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广播是媒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媒介。特别是在人们行车的过程中,广播直播节目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引入互动话题讨论越来越受到广播直播节目的喜欢,但是在互动话题的选择上也要加强,避免出现为了互动而互动的情况。针对社会群体对于广播直播节目互动话题的关注性程度提高,及其在广播直播节目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广播直播节目互动话题在节目形式丰富、节目针对性和凝聚度提升、加强和听众互动上的功能角度出发,对广播直播节目互动话题选择的目的性、原则和切入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为广播直播节目主持人互动话题选择提供理论参考,从而提升广播直播节目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直播热线、主持人、综合板块三位一体的节目形式,让广播重新审视自己。有人预言,广播正在或已经走出低谷,广播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已经来临。也有人称,广播根本就不曾有过低潮,何谈走出低谷之事。见仁见智亦见真情。  相似文献   

3.
昃昱 《新闻战线》2012,(3):24-26
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名专栏《城市零距离》,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城市服务管理广播打造的一档新闻类直播访谈节目。节目主要邀请政府部门负责人以及相关专家就当前广受关注的政策、法规、民生需求等与听众直接沟通互动。节目独创"政府部门  相似文献   

4.
广播电视节目多出精品、争创名牌、更好地为受众服务是广播电视工作者的追求,尽管我们的编辑.记者和主持人做了大量工作来提高节目质量,但收效并不大;广播热正在降温.大批听众弃广播而去.究其原因,固然有很多客观因素,但我们认为重要原因之一在于直播形式中的局限性对广播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肖剑冬 《声屏世界》2005,(12):60-60
直播热线节目是现在许多地市广播电台经常采用的节目形式。虽然直播节目以其快捷、亲切、新颖的特点.赢得了人们的喜爱.但是.当我们冷静下来.仔细考察江西省各地市广播电台的直播热线节目时.会发现节目设置的重复与雷同、节目内容的随意与平庸已引起听众的不满,一些电台的收听率也呈下降趋势。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广播直播节目的泛滥而难以吸引听众呢?  相似文献   

6.
广播主持人热线直播节目作为现代广播传媒中一个重要的传播方式和节目类型,从兴起之日起一直风靡并由此引发全球广播媒体的震动。本文试从广播主持人热线直播其在技术的表达、及节目内在信息的设置与组织等层面,探询主持人热线直播、这一广播重要的节目形态,其在满足传、受双方各自需求的同时所展现出的魅力建构。  相似文献   

7.
在广播受到电视冲击的情况下,一些广播电台纷纷办起直播节目,使广播形式更为新颖活泼,但在这一潮流下广播精品节目却越来越少。由此,是发展直播节目还是力求做出广播精品节目,成为广播界争论的一个热闹话题。在直播节目制作方面成绩最为突出的是上海东方台。目前这家电台24个小时的节目中只有长篇小说连播半个小时属录播,其他节目全是直播。其他地方的电台直播节目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广播界一些人士认  相似文献   

8.
张鹏 《声屏世界》2003,(10):17-17
据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研究,“非典”期间,北京公众对“非典”信息的获取渠道中,仅有24.6%居民接触广播,远远低于报纸的57.5%和电视的80%。广播的贴身性和新闻的及时性向来是其优势,而在“非典”期间居民对广播依赖性却很低,这要求广播端正发展思路,从时事舆论角度来确立广播的声音地位。回归媒体本能泰州人民广播电台推出《行风热线》直播节目,这档节目是泰州市纪委、市监察局主动要求在泰州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目的是要让公众通过媒体来监督政府部门的工作。因节目是热线直播形式,节目内容相比录播节目更具真实性,容易得到听众的认可。…  相似文献   

9.
提高广播直播板块节目质量的思考张家昌广播直播板块节目质量的标准,在于广播、直播、板块三者的完美结合。要接近以至达到这一标准,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处理好如下几对关系十分重要。一、服务与引导。直播板块节目的兴起,使广播骤然“热”了起来,在引导舆论、社会沟通...  相似文献   

