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舛互,病句?     
《小学教学研究》总第56期刊出过林明华同志《浅说舛互修辞格的特征》(以下简称林文),介绍了拙著《修辞新格》一书中的“舛互”修辞格,并说这一修辞手法在小语教科书中也时有所见。同时指出五年制小语第九册《基础训练7》第三题的第一句“我们全家都去看电影了,只剩下我一人在复习功课”,不是病句,而是舛互修辞格。后来总第63期刊出了黄义正同志《不能因“舛互修辞格”而放走病句》(以下简称黄文),同意林文所举教科书中的五个例子是“舛互”,并进一步对它们一一作了分析,以示之所以同意的原因。但对“我们全家……”句却持异议,认为确属病句,而非“舛互”,不能“放定”。这两篇文章都很吸引人:它们不仅可以激发教师对小语备课的钻研兴趣,还能帮助提高语文教学的水  相似文献   

2.
英语辞格metaphor在国内出版的辞典和一些讲修辞的书籍中,几乎无一例外地译成“隐(暗)喻”.例如,《新英汉词典》译为“隐喻”;《远东英汉大词典》译为“隐喻,暗譬”;《英华大词典》译为“隐喻,暗喻”;《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译为“隐喻,暗喻”;最近出版的《英语修辞格词典》(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译为“隐喻”;冯翠华在其编的《英语修辞格》一书将其译为“暗喻”.  相似文献   

3.
初中语文第四册《井冈翠竹》一文后“思考和练习”第三大题的第2小题是:“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1993年9月印行的统编《教参》将此句中的“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所用的修辞格分析为顶针,其实应该是回文。顶针是用前一句结尾的词或短语,作为后一句的开头,使上下句蝉  相似文献   

4.
暗喻和转喻都属于英语的修辞格范畴。认知语言学认为,暗喻和转喻都是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力的工具。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暗喻和转喻是比较容易混淆的两种修辞格,其实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第十册第17课选了龚自珍的《杂诗》。诗的头两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一些老师备课时说它使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原来参考书(《小学语文课本·古典诗歌解说》,广东人民出版社,杨光治著)是这样讲的。书中说:诗的第一、二句用比喻(暗喻)手法来写,不大容易理解,我们要好好领会。这两句是比喻。但是不是暗喻? 作者以为“风雷”、“万马齐喑”实际是比作“变革”、“社会局面”,但诗表面没直接明说,所以是暗喻。其实这是从表面感官得出的结果,从修辞理论上看,暗喻却不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6.
暗喻和转喻都属于英语的修辞格范畴。认知语言学认为,暗喻和转喻都是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力的工具。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暗喻和转喻是比较容易混淆的两种修辞格,其实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7.
看了贵刊去年第八期“疑义相与析”栏中的短文《是揭露不是赞扬》后,我对“惊心动魄的伟大”是反语这种看法不能同意。我认为:《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这一句既是对段瑞祺执政府屠杀学生罪行的揭露,更是对刘和珍等三个女学生的颂扬。每当诵读到这句话时,我心头充满着激动,眼眶满含着泪水,对牺牲在反动派枪口下的刘和珍等三个女子便肃然起敬。如果要说“惊心动魄的伟大”是反语,这  相似文献   

8.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有人不同意说“惊心动魄的伟大”是反语,认为这是鲁迅先生在赞扬刘和珍她们。反复诵读原文之后,对这种看法我不敢苟同。我认为,在这句话中,“当……的时候”是时间状语,“这”是主语;而这个“这”指代的是“当……  相似文献   

9.
这是比喻吗?     
《我的空中楼阁》的课后练习二关于“比喻的类型和表达效果”的练习:“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教参认为:这一句用暗喻,将夜暮笼罩下的“小屋”说成是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给“小屋”蒙上一层朦胧而神奇的色彩。但笔者认为,这是类比,而不是比喻。为更好地比较比喻和类比的异同,请看下面的几个句子: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荷塘月色》)②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天山景物记》)③星星,这不是镶嵌…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2009,(11):42-42
再探两句诗运用的修辞格 唐代诗人李白《赠汪伦》的后两句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对两句诗运用的修辞格,老师们有争议:有的认为是比喻+夸张;有的认为是对比+夸张。争议点是比喻,还是对比?  相似文献   

