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体脸谱     
新华社车联网频道客户端项目启动
  10月10日,新华社上海分社与大数聚信息发展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启动车联网频道客户端项目。新华社首款面向有车一族的音频客户端即将问世。  相似文献   

2.
新华社首款面向有车一族的音频客户端即将问世。10月10日,新华社上海分社与大数聚信息发展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启动车联网频道客户端项目,新华社副社长慎海雄出席启动仪式。这意味着备受各界关注的“新华社发布”客户端集群,正式延伸至车联网和音频客户端领域,为有车一族“在路上”提供权威资讯和一系列智能化服务。  相似文献   

3.
郝茹茜 《传媒》2021,(6):56-57,59
随着5G技术的全面应用,车联网时代逐渐来临,并正在掀起一场车载广播的重大改革潮流.传统广播必须立足现状,明确定位,结合自身发展优劣势与当前所面临的机遇,找准未来应重点把握的战略方向,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深入融合发展,以最大程度与车联网场景达成内在契合,打造智能化、移动化、开放化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4.
李霞  王利辉  司金安 《大观周刊》2012,(43):183-183
目前交通问题的重点和主要的压力来自于城市道路拥堵。在道路建设跟不上汽车增长的情况下,解决拥堵问题,主要靠对车辆进行管理和调配。未来,智能交通的发展将向以热点区域为主、以车为对象的管理模式转变。因此,智能交通亟待建立以车为节点的信息系统——车联网。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多媒体融合的冲击下,报纸的发行和广告已经出现悬崖式下跌,报纸从业人员离职很多,似乎进入了一个相对尴尬的局面.而在这新的一轮融合的冲击中,广播由于有车载收音机的这个载体,相对来说是所有传统媒体中压力较小的,但也不是高枕无忧.本文从车联网的兴起给广播带来的冲击和机遇来分析广播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广播生存空间被压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传统广播要想生存和发展,拥抱新媒体转变为拥有传播节点各项大数据的"大数据广播"是必由之路,是大势所趋,而转变的路径需要传统广播人去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信息系统工程》2014,(5):10-11
2014中国IT领袖峰会于2014年3月29日~30日在深圳举行,主题为"IT新价值与产业互联网"。IT与互联网的各界人士就IT创业环境、通讯技术发展、互联网金融、移动互联网、智能家居、车联网、产业互联网等时下热点问题发表演讲。在各重磅专题中,互联网金融无疑是重中之重。谈及不久前引发热议的四大行"封杀"支付宝快捷支付事件,与会来宾各抒己见,瞄准的落点却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8.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而4G时代的到来也将使车联网迈入到深度发展阶段,移动化成为广播发展的大势所趋。然而,以目前各大网络电台推出的移动音频客户端的发展情况来看,广播的移动化也面临诸多问题,如版权隐忧、同质化竞争、商业模式之困等。而要摆脱这种困境,广播的移动化有三条可行的出路,即平台媒介化、内容品牌化、运营个性化。  相似文献   

9.
11月19日,习近平在给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词中说: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互联网真正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让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综观大会全程,互联网所带给我们的不止是信息:千里眼、顺风耳;还有改变:产业化、云服务;还有连接:车联网、物联网;还有安全:隐私暴露、信息灾难;还有很多、很多……  相似文献   

10.
2018年3月23日,来自全国各地广播电视台从事新闻及新媒体采编的业界骨干,受央广网、中国广播杂志社、中国广播联盟秘书处邀请,参观了央广新媒体大厦,并就媒体融合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研讨。此次论坛旨在介绍央广新闻采编业务的流程再造成果,分享融媒创新产品设计和运营经验,演示车联网、智联网等前沿技术和终端产品,深刻理解媒体融合发展中的体制和机制的创新,研讨全国广播电视台媒体融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我国进入5G时代的元年,广播融合发展也正从1.0向2.0迈进。在此节点上,5G商用将为广播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和新机遇。以技术为支撑,创造各种不同"收听场景"的音频内容,满足受众个性化需求,跻身车联网智能终端系统这一战略路径,让广播融媒发展的空间充满想象。但是市场化、资本化程度都不高的广播融媒体如何与汽车生产商、商业化平台开展合作与竞争?这是5G时代广播融合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相似文献   

12.
张媛  胡翼青 《当代传播》2021,(6):25-29,40
5G的出现为全社会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基础,并带动电子消费、人工智能、车联网等多种产业的同步发展.这一技术在媒体中的应用,使一直相对安全的广播业面临巨大挑战和不确定性.智能屏车载终端终结了广播在车体媒介系统中的垄断地位,智能音箱则给广播带来了重新占据起居室的想象,而在手机移动端的谋划则是各地广播电台正在探索的新领域.然而,在5G出现以后,广播的原有技术体系已经被新一代通讯方式及其机器体系所取代,并正在逐渐失去对信息分发的控制权.数字媒体的逻辑和游戏规则又使得广播无法真正适应数字媒体的各种端口,广播正迎来与报纸、电视相似的融媒体发展困局.  相似文献   

