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江苏省政府于8月15日下发了<江苏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意见>,本文拟对江苏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新政策进行详细解读,介绍这一政策主要内容的变化,分析其对原助学贷款政策的完善和创新之处及其新政策中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希望对我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不断完善有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关于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探索出一种新的助学贷款模式——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并将其作为校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的有效补充和完善。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在身份认定、手续办理、信用约束等方面优势突出,有利于解决农村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但这项政策在推广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要通过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安排贴息和风险补偿金等措施来进一步完善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模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职工教育》2014,(22):94-95
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着一定的违约风险,降低贷款违约风险的根本在于控制借贷学生的还款情况。督促借贷学生按时还款,将违约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是助学贷款业务中不可或缺的步骤。因此降低助学贷款违约风险措施应该贯彻整个助学贷款的三个阶段:贷前风险防范、贷中风险管理、贷后风险控制。只有分别在这三个阶段做好助学贷款的风险应对工作,建立起强而有力的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措施,才能充分降低国学助学贷款的违约风险。  相似文献   

4.
国家助学贷款是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省经过多年的努力与探索,逐渐形成了以校园地助学贷款为主、生源地助学贷款为辅、国家开发银行为主力、其他银行共同参与的模式。虽然这一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风险问题。本文以《关于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若干意见》为背景,分析助学贷款"广东模式"存在的风险,并提出风险防范机制,以期能完善助学贷款"广东模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链中银行、学生、学校、政府的行为出发,分析了国家助学贷款供需矛盾的直接原因是学生还贷违约率高,回收风险大,银行操作成本高,收益小,根本原因是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不完善。同时,揭示了各种原因间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助学贷款起步较晚,经过几年来的发展,虽然已经在逐步完善,但还存在很多问题,随着还款期的到来,贷款的违约风险上升,严重制约了国家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笔者根据我国助学贷款发展的现状,分析了违约风险的成因,对我国助学贷款的风险管理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期对贷款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促进我国助学贷款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升国民的受教育水平,增加我国的知识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国家助学贷款人员、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国家助学贷款运作中存在的风险成因的分析 ,提出了防范助学贷款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国家助学贷款偿还风险与防范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四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进行了解读,分析了国家助学贷款存在偿还风险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偿还风险防范办法。  相似文献   

9.
程振 《华章》2013,(13)
国家助学贷款是为解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发放的财政贴息贷款,国家助学贷款偿还风险明显高于一般商业性贷款.本文通过对国家助学贷款偿还风险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偿还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0.
罗涛 《河南教育》2011,(6):14-15
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的成功之处在于建立了风险补偿机制和高校管理贷款机制。但是"河南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其信用贷款的性质增加了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二是从法律关系来看,高校的权利和义务不对等,需要进一步调整;三是在目前的制度下难以解决贷款拖欠问题。在贷后管理工作中引入市场机制,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的分析与规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当前国家助学贷款的高风险已影响到国家助学贷款的全面推行。我们应对国家助学贷款风险作具体分析,一方面对无法回避的风险应由银行、学校、社会共同分担,另一方面可通过一些手段规避风险,以确保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助学贷款中银校合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助学贷款作为一种主要的助学方式,贷款银行和学校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等学校应努力做好服务与协调工作,切实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强化其诚信意识。银行则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加强贷款的管理,规避贷款的风险。通过对银行和学校在助学贷款中各自应承担的责任、义务以及两者的合作关系等问题的探讨,为助学贷款的顺利推行提供一些可操作性的建议和主张。  相似文献   

13.
在总结2004年以来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执行成效与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执行效力的因素,并探讨了提高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执行效力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反映我校助学贷款的真实状态,为学校及有关职能部门开展助学资助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就有关学校资助情况作了书面调查并对结果做了分析,以便以后更好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informs public policies regarding the use of subsidized loans as financial aid for community college students. Using logistic regression, it analyzes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Beginning Postsecondary Students (BPS 90/94) data to predict persistence to the second year of college and associate’s degree attainment over five years. During the period under study, loans did not contribute to higher persistence and attainment rates. Loans are observed to have a negative effect on persistence and no effect on degree attainment. Estimates of the interaction effects of borrowing and income status are insignificant but demonstrate the need for further testing. The findings are attributed to a combination of the high uncertainty of degree completion among community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negative affective component of indebtedness. Earlier versions of this paper were presented at the American Education Finance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 (Austin, Texas, March, 2000) and at the AIR Forum (Cincinnati, Ohio, May 2000). It has also appeared as a working paper of the Institute for Higher Education Law and Governance at the University of Houston, Texas (IHELG Monograph 01–07).This paper is based upon work supported by the Association for Institutional Research,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and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under Association for Institutional Research Grant No. 99-128-0.  相似文献   

16.
制约助学贷款主要因素及克服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我国在高等院校开展助学贷款工作的现状,阐述了制约我国助学贷款工作的7个因素,探讨了克服制约因素的7项措施,以加快在我国高等学校开展助学贷款工作的步伐,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上大学解决燃眉之急,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  相似文献   

17.
高校特困生助学贷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特困生助学贷款作为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得到了社会的热切关注,形势基本良好,但也出现了不容乐观的现象引起我们深刻思考。解决经济困难学生助学贷款问题要从个人信用建立,银行信用监督以及法律法规制度等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8.
银行资产风险绝大部分是可以识别和预见的,并且是可以管理和控制的,除了不可控的外部风险,大部分都应该可以通过银行自身努力加以避免和化解。因此,银行业必须从抓风险源头入手,加强风险防范内控机制,增强自身识别、抵御风险的综合能力,防患风险于未然。  相似文献   

19.
作为引进外资的一种重要形式,政府举借外债对缓解经济建设资金的不足,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但由于重借轻管、淡漠还贷、借贷无序,形成较大财政债务风险。为此,本文着重从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加强外债贷款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建立健全还贷准备金机制、宏观监控、纳入任期审计等七个方面提出了防范和化解财政债务风险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20.
本文指出,波粒两重性所挑战的是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即物质性背景空间的存在及其作用于粒子的效应未能完全地包含在经典力学之中。考虑到这一效应,牛顿基本定律将需作适当地修正,并于本文由变分原理给出了描述粒子运动的非线性方程。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们将证明在经典极限和微观条件下它将分别导出牛顿方程和薛定锷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