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教育》2004,(12):29-30
满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创建于1993年.学校占地160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在校生2177人,教职T155人,是河北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开设机电技术应用、农业科学、建筑、计算机、电子电器、数控加工、双语幼儿教育、旅游服务与酒店管理等18个专业。学校坚持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思想.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以为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已任,  相似文献   

2.
王蕾  龙建刚 《广东教育》2009,(11):14-16
近几年来,广东省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校牢牢把握我省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坚持“以和谐教育为核心,以强化技能为重点,以特色办学为突破口”的办学理念,深化改革,大胆创新,注重打好经营管理、学生技能、办学特色三张“牌”,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一线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在宜都市委、市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校不断探索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坚持校企联姻、实现校企双赢,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依托、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格局.学校得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办学质量不断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4.
职业学校应以培养学生解决现实经济、生产、管理、服务中的实际工程技术问题能力的教育教学模式为核心竞争力.以服务社会为导向、以产业需求为中心.以校企“零距离”为目标,改善办学的基本要素.笔者就探索“零距离”办学模式作一些肤浅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把握办学方向、建设高素质队伍.优化育人环境.主导学校发展,中小学校长需要建树“5个意识”。  相似文献   

6.
就业是民生之本.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应以培养学生解决现实经济、生产、管理中的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教育模式为核心,以服务社会为导向、以产业需求为中心,以校企合作“零距离”办学为目标,不断改善办学的基本要素,塑造品牌学生。下面就我校——江苏省张家港第三职业高级中学探索“零距离”办学模式作一些阐述。  相似文献   

7.
本论述了地方高职高专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发挥自己的办学优势,增强竞争能力,培养高素质,具有“三创”能力的应用型的经济管理类人才。  相似文献   

8.
《中文自修》2006,(2):F0004-F0004
中学简介 上海市上南中学是浦东新区一所具有优良办学质量和良好社会声誉,办学特色鲜明的区重点中学。学校以“爱国、科学、人文”的办学理念涵盖学校的管理与教育实践,确立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德育核心;视教育质量为生命线,追求高素质、高质量、高品位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6):I0002-I0002
涉县职教中心,始建于1983年,是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全国科教兴农先进单位。学校始终把“振兴涉县经济、帮助群众脱贫”作为办学宗旨和追求目标.将“以德为魂,以能为本,特色鲜明,质量一流”作为办学理念,大力实施“特色立校.质量强校”的兴校战略,逐步摸索出—条“围绕市场设专业.根据需求育人才”的办学路子。学校占地176亩.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开设15个专业,拥有56个教学班.教职工218人,在校生3000余人,形成了融职高、普专、职专、培训为—体,具有多层次、多专业、多类型的办学格局,被誉为“冀南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入世看上海中外合作办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中国加入WTO的进程加快,中国的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可以预料,入世将会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的国际化,中国的市场将会更加开放。加入WTO,也必将对中国教育产生深远影响。可以说,中国的教育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即如何加速改革,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人才,以适应经济国际化时代的到来。笔者认为中外合作办学是迎接挑战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拟就中国入世与上海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作初步探析。 一、中国的入世与中外合作办学 1.中外合作办学的良好开端 1995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八章“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在于办学特色。近几年.我院以“构建两个平台,服务区域经济”为指导思想.努力培育学院的办学特色.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9):I0004-I0004
建校以来,我校以“团结奋进、文明守纪、正直向上、争创一流”作为立校之本,以“面向市场、服务经济”为办学宗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落实学生就业为重点,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突破口,坚持“校企联合、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着眼于培养技能型、实用性、复合型人才,全面服务于我市的经济建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以育人为中心、学生为主体为办学指导思想.形成多渠道、多层次、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育人体系,充分发挥清华大学著名高等学府的优势,建立高水平“学者教师群”,积极进行附属学校“一条龙”整体教育改革的研究与试验,努力培养高素质、有特色、创新型人才是清华附中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4.
董先 《教育》2006,(16)
思想力“原点”经济全球化要求地方政府加快产业调整结构步伐,寻求有竞争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就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职业技术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途径。因此,高职院校应该以为社会培养大量应用型、技术型、创新型人才为己任,把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办学的立足点、出发点。  相似文献   

15.
教学实训基地是体现高职教育办学特色的重要基础和关键因素。它在人才培训、教育教学和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高职院校才能办出水平,办出特色。我院以服务“三农”为根本,以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立足新疆,面向西部,紧贴市  相似文献   

16.
胡华生  林惠生 《师道》2014,(7):93-97
教师专业化发展.在以高品质办学为主轴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中已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里,高品质办学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离不开教师体现高素质水平的主阵地——高质效的课堂教学。加强高质效的课堂建设,便成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核心主题之一。为此.我们用“大气课堂”新思维重建课堂教学新体系,力求办大气教育。那么,大气课堂的构建、实施与评价。其关键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教育传播与技术》2005,(3):F0002-F0002
创建于1989年的六师二附小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堂教学策略转变为中心,以教育科研为抓手.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从学生需求出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把学校办成家长认可、社会认可、政府认可,办学高水平、教师高素质、学生高质量、学校高效益的一流学校。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育应以地方经济建设为立足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显平 《职教论坛》2002,(21):22-23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受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日渐端倪。因此,地方政府都在千方百计地调整地方经济结构,加速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大力寻求有竞争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就需要大量的有较高的文化和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职业技术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就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用得着、留得住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途径,同时还能满足现阶段大多数青年追求享受高等教育的愿望。所以,高职教育的办学应以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立足点,面向地方,面向基层,培养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要生存、发展,就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找准自己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努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在90年的办学历程中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学院以学分制教学改革为契机,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整合资源,挖掘办学历史积淀,发挥人才培养优势和特色,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素质与技能并举的教学改革与发展建设之路,逐步形成了“三本四寻”的办学理念和“以能力为本位,职业素质为核心,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特色。  相似文献   

20.
服务三峡库区经济建设的职教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重庆市巫山县职业教育中心主动适应三峡库区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坚持以加强“四个培养”(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加强文化基础、职业能力和身心健康的培养。加强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加强创业能力的培养)和主动做好“四个服务”(积极主动地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三农”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推进西部开发服务)为指导,从办学思想、办学思路、办学体制、办学形式、专业设置、学生技能和学生就业等多方面进行改革.逐步形成了具有库区特色的职教模式。为库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