13.
可以预见,汽车自动驾驶是未来汽车交通运输形态革命性的变革。要实现清洁、绿色、智慧交通,就要依靠5G技术、物联网技术建设道路智慧基础设施、公路物联网和数据与控制信息平台,建立全国智能自动驾驶体系。本文提出全国汽车自动驾驶路网体系构想,融合北斗全球定位导航、物联网车联网、5G通信、大数据和云计算、人工智能、微电子芯片等技术,建立全国汽车自动驾驶与管控路网系统,实现真正的汽车完全自动驾驶。  相似文献   

14.
徐定华 《中国广播》2016,(10):65-68
随着以"两微一端(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异军突起,唱衰传统媒体的声音就不绝于耳。尽管同报纸、电视两大传统媒体相比,广播电台因汽车收听人群增加受到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的冲击要小,但是随着网络电台的兴起,车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广播电台的市场份额也将被新媒体不断蚕食。本文拟以金华交通942广播的成功转型为例,与大家一起探讨地方广播如何利用新媒体的即时、互动、跨时空等特性,对原有的广播模式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实现"突围",进而打造出一个具有新媒体特质的新型广播。  相似文献   

15.
童云 《中国广播》2023,(4):56-58
<正>数智时代,广播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新兴技术驱动广播突破声音局限融合转型,重塑全媒体传播新生态。新型广播的底层逻辑是技术系统融合创新,建立云、网、端新型技术架构,包括以大规模、分布式云计算为主的智慧广播云,以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为主的新型广播网,以及为用户提供界面、内容、应用等媒体服务的智慧广播端。技术主导转型是广播深度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广播技术主导转型模式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以新技术促进不同领域加速融合,广播的跨界创新往往是在行业交叉领域中寻求突破;第二,数字连接促进了听众、用户之间的信息流通和数字交往;第三,新技术赋权听众主动参与信息交换,信息为网络行动者所共享。  相似文献   

16.
彭兰 《编辑之友》2016,(3):5-10
在物联网、人工智能、云技术等新技术的推动下,一个万物皆媒的泛媒时代,正在到来.泛媒化趋势首先表现为物体的媒介化,目前在这个方向下,有三个动向尤其值得关注:其一是传感器对信息生产深层变革的触发,其二是智能家居等技术将在家庭中带来的全新媒介,其三是车联网技术带来的流动化、场景化的新媒介.泛媒化的另一个表现,是基于可穿戴设备及其他传感器应用的人体终端化,它意味着人体、人的行为甚至思维将被常态性数据化.在人体上的智能设备,既可能增强人们的某些能力又可能削弱人们的另一些能力,隐私保护问题也变得更为突出.在泛媒化时代,人与物的关系,将成为共生、协作的关系,甚至会进一步出现人机合一、人与机器共同进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探寻中国报业未来“出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英珉 《传媒》2008,(11):15-20
30年前,相对封闭了近30年的中国踏上了改革征程。从那时起,一个改革开放的中国呈现在世人面前。变化,一切都在悄然变化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变了,生活方式变了,行为方式也变了;城市变了,农村变了,城乡的距离也拉近了;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文化在走向繁荣。站在历史的节点,我们不能不惊叹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变。  相似文献   

18.
《档案与社会》2009,(4):1-1
有一个人在地上倒了一盆水,地上的落叶随着就飘了起来。在落叶上正好有一只蚂蚁,看到四周的水无边无际。心里想:这下可完了。过了一会儿之后,倒在地上的水都蒸发掉了。而那只在落叶上的蚂蚁也随即爬走了。到了蚁穴后。它痛哭流涕地对同伴说:“差点我就见不到你们了!”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信息时代为背景,对信息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几个主要环节进行了初步探索。在课程设计上,总结了四个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学方法上.提出了两个融合的方法。在课程板块上,划分了四大板块。在课裎的培养素质与能力方面,进行了详尽分类。最后对信息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总体框架,进行了简单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20.
佚名 《新闻天地》2010,(9):27-27
阿拉伯传说中有两个朋友在沙漠中旅行,在旅途中的某点他们吵架了,一个还给了另外一个一记耳光。被打的觉得受辱,一言不语,在沙子上写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他们继续往前走,直到到了沃野,他们决定停下。被打巴掌的那位差点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起来了。被救起后,他拿了。一把小剑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一旁好奇的朋友问说:“为什么我打了你以后,你要写在沙子上,而现在要刻在石头上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