11.
郑帅 《文教资料》2008,(20):48-49
比喻性修辞格是文学作品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修辞手段.英语中的比喻修辞格又有明喻、暗喻和转喻之分.本文对这三种比喻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2004年第7、8期《小学语文教学》合刊中《这不是“反问”句》一文,龚重雅、龚慧琴老师指出“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一句不是反问句。首先,两位老师认为,武松的这句“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是“有疑而问”,是“出于对店家自夸酒好的怀疑,武松很自然地要问问店家:‘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这样理解这句话是不是曲解了它在原文中的意思呢?联系后文:“武松从身边拿出一些银子来,叫道:‘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可以看出,对于武松来说,他当时坚决认为店家“三碗不过冈”之说是一派胡言,于是,用“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一句来…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佳构。因之,方家颇多评论、研究,且不无精妙之高论。然而,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句的修辞手法,却不敢与他说苟同。这句话,很多同志都认为作者采用了“互文见义”的修辞格,且现在所见的各种供教学用的参考资料亦都执此说。如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是“千里万里都是冰封雪飘”之义。但我认为,此话只是一般描写性的句子,并不存在所谓的“互文见义”。我们只要把其后面的“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一句联系起来略加考查,就不难…  相似文献   

14.
西宛同志认为;“他真是咱乡的水利诸葛亮”这个句子的修辞方式,不是“借代”,而是“借喻”(见《江苏教育》中学版1962年第七期)。我认为它既不是“借代”,也不是“借喻”,而是“暗喻”。理由如下: 甲是乙,这是“暗喻”的公式,这是大家所公认的。“他真是咱乡的水利诸葛亮”一  相似文献   

15.
全国语文统编教材高中一册80页第二题:“在用比喻的描写句下面划线,要求:判断正确;比较用比喻和不用比喻的表达效果。”其中3小题:“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教参说是暗喻。我认为不是,它根本不是比喻句。  相似文献   

16.
初语第三册《祈使句和感叹句》里,有这样一个例句:“借你的笔给我用一下好吧?”附录《句子用途表》里,也有这样一个例句:“能把你的笔借给我用一下吗?”把这两个句子都归到祈使句里,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文第六册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一句,课本“思考和练习三”中给出了两种理解,要学生回答哪种理解更好。这两种理解,第一种是:我(苏轼)神游故国,应笑自己多情善感,头发早变白了;第二种是:周瑜神游故国,应笑我(苏轼)多情善感,头发早变白了。对这两种理解,《教学参考书》给出的答案是:“第一种理解较合适。”我认为要准确理解本句,明确是谁“神游故国”,必须抓住两个词,即“故国”和“神游”。  相似文献   

18.
《孔雀东南飞》中描写兰芝离开焦家前的打扮的姿态的一段里,有“腰若流纨素”一句。对于这一句,课本是这样注释的:“腰束纨素的带子,光彩像水流一样晃动。”我认为这一注释不妥。“腰”应是腰身,而不是腰佩的带子。其理由如下:1.这是一个比喻句,本体是“腰”,喻体是“流纨素”。把“纨素”做本体,把“流”做喻体,就把这个比喻的结构搞乱了,把它的本意给歪曲了。2.本句与下句“耳著明月”是一组对偶句,下句的主语“耳”是人体的一部分,那么上句的“腰”也应是人体的一部分,而不是服饰,这样才能对应起来。3.这一句前面是写服饰的,但这一句后面…  相似文献   

19.
易色修辞格说略云南路南育才中学杨方才先看例句:“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有的文章认为句中的“狡猾”运用了反语修辞格。我们知道,反语是指在特殊的语言环境里赋予词语或句子以临时的与本来相反的意义。而与“狡猾”一词相反的...  相似文献   

20.
“他是北京人,而不是上海人。”这一复句各分句间的关系,究竟是并列,还是转折?这一问题曾使许多人争论不休。持“转折”观点的人说,两个分句使用的判断动词“是”和“不是”在意义上是相反的,因而,第二句不是顺着第一句意思说下来,而是来了一个转折;并且认为,其中有一个“而”字,就是明证,因为“而”是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这种观点正确吗?不正确。原因有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