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武帝萧衍作为一位具有特殊身份的作者,对梁代文学的发展影响颇深。他擢赏文士、结交文人、亲自进行诗文创作,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南朝帝王与文人的关系,与汉代帝王对文士“俳优蓄之”的观念不同,在南朝诸帝中,梁武帝虽称不上很杰出的政治家,但他以帝王之尊,引纳赏接文士,梁代著名的文人,几乎都和他有过文学活动上的关系。梁武帝的爱好文学和驭下宽容,多少给当时的文人创造了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使他们能够比较安心地创作,促进了梁代前期文学的繁荣。  相似文献   

3.
梁武帝萧衍是梁代的开国之君和当时著名的文坛领袖,他的文学思想素以兼容并包、中允著称。然而,纵观萧衍的文论思想,在文学本质功能论、文质观、文学发展观方面都存在着诸多矛盾,梁武帝本人也试图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解决自身文学思想的前后冲突。  相似文献   

4.
试论梁代学术文艺与《文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选》集中反映了南朝特别是梁代的学术风尚和文学观念。入唐以后,崇尚南学,北方士人亦仰慕南风,《文选》因而成为科举必读经典,深刻影响了皇唐文明和文学进程,对我国封建社会后半叶一千多年文化发展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中也可见梁代特别是梁武帝对文化事业的提倡之功。  相似文献   

5.
张率是南朝梁代著名辞赋家,12岁就作诗文辞赋,当时人们对他的才华十分赞美。他作的《待诏赋》上奏给梁武帝,梁武帝看了极为称赏,说:“这篇赋写得特好。司马相如的赋写得工巧,但速度太慢;枚皋的赋写得快速却不工巧。你的赋是二者兼而有之。”《梁书·张率传》有记载。司马相如是西汉辞赋鼎盛时期最大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6.
一个被史学界忽视的问题:汉朝的初郡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朝实行的“初郡政策”是被史学界忽视的一历史问题。汉朝在其统治期间制定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治理周边少数民族的政策,“初郡政策”就是其中的重要政策之一。汉朝在初郡地区推行的“初郡政策”,开创了历代中央王朝治理南方少数民族的基本政策,这些政策被汉朝以降的各世中央王朝所继承和发展,始终成为各世中央王朝统治南方少数民族的基本政策,因此“初郡政策”在历史上是起过重要作用的。它不仅稳定和巩固了历代中央王朝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而且促进了南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梁武帝创业有成 ,在位日久 ,有过雄才大略 ,赢得境内稳定安宁 ,推动江南文化繁荣昌盛 ;但他在后期以佛化治国 ,怠于朝政 ,疏于武备 ,容奸害国 ,最终守业无成 ,走向了自己的反面。梁代文化事业取得的成就 ,对隋唐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梁武帝创业有成 ,在位日久 ,有过雄才大略 ,赢得境内稳定安宁 ,推动江南文化繁荣昌盛 ;但他在后期以佛化治国 ,怠于朝政 ,疏于武备 ,容奸害国 ,最终守业无成 ,走向了自己的反面。梁代文化事业取得的成就 ,对隋唐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初郡政策”是一个被史学界忽视了的问题,实际上汉朝推行的统治南方少数民族的“初郡政策”,开创了历代中央王朝统治南方少数民族的基本政策。这套行之有效的治理南方少数民族的政策,被汉朝以后各代中央王朝所继承、沿用,并加以发展,同样成为统治南方少数民族的基本政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初郡政策”不仅在稳定和巩固汉朝统治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中起过重要作用,对汉以后各代中央王朝能长期对南方少数民族进行统治也起过很大的作用,而且还促进了南方少数民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沈约天监初年重拾佛教信仰,其实是为了迎合梁武帝推尊佛教的策略。天监六年群臣对《神灭论》进行围剿,是武帝公开以政治权力为后盾,提高佛教地位的行为。尚书令沈约作为朝臣之首,在武帝弘佛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究竟慈悲论》《六道相续作佛义》等佛教论文与梁武帝对佛义的理解极为相似。另外,沈约晚年的忏悔、舍身、千僧会、八关斋等行为,皆直接或间接受意于武帝。然而沈约对佛教的信仰具有很大的投机成分,诚心不足,是以在临终前露出破绽,激化了其与武帝之间的矛盾。沈约天监年间的崇佛行为及其遭遇,须结合梁武帝方能看得分明,亦可借此观察梁代士人的宗教信仰及其所处的政治实态。  相似文献   

