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综合性学习”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什么是“综合性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没有明确界定.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课程中一种新的教学形态,是实现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倡导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思想。《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以及实施建议各部分反复强调要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跨学科学习语文、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等,也都表达了综合性学习的思想。语文综合性学习符合语文教育特点,是体现语文课程理念、实现三维目标的重要学习形式。  相似文献   

3.
梁鹏 《教书育人》2008,(4):32-3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语文综合性学习”最能突显《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与要求。中考考试说明中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出的要求是:“能将语文知识与能力综合运用于语文实践中,实现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结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通”.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标准》还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阅读报刊正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综合性学习是本次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是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渗透综合性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创新,将语文知识融入…  相似文献   

6.
以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人才观、社会发展观为出发点《,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与之相应的实验教材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上都做了重要的调整,其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提出与设置是最大的一个亮点,但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教师和学生来说这确实又是一个难点,笔者就近三年来组织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提一点看法。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及特征语文综合性学习首次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但对其内涵未作确切界定,以下三种观点较有代表性。观点之一“: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以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在语文学科课程改革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李明英 《云南教育》2005,(13):12-13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在各个学段设定的学习领域之一。其“综合性”体现在哪里?体现在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综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知识、能力和情感的整合。设置这一学习领域,意在“加强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我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综合性学习目标”,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并首次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目的是“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综合性学习”的提出,是语文学习的一大  相似文献   

10.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在各个学段设定的学习领域之一。其“综合性”体现在哪里?体现在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综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知识、能力和情感的整合。设置这一学习领域,意在“加强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我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综合性学习目标”,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使他…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体系之中,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并列。这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也是课程内容的一个亮点。于是很大一部分学校将“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排入了课表,与“语文”、“作文”并驾齐驱。还有的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既然是与“语文”、“作文”等同的一门课程,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特点之一是大力突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首次提出了“综合性学习”要求 ,意在“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及生活的联系 ,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且对不同学段的综合性学习提出了不同要求 ,并在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中进行了专项说明。这一切都表明语文综合性学习在《标准》中的重要地位 ,在学生发展中的特有功能。如何有效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到“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沟通课内外 ,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教学资源 ,…  相似文献   

13.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本质是什么实施综合性学习,首先要弄清其本质,这个问题不容易弄清。分析本质先要查清源头,“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字眼首先出现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但读过标准似乎更让人迷惑——1.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教学目的?综合性学习被纳入基础教育的各个学段,成为语文课程目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将其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要求,原文道:“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也就是说,“综合性学习”是一种要求、一种目标…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这一论述,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新课标”综合性学习内容的设置,便是实现这一标准的真正体现。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开发利用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呢?一、有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什么?《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6.
顾贤芳 《语文知识》2014,(12):52-54
“语文综合性学习”自2001年被提出以来,颇受重视。《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这样说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在《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中,阶段目标除了“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中第一次提出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它是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提出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对语文课本学习的升华与开拓,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了问题情境和学习空间,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和多向性。《标准》的阶段目标中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的“综合性学习”的具体目标、措施、方法等,不少老师认为,搞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就是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吗?我们不是一直都在探索语文活动…  相似文献   

18.
正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句话告诉我们,语文课程的性质是综合性、实践性,因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的发展。为切实落实课标提出  相似文献   

19.
孙颖香 《教师》2014,(34):70-7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一、突出综合性;二、强调实践性;三、注重开放性;四、注重评价。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精神编著的中学语文教科书,首次设置了“综合性学习单元”,在语文教材改革发展史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成为体现“课程标准”精神、引导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单元”设置,是对语文课本学习的提升与拓展,为学生自主探究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