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错误的"可视化"分析,是指利用图形把学生所犯的错误直观地展示出来,让学生清楚地看到自己到底错在哪里,从而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2.
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学生的错误层出不穷,如何对待学生的错误,善于利用错误资源,以错引正,让学生在辨错纠错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如何让错误发挥作用,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呢?本文从几个教学案例出发,提出了高职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的对策,促进高职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3.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反复强调的地方,学生还是会重复犯错.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教学预设的过程中,对学生可能出现的种种错误和易错点作了充分的估计,但他们在课上更想做的是避免学生犯某些错误,以确保课堂教学的顺畅.这样的做法是否正确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应该尽量避免学生犯错,还是应该让学生充分暴露出他们的错误,有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在平常批改作业或者阅卷的过程中,发现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计算错误现象,特别是在班上处于中游的学生,为此白白失去了很多本该能拿到的分.那么如何才能减少这些计算错误呢?笔者有几点拙见,与各位同仁探讨.首先,要对症下药.只有弄清楚为什么会错,错在哪里,才能有的放矢,从而有所改进.据笔者多方  相似文献   

5.
"这道题我已经讲了好多遍了,你怎么还是错?"面对一些简单的题型,学生总是错,你是否会气愤地对学生这样说呢?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出现错误,我总是自己把这道题再讲解一遍,或者让其他学生说说正确的解法,如果下次还错,就会想着他上次是不是没有认真听讲,却很少认真去倾听学生自己的想法,或者当着全班的面去帮他找找错误的原因。华应龙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典范,他的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华老师就是从孩子们的两道错题着手  相似文献   

6.
<正>数学教师往往有如此的感慨:"这种题目做过多次,而且多次纠正了错误,为什么这次又会错成这样,真是没办法!"我也常有如此的郁闷.在接受事实的同时,逐渐意识到我们的纠错过程存在很多的问题.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往往在表象上是相同的,但是隐藏在错误表象下的则是千差万别的思维方式.我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以"错因诊断"、"错误矫正"和"反馈落实"为主要过程的错误矫正方式.  相似文献   

7.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在学习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总是在所难免的。关键在于我们怎么认识和利用错误。有的人认为错误是洪水猛兽,考试的各种各样错误,使得付出的努力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既伤害了老师,也打击学生自信,让人沮丧。而我却认为错误是一种财富,能让人进步。错误是达到真理的一个环节,正是因为错误,真理才会被发现。错误是学生思维的真实反映,我们要把它们收集起来,当作是一种资源,好好地加以利用,以错引正,变废为宝。但又如何认识和利用这些错误资源呢?  相似文献   

8.
运算错误是大多数学生容易犯的错误。在学与教的过程中,教师应不仅要求学生订正错误,进行纠错,更应该引导学生研究错误,弄明白运算错误的背后是什么。引导学生从"纠"错到"究"错,不断实验和反思;在"错误"中"体悟",以彰显思维的品质;在"繁则思简"的过程中,凸显思维的深度,以达到在错误中进行学习和进步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错误也是一种资源,将错变优更是一门艺术。平时教学中,教师往往拘泥于提醒学生不要出错而层层设防,把错误连同创造的可能性一起"扼杀"在萌芽状态中。教师要允许学生出错,并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纠错练习,让学生尝试在错误中实现对认知的再认识,对已获得的数学经验的再体验,从而夯实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0.
常言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在解题过程中,不出错永远是一种理想状态.教师和学生的解题能力在与错误、失败的不屈斗争中得到了提高.实际解题中,由于认知能力的欠缺和思维的局限性,一些问题的解答,我们认为"完美无缺",其实漏洞百出;还有一些问题,我们明知解答有"错",但不知"错"在何处,为何而"错".知道错了是好事,而对错误的深层次反思,  相似文献   

11.
<正>在学生作业、考试时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有很多是明明会做却做错的,他们往往以"粗心"、"马虎"等搪塞过去;也有不少是不懂做而错的,常常以会做了这道题就万事大吉.事实上,要想学好数学仅仅这样做还是不够的,最好的办法是别浪费了这样、那样的错误.错误的原因会有多种,应对的策略也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2.
错误是学生真实思维的暴露,是学生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不可避免.只有将"错"分析得越深,对"对"的认识才能越透.教师应多研究错误,读懂学生,正视错误,变错误为资源;执"错"寻"源",提升教学策略;师生共同挖掘错误背后隐藏的教育价值.通过化"错误"为教师的教学智慧,化"错误"为学生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3.
叶茶花 《学子》2013,(5):66
"你怎么又错了,我都讲了无数次了!"经常听到有的老师这样抱怨,为什么学生总是犯我们觉得不应该犯的错误。其实,我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错误的出现是一种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很正常的现象,学生学习时必须有自己的探索尝试,尝试中就必定会有错误的发生。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是学生的权利。我们要善待学生的"错误",让学生通过"尝试错误"的活动,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只要我们抓住这种数学教育契机,让错误变成宝贵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4.
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面对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差错,教师是以一个"错"字堵住学生的嘴巴,亲自把正确答案奉上,还是合理利用这些差错,发挥错误的价值,使教学平添一份精彩呢?笔者以为,作为教师,我们要用一种理智的方式对待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认真反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学习数学会不可避免地出现错误.学生的错误是学生认知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值得利用的教育资源.错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其重要的价值:以错显正,可以使学生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以错攻错,可以使学生掌握元认知监控策略;因才施教,可以使学生从错误中找回信心.  相似文献   

16.
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认识上的错误是随时都可能发生的.错误的出现,暴露出学生的思维障碍,是教学的"活"资源,为教师的"教"指明了方向.教师应及时捕捉学生的错误信息,学会经营学生的错误,及时递给学生"拐杖",根据错误类型,采取适当对策,进行有效疏导.让学生经历找错、辨错、改错的全过程,让纠错张扬个性,让探究充满生机,让教学焕发精彩.  相似文献   

17.
<正>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精彩的,在师生互动生成的过程中,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创造的精彩……往往会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道亮丽风景线。数学课堂教学更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随时都有可能遇到来自学生的错,我们不能忽略这种"精彩"——"错误"。我们要允许学生犯错,善待学生的错误,积极挖掘错误中蕴藏的宝贵的教学资源,捕捉错误中的亮点,让错误成为启迪学生思维的"催化剂",让错误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道"风景"。但是,真正要利用好学生的错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18.
魏志文 《文教资料》2007,(9):179-180
多年从事高中生物教学的教师们,在教学中总能发现一个共同的现象:这就是在每次的考试试卷分析与讲评中,一道已在先前分析评讲过的试题,如再次考到该题,发现学生出错率还是很高,且错误还是同以前一样。这让许多的教师常常不解其意,为什么学生会犯同样的错误?这到底是哪里出了错,有没有解决的办法呢?其实,如果认真分析,不难发现,学生老是犯同样的错误的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9.
<正>《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学生提出了学习常用逻辑用语的要求,并指出:无论是进行思考、交流,还是从事各项工作,都需要正确运用逻辑用语表达自己的思维.教学中我们发现,高中生在数学学习中由于逻辑错误,导致不能正确地把握问题实质和有效地解决问题.下面举例说明中学生常见的逻辑错误.一、中学生常见的逻辑错误及错因分析1.忽视命题的等价性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学生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只要我们善于发现、挖掘并运用这些形形色色的"错误",将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勃勃的生机和活力,将会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为"错误"也有其独特的精彩之处.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利用这一动态生成的资源,变"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的素材,使数学教学更精彩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