有力地把民族中的每个成员凝聚在一起,同时更为实现个人的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提供坚实的后盾。当今世界,创新型人才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才资源也越来越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培养人才,教育责无旁贷,“中国梦”的实现首先要实现“教育梦”!教育与每一位公民、每一个家庭的福祉息息相关,与国家的前途与命运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6.
2014年4月8日,由重庆市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主办的“我.们的价值观·童讲中国梦”活动在铜梁一中启动。该校展示了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们的梦想为切入点,实现教育的腾飞。在学生选定梦想后.学校因材施教,在全力保证文化基础好的孩子上全国重点高校的基础上,还对有艺体专业特长、职业技能特长的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  相似文献   

17.
教育梦想秀     
编辑部 《中国德育》2013,(13):11-12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勾画出了中国教育的五彩之梦。策划者说值此中国共产党建党92周年之际,让我们向有梦想的人致敬!梦想是激励人们前行的精神动力。说到梦想,人们心中都会展开一幅美丽的画卷,那是一种寄托、一种信仰,一种对未来的期许和渴望。因此,人们相信,有梦想就有了追求,有梦想就有了坚守;有梦  相似文献   

18.
2013年3月7日,江安县首场“学会感恩、放飞梦想、共筑中国梦”的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在仁和中心校举行。感恩之种,如雨后嫩芽,迅速在橙乡大地悄然萌发。截至4月25日,全县开展了40余场“学会感恩、放飞梦想、共筑中国梦”的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共计19093位学生、家长、老师共同参与了此项活动。  相似文献   

19.
信仰是贯穿在人的世界观中的一种意识规范,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存在缺失的现状,在开展信仰教育的实践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和挑战,既有日益感性化、感官化的价值理念的挑战,也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客观现状的挑战,更有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也是每一个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梦。高校应在引导当代青年大学生追求“中国梦”的实践中推进信仰教育,将个人的梦想与国家的梦想结合起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20.
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高校开展“中国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要紧跟时代脉搏,把握以大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内容,与大学生党建紧密结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旗帜的原则,使高校思政理论课、大学生党建工作、校园文化建设、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网络思政教育成为加强“中国梦”教育的五大平台和方法途径,增强高校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