10.
赵曙光 《传媒》2014,(11):45-47
正广播媒体的初期数字化转型主要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传统广播电台节目的网络化呈现,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播或回放收听传统广播电台的节目。随着媒介融合的推进,传统广播电台对网络音频市场的开拓也逐渐从基本的"广播网络化"向"网络化广播"发展,将互联网的及时性、丰富性、多媒体性、互动性等更好地与传统广播相结合,推出多种网络音频平台及产品以满足用户的需求。2010年7月,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推出了国内第一个个性化、自定义的网络电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融合了直播节目优势与评论节目特点的广播新闻谈话节目,中央电台中国之声《新闻观潮》以点评新闻为核心特征,围绕选题、形式、风格进行模式构建与创新,有效实现了主持人、选题、策划、嘉宾和听众等各要素之间的高度平衡,获得了较大的成功。笔者以为,对《新闻观潮》的模式构建及创新进行深入分析,并以此探寻广播新闻谈话节目的内在规律,对于提高业界的实践水平和推动学界的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广播移动直播是近年来广播直播节目的进一步拓展,其应用极为广泛。在广播移动直播中通常会遇到文稿撰写、组织形式、主持人状态、直播车技术准备等若干问题。本文从多角度加以论述,为广播移动直播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李媛  张坤 《中国广播》2005,(1):45-47
广播,作为一种广泛、及时的大众化传播媒介,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它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主持人直播节目的诞生,使广播事业经历了从直播到录播再到直播的发展过程,把人民广播事业的全面快速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随后相继开播的各地方广播电台也雨后春笋般陆续开办了大量的直播板块节目,这些节目都以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听众的突出特色,以新颖、活泼的播出方式,用鲜明、多样的风格,以充实、厚重的内容表述传达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广播由录播转向直播,播出机制的转换.带来广播节目从形式到内容的一系列变革。然而,直播广播中的文学之路,却越走越窄。提起直播广播中的文学节目,人们马上反应出的就是’音乐 散文及诗歌”这一模式。在直播文艺节目中,文学节目好象成了一块鸡肋。  相似文献   

15.
静萍  于华 《新闻传播》2004,(7):41-41
随着广播事业的发展,直播节目以其快捷、亲切、新颖的特点,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近几年来,全国数百家电台的多档节目都采用了直播这种形式,然而,当人们冷静下来,把收音机的频率从一个调到另一个时,透过众多的电台、众多的热线电话,人们也会隐约看到“繁荣”背后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广播中的直播节目越来越多,作为广播新闻报道形式的一种——现场报道也走入了直播节目。现场报道可以让听众从广播中直接收听到正在发生的新闻人物的或新闻现场的其它音响。这种闻其声,如见其人、其景的魅力和效果,确实是其它报道形式无法达到,也不能比拟的。  相似文献   

17.
张晶宇 《中国广播》2008,(11):46-48
《城市零距离》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城市服务管理广播的一档直播访谈节目。从2005年3月1日伴随频率开播以来,节目一直以“解读政策、解疑释惑、解决问题”为宗旨。截止到2008年8月1日,市长、副市长、委办局一把手以及其他部门的负责同志,共2038人次的政府官员走进直播间。  相似文献   

18.
我国第一所广播电視专业高等学校——北京广播学院,已在今年九月初正式建立起来了。这是我国培养又紅又专的新聞战士的一个新的基地,它将不断地为人民广播事业輸送具有較高的阶級觉悟、政策水平和专业知識的广播与电視編輯、記者和技术干部。北京广播学院是适应我国人民广播与电視事业发展的需要而創办的。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視和关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設事业的飞跃发展,人民广播事业的发展也非常迅速。目前,除了在首都广播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以外,全国各省、自治区、大城市和大部分中等城市都建立了无綫广播电台,到今年上半年为止,总数已达一百零七座。无綫  相似文献   

19.
试论电话参与直播节目的场效应──从《黑土夜话》谈起于鹏阁把人们司空见惯的电话,引入人们早已熟悉的广播之中,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广播形式一电话参与直播节目。这种广播形式出现的时间虽然短暂,却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更广泛、更深人的广播实...  相似文献   

20.
“走出去办广播,办看得见的广播”,这是近几年来广播领域倡导的一种发展趋势。从2005年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开力、了《直播中国》节目,成为“走出去办广播”的一个范例。这档节目就像一扇开启的窗,为中央台走进地方、地方台走向全国送来了清新的风。青岛人民广播电台在《直播中国》节目开办三年来,六次与中央台中国之声合作,推出大型直播节目“走进青岛”,节目影响力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