11.
在梁代诗坛上,梁武帝萧衍贡献卓著,为后世文史论家称道。他以自己的创作为表率,推动了梁代诗歌创作的兴盛。他还以帝王之尊广交文人学士,提高他们的社会政治地位。他大力提倡诗歌创作,诗文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极大提高,实际上他已将诗才作为"取士"的一项重要参考标准,这些举措对当时诗歌创作的繁荣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他对当时的文士聚会和诗文世家的创作也有正面的影响。他要求文士们讲究诗歌创作的声韵、用典等技巧及艺术形式,对提高诗歌形制的正面意义不可忽视,但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2.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礼制演进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其中,尤以梁武帝对礼制的改革最为全面透彻,影响最为深远。剖析梁武帝藉田礼制改革之原因和具体内容,对其背后所蕴含的重农政策加以探究,诠释梁武帝的治国理念,揭示礼制与政策间“互为表里”的深层次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从宫体诗"名"与"实"变化的政治因素、梁武帝音乐文化政策、音乐活动以及诗歌创作等方面讨论梁武帝对宫体诗内容、风格以及创作风气的影响。认为梁武帝对吴歌、西曲音乐文化的爱好、鼓吹和积极主动参与音乐文化活动、大张旗鼓地推广,是梁代宫体诗兴盛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徐陵乃梁陈文学巨匠,南朝中后期诗风、文风的杰出代表,加之为陈朝重臣、仕林领袖,所以<梁书>、<陈书>、<南史>、<广弘明集>等典籍对徐陵的生平仕历多有记载.然现存与徐陵生平相关的史料详于陈、略于梁,尤其是徐陵在梁武帝中大通四年至梁武帝太清二年前的仕历几乎失载.对徐陵<为羊兖州家人答饷镜>、<内园逐凉>、<秋日别庾正员>、<新亭送别应令>这四首诗作进行分析,略可窥见徐陵梁代失载的仕历.  相似文献   

15.
丹阳陵口镇萧塘河两岸的一对南朝石兽,其造型与装饰皆与三城巷(1)、(4)、南京狮子冲等处石兽肖似,属于典型梁代风格,所列置的陵口应为齐梁两代陵区总入口。关于石兽的建造年代,曾布川宽推考当在梁末大宝三年(552年)简文帝葬礼前后。然其时建康初复,政局动荡,对茔陵的修复不可能有如此巨伟之制。根据文献记载的线索,以及与其他同时代遗物的比较,陵口石兽实为梁代盛世作品,推测与大同十年(544年)梁武帝回乡谒陵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一、背景知识梳理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 ,是中国开发最早的的地区 ,人口集中 ,经济文化发达 ,成为最早经济中心。而南方经济的持续、快速的发展 ,是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表现。历史 :(一)南方经济的发展过程1.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 ,南方得到重点开发。2.东晋和南朝时期 ,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 ,南朝  相似文献   

17.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4题。 柳皇后 高宗柳皇后讳敬言,河东解人也。曾祖世隆,齐侍中、司空、尚书令、贞阳忠武公。祖恽,有重名于梁代。官至秘书监,赠侍中、中护军。父偃,尚梁武帝女长城公主,拜驸马都尉。大宝中,为鄱阳太首,卒官。后时年九岁,干理家事,有若成人。侯景之乱,  相似文献   

18.
西晋时湘州得以设置。南朝时,湘洲与南朝各代政权的政局发展日益紧密,尤其是梁代之际湘州的地位日益突出,对梁代的政局产生了较为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总体来说,存在着经济重心不断南移的现象,即从北方的黄河流域向南方的长江流域转移.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历史上重大的历史现象,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的经济重心.但随着南方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全国的经济重心不断南移,最终稳居南方.  相似文献   

20.
西晋时湘得以设置。南朝时,湘洲与南朝各代政权的政局发展日益紧密,尤其是梁代之际湘州的地位日益突出,对梁代的政局产生了较为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